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印军

更新时间:2024-07-31 21:26

中国驻印军是1942年中国远征军第一次进入缅甸作战失利后,在进入印度的新22师和新38师的基础上成立的,是当时中国最为精锐的作战部队,为反攻缅北、协同中国远征军打通中国和印度公路、歼灭日军第18师团立下了赫赫战功。代表人物,孙立人史迪威罗卓英郑洞国(继任), 邱清泉廖耀湘

部队组建

组建背景

缅甸是中南半岛上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国家。西屏英属印度,北部和东北部与中国西藏云南接壤。滇缅公路是中国重要的国际交通线,日军据此还可以威胁中国西南大后方。缅甸对于盟国中的中英双方来说都有重要战略意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在短时间内席卷东南亚,随即矛头直指缅甸。

为了保卫缅甸,中英早在1941年初就酝酿成立军事同盟。中国积极准备并提出中国军队及早进入缅甸布防。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1年12月23日,中英双方在重庆签署了《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中英军事同盟形成。

但是,由于英军轻视中国军队的力量,过于高估自己,又不愿外国军队深入自己的殖民地,一再拖延阻挠中国远征军入缅,预定入缅的中国远征军只好停留在中缅边境。然而,1942年1月初日本展开进攻后,英缅军一路溃败,这才急忙请中国军队入缅参战。

远征军入缅作战

中国成立远征军第1路司令长官司令部,开赴缅甸战场。但是,由于已经失去作战先机,造成缅甸保卫战的失利。这主要由于英国极端坚持先欧后亚的既定战略,战局一旦不利,便对保卫缅甸完全失去信心,一再撤退,使中国远征军保卫缅甸的作战变成了掩护英军撤退的作战。

但是,中国远征军却仍然做出了让英美盟国盟军钦佩的战绩,并达到了一定的战略目的。从1942年3月中国远征军开始与日军作战,至8月初中英联军撤离缅甸,历时半年,转战1500余公里,浴血奋战,屡锉敌锋,使日军遭到太平洋战争以来少有的沉重打击,多次给英缅军有力的支援,取得了东吁保卫战、斯瓦阻击战仁安羌解围战、东枝收复战等胜利。

中国远征军在仁安羌援英作战中,新编第38师师长孙立人仅以一师之力与数倍于己之敌连续英勇作战,以少胜多,解救出被围困数日濒临绝境的英缅军第1师,轰动英伦三岛。200师师长戴安澜屡建奇功,掩护了英军的平安撤退,后在作战中不幸受伤身亡。战役结束后,英美政府高度颂扬并给孙立人与戴安澜将军追赠了功勋章。

缅甸失守给以后作战带来极为消极的影响,使中国彻底失去了滇缅公路这一唯一的陆上交通线,以后不得不开辟从印度飞越驼峰(在喜马拉雅山)的空中航线。日本也可以直接威胁印度。但是,也取得了重大的战略意义,掩护了英军撤退,赢得了时间保存了力量以保卫印度,也消耗、阻滞了日军进攻中国西南大后方的企图,配合国内部队阻敌于云南境内怒江天险,以后形成长期对峙,粉碎了日军从缅北进攻中国西南大后方的企图。

这次远征作战,也是中国自甲午战争以来首次出国作战,他们弘扬了中国人民的国际主义和民族牺牲精神,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从英美方面看,在二战中,英国军队全力投入欧洲战场和中东北非战场,美国则在太平洋战场投入重兵,但由于兵员匮乏,都无力抽调重兵增援缅甸战场。而中国人口众多,吃苦耐劳,兵源十分丰富,因此英美当局都将中国军队视为缅甸反攻的主力军,都愿意帮助中国整理和恢复受损部队,尽快恢复元气,承担起缅甸反攻的重任,由此中国驻印军诞生。

驻印军诞生

在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过程中,第66军之新编第38师4000余人由于援救被日军围困的英印军队,与远征军长官部600余人被隔绝在仰光曼德勒铁路以西地区,不能与远征军主力会合。该师和远征军长官部在史迪威罗卓英的指挥下于1942年5月24日抵达印度英帕尔地区。第5军之新编第22师和军部约4500余人在军长杜聿明的指挥下,经缅甸打洛新平洋,翻越野人山地区,辗转两个月达到印度的雷多(又译成列多)地区。

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通过此前的战斗了解并十分欣赏中国军人的吃苦耐劳和勇猛顽强精神。在此前入缅战斗中,中国军队受到严重损失,提议尽快恢复中国军队的作战能力。在他的建议下,中国政府同意将这部分军队留在英属印度,改编为中国驻印军。

美英政府协商后,决定将曾关押过2万多名意大利战俘的印度兰姆伽军营改作中国军队的训练基地,由英国租借物资为中国军队提供膳食、薪饷,美国提供武器装备和军事教官,负责帮助中国军队训练和掌握这些武器的使用技能。同时为补充新22,新38师缺编人员,及为新组建的炮兵装甲兵工兵等兵种分队和其他直属分队提供兵员,中国政府利用运送作战物资返回印度的空机以平均每天450-600人的速度向印度空运兵员,由于美国体检制度严格,4个月内只运送了3.2万余人。

随着缅北反攻作战形势的发展需要,驻印军兵力需要进一步扩大,1944年初,中国政府将在国内新编成的新编第30师空运印度编入新1军序列,后在4月又将第54军第14、第50师空军印度,并于1944年5月1日下令将中国驻印军编成新编第1、第6两个军共5个师。

后续发展

最初由远征军新22师(师长廖耀湘,原隶属第5军)和新38师(师长孙立人,原隶属第66军)组成。

1942年4月,中国远征军第1路军入缅作战失利后,新38师因掩护英军撤退与主力分离,随英军退入印度因帕尔;第5军军部及新22师在军长杜聿明率领下由缅甸的打洛、新平洋经野人山撤到印度利多地区。后两支部队往印度兰姆伽集结。

1943年1月,成立中国驻印军总指挥部,由中国战区参谋长美军中将J.W.史迪威任总指挥(1944年10月,史迪威奉召回国,由D.I.苏尔坦中将接任),副总指挥罗卓英。以后又陆续从国内调去两批部队,在兰姆伽训练中心接受美式训练。

中国驻印军编组为中国陆军新编第1军,郑洞国任军长,下辖新22师、38师及炮兵团、工兵团、汽车团等。

1944年初,新30师空运入印加入驻印军,编入新1军序列。4月,又将第54军第14、第50师空运入印。8月密支那作战结束后,驻印军各部队合编为新编第1、第6两军,孙立人、廖耀湘分任军长。

1943年3月,担负修筑利多公路的掩护任务。10月,与中国远征军共同发起缅北作战行动,先后进行了胡康河谷孟拱河谷密支那八莫南坎等战役,歼灭日军第18师团大部。

1945年1月,占领孟尤并与中国远征军胜利会师。尔后南下追击日军第56师残部,先后攻占南帕卡、登尼、腊戍、昔卜等地。3月30日,与英军在皎梅会师,重新打通了从腊戍至昆明的滇缅公路。

日本投降前后,驻印军各直属部队及伤病员等经由中印公路或由空中运输,先后回国,总指挥部亦随之撤销。

编成情况

中国驻印军第一期

时间:1942年12月—1944年5月

总指挥:史迪威 副总指挥:罗卓英郑洞国(继任)

新编第1军 军长 邱清泉(未就任)、郑洞国(继任)

新编第22师 师长 廖耀湘

新编第38师 师长 孙立人

独立步兵第1团 林冠雄

战车指挥组:布朗、赵振宇(副指挥)

战车第1营 赵振宇、赵志华(继任)

战车第2营 吴文芝、梁燕、谌志立

炮兵第4团 蒋公权

炮兵第5团 刘措宜

炮兵第12团 侯志磐

重迫击炮第11团 徐懋禧

工兵第10团 李乐中

工兵第12团 梁可发

辎重兵汽车第6团 曹艺

骡马辎重兵团 曹开谏

战车训练班:蔡宗濂舒适存唐铁成

战车第3,第4,第5,第6,第7营

特务营 王文义

独立宪兵第2营 马本修

独立工兵第1营 谷钟峰

独立通信兵第3营 王霆震

高射机枪第1营 黄如旭

中国驻印军第二期

时间:1944年5月—1945年3月

总指挥 史迪威、索尔登(继任)

副总指挥 郑洞国

参谋长 柏德诺、坎农(继任)

新编第1军 军长 孙立人

新编第30师 师长 唐守治

新编第38师 师长 李鸿

新编第6军 军长 廖耀湘

第14师 师长 龙天武

第50师 师长 潘裕昆

新编第22师 师长 李涛

总指挥部直属分队编成同第一期

战绩改编

主要战绩

中国驻印军的反攻开始于1943年10月,结束于1945年3月。

1943年10月~1945年3月,中国驻印军和远征军在英、美同盟军的协同下,对侵占缅甸北部和中国云南西部日军的反攻作战。

1943年春,美、英同盟军已在西南太平洋对日军发动反攻。为准备同盟军在中国对日作战建立基地,中、英、美三国政府商定,以中国军队为主,配属美、英军各一部,发动缅北滇西作战,以保障开辟中印公路(中国昆明-印度利多)和敷设输油管。中国驻印军总指挥史迪威(后为苏尔坦)、副总指挥罗卓英(后为郑洞国),率中国驻印军1个军2个师配属英军温盖特部队(又名“钦迪”旅)、第36师各一部和美军第5307部队(又名“哈拉哈德”部队)、第10航空队一部,由印度利多向缅北进攻。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陈诚(后卫立煌)、副司令长官黄琪翔,率2个集团军(5个军13个师)另1个军(3个师)配属美军第14航空队一部由怒江向滇西进攻。侵占缅甸和滇西的日军缅甸方面军司令官河边正三,企图在第5飞行师协同下,以第18、第56师团防守缅北、滇西,另以3个师团攻占印度英帕尔,控制阿萨姆邦,切断同盟军向缅北进攻的交通线,以打破其反攻。

1943年10月24日,驻印军新编第1军新编第38师第112团由唐家卡、卡拉卡向胡康谷地推进。战至12月29日,击溃日军第18师团(欠1个联队)一部的抗击,相继攻占欣贝延、于邦等地。月末,驻印军以新编第22师为右纵队由欣贝延向达罗进攻,于1944年1月31日攻占该地后,东进攻取孟缓;新38师为左纵队由于帮出发,于1944年2月1日攻占太巴卡后,其主力和美军第5307部队主力沿塔奈河向南进攻,其第113团和第5307部队一部向孟缓东南之瓦鲁班迂回,协同新22师围歼孟缓日军。1944年3月5日克孟缓,1944年3月9日占瓦鲁班,歼日军第18师团一部。新22师直攻间布山;第113团和第5307部队一部从间布山东侧向山南迂回,1944年3月28日占拉班,切断日军退路。退守间布山的日军第18师团乘其立足未稳,突围南逃。1944年3月29日,新22师与迂回部队会师夏杜苏。至此,驻印军将日军逐出胡冈谷地,歼日军近6000人。其间,温盖特部队主力于1944年3月5日在莫罕地区空降,截断第18师团的补给线。日军第15集团军(3个师团)于3月8日向因帕尔发动进攻。

1944年4月初,驻印军向莫康河谷两路并进:新22师配属坦克营由拉班地区向加迈攻进,月底进至英开塘,遭日军第18师团一部顽抗,战至5月4日方突破其防御阵地,向加迈突进;新38师沿塔奈河南进向瓦兰地区进攻。战至5月下旬,击溃第18师团主力和第56师团一部,攻占瓦兰地区各据点。随后,新38师第114团向莫冈进攻,另2个团向加迈迂回,至6月7日,相继攻占加迈南日军后方基地西通和加迈东北支遵,与新22师完成对加迈的包围,旋即发起总攻,6月16日攻占加迈,歼第18师团和第53师团各一部。6月23日,新38师主力与第5307部队、温盖特部队各一部会攻莫冈,6月25日攻克该地,歼第18师团残部和第2、第53、第56师团各一部。至此,驻印军结束莫康河谷作战。其间,英军第4军团和第3军歼灭进攻因帕尔的日军大部,从而改变了缅甸战场形势。

1944年4月中旬,沿塔奈河南进的第5307部队主力(2个营)进至太克里后,奉命和驻印军新编第30师第88团、第50师第150团组成突击队,辖第1、第2纵队,4月29日出发,越枯门岭,袭取密支那。5月17日上午,第2纵队渡过南圭河一举袭占密支那西机场。从此,缩短驼峰航线,成为中印空运基地。防守密支那的日军第18师团第114联队(欠第1大队),迅即将所部千余人收拢至市区固守。5月18日,第1纵队进抵密支那北之遮巴德。从5月19日起,突击队向密支那市郊进攻,迭次攻击进展甚少,形成胶着。5月底,日军步兵第56联队联队长率2000人抵密支那,以加强其防守力量。驻印军遂调整部署,增调兵力,经月余备战,以新30师主力、第14、第50师各一部、第5307部队,在空军和炮兵支援下,在7月13日向密支那发起攻击,至8月3日攻占,歼日军大部,残部逃往八莫

战后改编

密支那作战结束后,驻印军进行休整,将所部编组为新编第1军(新1军),辖新编第38、第30师;新编第6军(新6军),辖新编第22、第14、第50师。

装备

整训时期

初整训时期由英军提供服装,每名士兵发予热带卡其操作服三套,有短裤两件、长袖衫三件、长裤一条。关于热带卡其操作服为英军的Aertex khaki Shirts(长衫)与khaki Drill Shorts(短裤)、khaki Drill Trousers(长裤)两种裤子的组合。

Aertex khaki Shirts上衣型式类似保罗衫构型,以Aertex纺织料为材质,型式为长袖,袖端上有一个扣钮收口,在衣后背部上端到衣领处有一补强布,在前胸口中央有开衣襟,双肩位置设有肩带,在衣上胸前位置左右各有一个有盖单扣口袋,袋盖为倒山型式,口袋中间设有直式口袋布条,此衫有弧形下襬,在穿着时向下扎入裤内。

卡其长裤为卡其色斜纹棉质料,裤裆的左右两边各有两道打折线,左右侧裤身各一直式插入式口袋。此裤部分裤子前右方缝有一长型口袋,而有些并没有这个袋,这是此型裤的小部份相异。在裤档处以五颗铝质扣钮来作结合,裤头上有一横向舌状布条来固定裤头,裤子的腰围处缝有多颗铝扣可用来固定裤吊带,而裤后无口袋设计。卡其短裤一样为卡其色斜纹棉质料,在裤头以两条布穿带来作紧缩腰身调整并用作固定裤头,裤档用三颗铝扣作结合,两侧裤身各一插入式口袋,部分短裤在右侧有长条型口袋,但大多数没有这口袋,而在裤后有一个无盖的口袋。

扩编时期

1944年4月,驻印军的服装委托英国在当地招商制作,大体上仍参考英式热带卡其操作服装为模版,不过其款式有混合到美军卡其服之设计,以上衣来看,采尖领、六扣钮与内扎式下襬,胸前设有两个口袋设计,口袋盖为单扣平盖,袋上有直式口袋布条,在双肩位置有肩带,背部上端到衣领下沿有一横向补强布,是长袖衬衫型式,与美军当时的卡其衬衫型式极其相近。长裤部分大体上为简单直筒裤式样,两侧有直式插入式口袋,臀部后右侧有一个有布盖单扣的口袋,也和与美军卡其长裤相仿。在短裤方面接近英式短裤,但与其它英协国家的英式卡其短裤一般取消右侧长条型口袋。

作战时期

进入北缅后,部队的装备、枪械、服装补给,为美军SOS(SERVICES OF SUPPLY)来作主要支持后勤补给,所以此一阶段,服装部分改换美军卡其操作服,其型式采尖领、衣襟为六扣钮来作结合,同样采内扎式下摆,穿着后扎入裤内,这款上衣胸前为两口袋设计,口袋盖为单扣平盖,在双肩一样有肩带,背部有一横向补强布,袖子有束口,是长袖衬衫型式。

下裤为长裤型两侧有直式插入式口袋,臀后有插入式口袋,且并无口袋盖设计,正面右下有一小零钱袋,裤裆以钮扣作结合,裤管型式为直筒设计。虽说有部分的士兵得到此项补给,但部队主要穿着仍以委托英国在当地招商制作的服装为主。另外还有部分也有使用美军所使用的HBT战斗服,但不是为全军更换,仅少数获取。

其它服装

除基础的操作服装外,驻印军也有补给到其它御寒的衣物,如英军V领长袖绿色毛衣,英军V领无袖绿色毛衣背心,英军V领三扣长袖绿色毛衣,美军橄榄绿羊毛背心,美军五扣橄榄绿高领毛衣,美军M-41夹克,美军M-43外套等等。在M-41夹克方面大多数发予军官使用。

在战车部队方面,随车人员除基础服制外,都穿着美制HBT连体服。驻印官兵在一般外出时或非战时的集会,则穿着军常服,这套服饰在驻印军有特殊的称谓都叫做罗斯福呢军服。后在第一批驻印军(新六军)提早回国时,美军又加发给每人一套罗斯福呢军服予返国的驻印军弟兄。

单兵装具

驻印军最主要的个人装具,是英军所提供的1937型个人装备组,也叫P-37装备组,其组成包括:帆布腰带、帆布吊背带、帆布背包、帆布小背包、水壶组、帆布子弹袋等等,依据单兵任务性质还可做局部调整,如可加挂铲组、十字镐等。

1937装备组为英军以及大英国协军所广泛通用的单兵装备组型式,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都用此套装备。驻印军入印后,经协定后由英军担负起给养与被服装具的补给。所以驻印军就由英军提供大英国协军最广泛使用的1937型装备组来装备驻印部队。

英式帆布腰带

这型腰带为卡其色棉帆布质材,前端有ㄇ字型公勾与另一端母环作结合,腰带上无任何穿孔式挂点而是在正面帆布的后方车缝有垂直布肋与各型袋子后方的C型金属勾,勾跨结合,是蛮独特的英式结合方法,这种设计对于结合袋的稳固性颇佳。帆布腰带的后方有两个斜向的结合布条,布条上有日型环用以结合吊背带所用。

X型帆布吊背带

英军很早就有装备模块化的理念,从1937型装备组上更能看出此理念的发挥运用;帆布吊背带可以结合大、小背包的背带当作是系统吊背带,也可不挂任何背包下单独的当作单兵的负载吊带来使用,或者是只用单条背带来当小背包或叫杂物袋的侧背带以及水壶组的侧背带,用来侧挂及肩挂来使用。以结合全套装备论,在使用此吊带时以两条背带交叉在背后为X形状后,结合在帆布腰带后的布条,并向前与子弹袋作连结,再以背包背带上的扣头扣在子弹袋上的日字环,就可以将整个装备给连结起来,吊带在结合所有装备后即成为单兵整套的系统负载吊带。

帆布子弹袋

驻印军配有多种型式的帆布子弹袋,一种是指北针/手枪通用型袋,其为帆布质材,型呈方形,布袋上有布盖以铜扣与弹袋上母扣作结合,弹袋后方车缝有五边型布底,后有C型金属勾与帆布腰带垂直布肋相互连结,可携行指北针和放置手枪弹、步枪弹。第二种是步枪帆布弹袋,双弹袋设计,也就是说一袋两包,各有独立的五角型布盖,布盖上有铜扣与弹袋上母扣作结合,每名单兵通常都携带两组弹袋。

另一种较大型的帆布子弹袋是在许多当年的照片中最常看到的样式,为步枪/冲锋枪/机枪/通用型子弹袋,这种弹袋叫BASIC弹袋,驻印军所用的为MK-3型通用弹袋。MK-3型通用弹袋在功能上除可装步枪弹,也适合来装冲锋枪弹匣,也可作为BREN机枪支持弹匣袋;由于BREN机枪是由上匣式弹匣给弹加上其射速颇快,因此弹匣的使用需要较大的携带量,但是一名机枪手能带的弹匣有限,所以此弹袋在当初的设计上是为步兵帮同行的机枪兵携带弹药以随时填补给机枪手弹药。

弹袋型为直式长方体,质材为卡其帆布,上有布盖,弹袋上车有布条,布条上有母铜扣可与袋盖上的公凸扣作结合,背后一样有C型金属勾可与帆布腰带勾跨结合,在袋后C型金属勾的上方,车有五边布条,上端置日字铜环,可用来穿过帆布吊背带来固定,并可与背包背带上的铜勾,勾跨相互连结。由于这款弹袋的方便灵活,是驻印军使用最普及的弹袋。除此外,驻印军部分军官也有使用英式勃朗宁手枪双并式弹匣袋,此弹匣袋除可放勃朗宁的弹匣外也可放45手枪之弹匣。另外,驻印军也使用英式 .303备用弹袋(BANDOLEER),但使用方法不同于大英国协军的背挂方式,而是喜欢将此弹袋缠于腰际上来使用。

水壶组

驻印军所使用的水壶为英式37型水壶,此型式的水壶在一战时期就有类似的款式在使用,而37型水壶仅是沿用以往所惯用的壶体,而在其它的配件稍作修改而成。全壶为马口铁材质制成,壶口盖为铝质片向下连结木塞来作封水,盖上系有细棉绳绑于壶颈上的圆环,壶身有烤橄榄绿色磁漆,外覆呢毯质壶套以作保温用,再以十字型帆布质材携行带来背负或者是装在卡其帆布水壶袋里。此两种型式的携行驻印军皆有使用。

美式装备

美式单兵装备在驻印军的使用上所占的比例并不多,且仅为配件而非整组装具。配件主要有M-1936型帆布腰带、M-1923型腰带式弹袋、卡宾弹匣袋、45手枪侧挂皮套、M-3肩挂枪套、45弹匣袋、M-1942型刺刀组等等。使用的比例不高,主要的是英式的1937装备组的设计良好与其灵活性跟耐用度颇受中国士兵的欢迎,且补给也充足,再者美军也非主要提供个人装具的盟国,仅就局部配件给予补给有特殊任务所需以及部分的军、士官领导而已。

帽子

驻印军所使用的帽子,型式仍为我国所惯用的类似德式小帽之布帽,而布料则用与跟制服相配套的卡其色棉织布,在帽上的布围处,只具有型式而不能放下来挡风护面。在许多历史照片中亦可看到有许多外国军官也喜爱戴此型小帽,如史迪威将军与许多驻点联络官,足见此小帽的造型很具魅力,颇令人想要一顶来戴戴。

英式钢盔

驻印军初期由英军配发MK-2型TOMMY钢盔,此型盔自一战以来广泛使用于英协国家与其它国家;中国自抗战以来在各军中皆有大量使用此款盔,所以在使用此盔上并不陌生。MK-2型钢盔是英国改良自一战所使用的MK-1型钢盔,盔型无很大的改良,大部分的改良在其悬吊系统与下巴额带的修整,使之更符合二战战场上的需求。MK-2型钢盔悬吊系统在内衬方面采十字形铁框架,加在金属圆箍头环上,并在头环上结合五片式皮衬,十字形铁框以一颗一字型螺丝与盔体结合并在铁框下设有十字形泡绵软垫以增加戴盔的舒适性。在下巴额带方面以挂环方式结合于盔体上;下巴额带两端为具弹性的伸缩带以口型环下结有一条可调式卡其色棉带,同样的在各边的伸缩带的另一端,也设有口型环用于与盔体作结合。此盔自一战以来使用已久,以盔型而言是以当时壕沟战的理念所作的设计但就二战的新型态战争以算落伍,不过对提供士兵的保护仍有一定的防护功用。驻印军在盔体的左侧漆有青天白日徽作为标识,并在作战时套以盔网可行插草伪装使用。

美式钢盔

在入缅作战后,由于战斗中的耗损与英式盔的避弹性与舒适性不佳,在后来的补给中,美军替中国军队中战力最强的新38师优先换发了美军当时现役的M-1钢盔;新38师成为我国第一个使用美造M-1钢盔的单位,亦开启我国与M-1钢盔的结缘,而后再陆续的替换新1军的钢盔。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英式MK-2型钢盔都不堪使用,在换发完毕的单位将堪用MK-2型钢盔后送给后续的新单位或者是送回给训练基地。所以在后来的许多历史照片中,常看到新1军戴美式M-1钢盔,新6军则大多数仍戴英式MK-2型钢盔,而新6军仅少数的直属单位有获得M-1钢盔的补给换发。

美式M-1钢盔自1943年量产以来,成为当代最多量产的钢盔,在二战结束后被更多的国家采用与沿用,并有多国以此盔为基础来衍生跟仿制,影响巨大不可言语。驻印军当时用的为M-1钢盔Model-1943/44型,其盔体较后来的改良式的M-1 Model-1956型钢盔略高,采用的悬吊带为卡其色棉织带,以六个三角钉板固定在内盔,在悬吊上再结合汗圈,并在内盔后方设一条式后头杓带来托着后脑壳,此种设计是参考当时的美式足球盔的悬吊系统而来,在内盔的左右两侧各设有铝质凸钉用来结合内盔皮带,而此皮带的功用在于戴上盔后可挂于在后脑部位增加行进时的稳定度,不至于使盔前后晃动,但实际上很少士兵如此使用,大多数都挂在钢盔的前帽沿。下巴额带部分为卡其色棉帆布质,以车缝的方式车在钢盔环上,与近代M-1钢盔的下巴额带以金属压板结合于钢盔环上大不相同。再者其结合勾具为两岔式的挂勾,勾于型式像介字型的母扣上,在母扣同边的下巴额带可视需求来调整长度。驻印军所用的M-1钢盔平时除素色面盔体外,亦大量采用1/4吋与1/2吋的伪装盔网套于外盔上,而在外盔的左侧漆有青天白日国徽记号以作识别。

鞋类部分

初期所配备的鞋子,士官兵所穿的是英军所提供的野战用半筒黑色皮鞋(AMMO BOOTS)、半筒黑色伽拉皮鞋(鞋底为胶底),也提供英式棕色的胶底布鞋。同时也使用自制的鞋款,如使用胶底的系绳黑布鞋以及当时国军所惯用的草鞋,而军官除英式黑色皮鞋外还加发美制黄半筒翻面鞋,也有马靴使用。

中后作战时期有部分的部队也补给到美军棕色双扣环战斗靴、3/4高的棕色皮靴,伞兵部队更拥有与美军相同的伞兵靴。除以上鞋外同时也由英方提供每人三双英制白色羊毛短袜,并依时补充。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