中华蟾蜍

更新时间:2024-09-04 15:01

中华蟾蜍(学名:Bufo gargarizans)是蟾蜍科、蟾蜍属的两栖动物。雄蟾体长62-106毫米,雌蟾体长70-121毫米。体肥大。头宽大于头长。吻圆而高。吻棱明显。鼻孔位于吻眼之间。鼻间距小于眼间距,上眼睑宽为眼间距的3/5。瞳孔圆或横椭圆形,黑色,虹彩土红色。鼓膜、鼓环显著。上颌无齿。舌长椭圆形,后端无缺刻。无犁骨齿。无声囊。前肢长而粗壮。后肢粗短。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达肩部或肩后。左右跟部不相遇。指端较圆;趾端钝尖。指侧具缘膜或无;趾侧缘膜显著。体背面颜色有变异,多为橄榄黄色或灰棕色,有不规则深色斑纹,背脊有一条蓝灰色宽纵纹,其两侧有深棕黑色纹;肩部和体侧、股后常有棕红色斑;腹面灰黄色或浅黄色,有深褐色云斑,咽喉部斑纹少或无,后腹部有一个大黑斑。

动物学史

坎托(Cantor,1842:481-493)将采于中国浙江舟山的蟾蜍标本定名为Bufo gargarizans(中华蟾蜍)。中华蟾蜍与之后发表的西藏蟾蜍(Bufo tibetanus)之间存在一定的争议。西藏蟾蜍是扎列夫斯基(Zarevskij,1926:74-78)依据中国四川康巴高原以及青藏高原的扎曲、子曲二河的标本发表为新种的。尽管(Liu,1950:207-212;Borkin and Matsui, 1986:43-54;费梁等,2009:541-546;费梁等,2012:254)基于形态学数据,对该种的有效性给予了肯定。然而Zhan et al.(2011:136-148)的线粒体ND2基因以及5个核基因(Sox9-2,Rho-3,CCNB2-3,UCH-2,DBI-2)的研究结果显示,在单倍型/等位基因发育树上,西藏蟾蜍并没有形成一个单系,而是嵌合在中华蟾蜍的群体数据之中,同时利用核基因进行的基因分型结果中也没有观察到西藏蟾蜍所特有的等位基因,这表明西藏蟾蜍与中华蟾蜍存在大量的基因交流。考虑到西藏蟾蜍与中华蟾蜍的形态是极其相似的(Hu et al.,1984:79-85),而西藏蟾蜍的形态鉴定特征可能是由于适应当地环境而造成的表型差异,所以Zhan et al.(2011:136-148)将西藏蟾蜍作为中华蟾蜍的次订同物异名。

AmphibiaWeb(2015)将西藏蟾蜍作为一个有效种;而“中国两栖类”信息系统网站系统与Frost(2015)观点一致,接受Zhan et al.(2011:136-148)群体研究的观点,认为西藏蟾蜍无效。

形态特征

成体:雄蟾体长62-106毫米,雌蟾体长70-121毫米。体肥大。头宽大于头长。吻圆而高。吻棱明显。鼻孔位于吻眼之间。鼻间距小于眼间距,上眼睑宽为眼间距的3/5。瞳孔圆或横椭圆形,黑色,虹彩土红色。鼓膜、鼓环显著。上颌无齿。舌长椭圆形,后端无缺刻。无犁骨齿。无声囊。前肢长而粗壮。成对或单个指关节下瘤。内蹠突大而长,外蹠突小而圆。后肢粗短。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达肩部或肩后。左右跟部不相遇。指端较圆;趾端钝尖。指侧具缘膜或无;趾侧缘膜显著。指式:3>1>4>2或3>1>2>4。第四趾具半蹼。趾关节有多成对或不清晰下瘤。皮肤很粗糙,背面满布圆形瘰疣;吻棱上有疣;上眼睑内侧有3-4枚较大的疣粒,其前后分别与吻棱和耳后腺相接,沿眼睑外缘有一疣脊;腹面满布疣粒;胫部无大瘰粒。体背面颜色有变异,多为橄榄黄色或灰棕色,有不规则深色斑纹,背脊有一条蓝灰色宽纵纹,其两侧有深棕黑色纹;肩部和体侧、股后常有棕红色斑;腹面灰黄色或浅黄色,有深褐色云斑,咽喉部斑纹少或无,后腹部有一个大黑斑。

第二性征:雄性内侧3指有黑色刺状婚垫。无雄性线。

:卵径1.5-2.0毫米,动物极黑色,植物极棕色或黑棕色。

蝌蚪:第31-35期蝌蚪全长30毫米,头体长12毫米,尾长为头体长的152%左右;体和尾肌色黑,尾鳍弱而薄,色浅,尾末端钝尖;唇齿式为Ⅰ:1+1/Ⅲ;仅两口角有唇乳突。

栖息环境

中华蟾蜍生活于海拔120-4300米的多种生态环境中。除冬眠和繁殖期栖息于水中外,多在陆地草丛、地边、山坡石下或土穴等潮湿环境中栖息。

生活习性

成蟾在9-10月进入水中或松软的泥沙中冬眠。蝌蚪多集群在水塘边或腐物上,常向一个方向游动,可吞食水中浮游生物及水内腐烂的动、植物碎片。

中华蟾蜍体较笨拙,行动缓慢,不善于游泳和跳跃,常匍匐爬行;由于后肢短,因而只能做短距离的跳跃。在夏、秋期间,该蟾皮肤上的瘰疣高度角质化,可以防止体内水分蒸发,因此它能生活在较干旱地区。10月下旬以后,一般性成熟的中华蟾蜍多入水隐匿于水底烂草或稀泥中越冬,有的在河滩沙堆上掘洞冬眠,越冬期间停止进食。中华蟾蜍在冬眠期间表皮层与它下面一层细胞结合紧密,无蜕皮现象,能防止水分渗入体内;另外,表皮角质化不很显著,有利于气体交换(此时肺呼吸不起作用)。

黄昏时常爬到路旁或田野中觅食,清晨及暴雨后也常岀外活动。其食性较广,以以鞘翅目、双翅目、直翅目的昆虫等害虫为主要食物,如蚱蜢、蝼蛄、蝽象、叩头虫、玉米螟、象鼻虫、棉铃虫、小地老虎、蚜虫、谷盗、金龟子、蚁类、粘虫、蛆、蚊及蜗牛、椎实螺等。各地中华蟾蜍的食性与所在环境及不同的季节而有所差异。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琉球海沟、韩国、朝鲜、俄罗斯。在中国分布于除新疆、海南、台湾、香港、澳门外的大部分省份。

繁殖方式

中华蟾蜍的产卵季节因地而异,中国成都地区多在1-2月产卵,个别的在5月产卵,福建东部及北部在2-3月产卵,华北及内蒙古地区4-5月产卵。产卵期间中华蟾蜍在水域及其附近活动,雄蟾在夜间常发出低沉的鸣叫声,雌蟾被招引到繁殖场所进行配对。一般多在阴天、阴雨天或阴转晴的夜间产卵(水温10℃,水深20厘米左右,pH7.2-8.1);卵产于静水或腐殖质较多的水沟中或烂泥田内,常延续9-12小时,有的长达24小时。卵群呈双行或4行交错排列于管状卵带内,含卵2700-8000粒,卵带缠绕在水草上。

中国南昌近郊的中华蟾蜍于2月18日至3月17日产卵者较多,产卵期水温为9.0-11.5℃时产卵者共69个卵群,而水温7.2℃时仅见2个卵群,11.9-13.0℃时仅具12个卵群;测量7个卵带的长度为510.8-1246.0(944.63±241.66)厘米;开始产卵时间在中午12时,结束时间在当天的17时到第二天的上午9时,一般在中午12时产卵者,即当天产完,下午16时以后产卵者,有的在第二天上午9时才能产完卵。产卵时,雄蟾紧抱雌蟾腋部,雌蟾浸没在水中,头向上,躯干向下,后肢外伸;雄蟾躯干向上,后肢放在雌蟾两腿间;卵和精子同时排出,一般雌蟾驮着雄蟾在池塘或水坑内水草间爬行,卵带多缠绕在水草上,直到产完卵后才分离。

卵粒经过6-7天,胚胎在神经褶或神经沟期即穿出卵带,并以口盘吸附在胶质带壁上,其全长约2.7毫米;第9-11天时出现外鳃,再经4-10天后消失;第22天后肢芽开始出现,第37天趾开始分化,到前肢伸出时约需60天,再经过4天即完成变态。从产卵至变成幼蟾,共需64天左右(在常温下)。

亚种分化

中华蟾蜍指名亚种(学名:Bufo gargarizans gargarizans),Cantor于1842年命名,分布于中国台湾本岛以及中国大陆的河北、山西、黑龙江、辽宁、吉林、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南、四川、贵州、陕西、甘肃等地,常见于阴湿的草丛中、土洞里以及砖石下等。其生存的海拔上限为1500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中国浙江舟山群岛。

中华蟾蜍华西亚种(学名:Bufo gargarizans andrewsi),Schmidt于1925年命名,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中国甘肃、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等地,主要生活于草丛间或石下。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750-2700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中国云南丽江。

中华蟾蜍岷山亚种(学名:Bufo gargarizans minshanicus),Stejneger于1926年命名,是中国的特有物种。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中国甘肃卓尼、四川岷山。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4年 ver 3.1——无危(LC)。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主要价值

生态

中华蟾蜍能大量捕食危害农作物、树木、牧草、建筑木材和人类健康的有害动物,中在捕食害虫的同时也常常吞食一些有益动物,如瓢虫、蜜蜂、蚯蚓等,但捕食的害虫却远远超过所捕食的益虫,蟾蜍的捕食对象有益系数达90%以上。

药用

中华蟾蜍及其皮肤腺分泌物的加工制成品蟾酥为中国传统中药材,临床应用颇广。可用蟾蜍整体(或去内脏)干制研成粉末入药;蟾酥即刮取蟾蜍耳后腺上的分泌物晒干制成。从蟾酥脂溶性部分可分离出10多种具有强心作用的类固醇的衍生物。《中国药用动物志》(第一册,1979:167-169)、高士贤等《常用药用动物》(1984:141-143)等记载有蟾酥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在临床上的应用等,如蟾蜍干粉及蟾蜍配制的各种成药制剂,如六神丸、蟾酥丸、蟾蜍解毒酒、金蟾膏等为临床常用药物,有宣通经络、行气活血、消炎定痛、解毒消肿等的功能。蟾酥及其制剂常用于治疗疔疮疖肿、小儿疳积咽喉肿痛、牙痛、牙龈出血、心力衰竭、慢性支气管炎、猪丹毒等病症。

随着中国医学的不断发展,蟾蜍干粉和蟾酥也用于治疗血吸虫病(腹水)泛发性神经性皮炎、局部麻醉镇痛手术等。以蟾蜍为主的制剂、内服或注射液对肝癌、胃癌、食道癌、结肠癌或直肠癌、白血病、乳腺癌、宫颈癌等均获得一定疗效。蟾酥在医药上的广泛应用,已引起中国国内外的重视。但蟾蜍干粉及蟾酥毒性较强,必须慎用,剂量过多,易致使中毒,严重者可造成生命危险。此外,在医学上还可以利用雄蟾作妊娠早期临床诊断材料。还应注意的是,蟾蜍的皮肤、肝脏、卵巢和卵等都具有较强的毒性,不可食用。

规范管理

2020年9月,国家林草局发布了《关于规范禁食野生动物分类管理范围的通知》,对中华蟾蜍禁止以食用为目的的养殖活动,允许用于药用、展示、科研等非食用性目的的养殖。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