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水资源

更新时间:2023-12-29 18:05

农业水资源是可为农业生产使用的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水。其中,土壤水是可被旱地作物直接吸收利用的唯一水资源形式,地表水、地下水只有被转化为土壤水后才能被作物利用。经必要净化处理的废污水也是一种重要的农业用水水源。大气降水被植物截留的部分也可视作农业水资源,但因其量较小(仅占全年降雨量的2.5%左右)通常被忽略。

学科简介

学科:环境科学

词目:农业水资源

英文:agricultural water resources

简介

自然界的水资源可用于农业生产中的农、林、牧、副、渔各业及农村生活的部分。它主要包括降水的有效利用量、通过水利工程设施而得以为农业所利用的地表水量和地下水量。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经过处理,也可作为农业水资源,加以利用。

农业水资源只限于液态水。汽态水和固态水只有转化成液态水时,才能形成农业水资源。叶面截留的雨露水和土壤内夜间凝结的水分都可为作物所利用,但其量甚微,在农业水资源分析中一般可不予考虑。

江河湖泊的地表径流,可为国民经济各种用水部门提供水源,但不是全部水量都可构成可利用的水资源,如为了维护河道生态平衡,必须有一部分河道径流输入海洋;水源开发工程虽可进行年内及年际调蓄,但在丰水周期内亦常产生无法调蓄的弃水。因此,可利用的水资源只为其总水量的一部分,而农业可用水资源又只为可利用水资源中的一部分。

调查数据

根据20世纪70年代末的调查资料,中国每年经工程调蓄、提、引为工农业提供的4767亿m3水量中,农业用水占88%,其中灌溉用水4001亿m3,农村人畜用水137亿m3,牧业、林业用水57亿m3。可见农业用水中有95%用于农田灌溉。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工业用水的比例迅速增长。同时,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多种经营的开展,养殖业和农村工业、副业的发展,农业用水中种植业灌溉用水的比例有减少趋势。

自然界的水情呈现一定的时空分布不均匀性和动态变化规律。把自然界水资源的这种动态与农业用水的动态相协调,在充分利用降水的前提下,须通过农田水利工程设施才能调节利用地表水、地下水,使其成为可利用的农业水资源

基本农业水资源

降水

降水对农田是一种间断性的直接补给,也是农业水资源最基本的部分。在中国,年降水量大于800mm的湿润带,主要是水稻产区,除降水直接提供作物生长需水外,仍需发展灌溉,在时间上补充雨水的不足。在年降水量为400~700mm的半干旱、半湿润带,主要是小麦、棉花等旱作物产区,降水量多集中在7~8月,需调蓄汛期雨水所形成的地表径流,以供旱期灌溉之用。中国西北干旱地带的年降水量为200mm,在这类地区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须依赖于蓄水、引水或提水工程,以供给农业用水需要。在年降雨量200~400mm的半干旱地带,而又缺乏人工灌溉条件的地区,只有依靠雨水,发展旱作农业(又称雨育农业)。因此,有效地利用雨水对这类地区的农业生产具有决定的意义。

地表水

地表水主要是河川湖泊径流。江河在其水文动态许可范围内可为沿程提供农业用水。江河中下游平原是农业用水集中的地区,常须在河道上游修建蓄水工程,以调节水资源在时空上的不均衡,或在河道上筑坝引水,建闸提水,以补雨水之不足或不及时。必要时可实施跨流域调水,以调济流域间水资源的不平衡。

地下水包括丘陵山区的泉水、基岩裂隙水、冲积平原地区的浅层地下水、南方喀斯特地区的岩溶水,是农业水资源的另一来源。开采地下水,综合调度水资源,应在一个丰枯水文周期内保持地下水采补平衡。农业用水应以开采浅层地下水为主,深层地下水只能作为应急备用水源。

地区性农业水资源的规划调度应在各用水部门综合规划平衡、合理安排农业结构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有效降雨量,发挥土壤的调蓄作用,积极开发利用地表水和合理开采地下水,统筹安排,发挥水资源的最大效益。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