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德县

更新时间:2024-09-07 20:12

化德县,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辖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乌兰察布市东北部,地处阴山北麓东端、内蒙古高原中部南缘,属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毗邻4个旗、县,总面积2534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6月,化德县辖3个镇、3个乡,另辖1个乡级单位。截至2023年末,化德县户籍总人口15.4267万人。

历史沿革

大约在距今五、六千年的新石器时代,化德县境内就有人类活动。

唐、尧、虞、舜、夏、商、周时期,化德境域属冀州之地。

春秋时期,为匈奴地。

战国时期,属燕国上谷郡北境。

秦朝时期,亦属匈奴。

西汉时期,为幽州上谷郡北境,实为匈奴所辖。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属鲜卑。

隋唐五代时期,先后属突厥、契丹。

北宋时期,属辽的西京道奉圣州。

南宋时期,为金的西京路宣德州属地。

元代时期,属兴和路,为蒙古族游牧草场。

明朝时期,为开平卫之兴和守御千户所,后陷于鞑靼,仍为游牧地。

清朝时期,化德县现地域之西部属正黄旗东半旗游牧地(后属商都牧群),中部、东部属镶黄旗游牧地。清末实行“招垦实边”后,山西、河北等地农民涌入开荒耕种,始有农业发端,境内同时出现了垦植农人定居,初具村落雏形,此时化德地域渐晰。

民国元年(1912年),此地是属张家口理事同知厅管辖。

民国三年(1914年),属察哈尔特别区兴和道。

民国十七年(1928年),属察哈尔省,西部属商都县,中、南部属康保县,东、东北部属镶黄旗。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察哈尔省政府主席兼第29军军长宋哲元来境视察并驻军嘉卜寺、朝阳。在化德境内开始筹建官围子,从山东等地迁来移民,遂添增了化德境内的户居和村落。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3月13日,国民党察哈尔省政府批准组建化德设治局。同年9月21日,化德设治局正式成立。至此,始有“化德”一名的启用。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7月,化德县属中共察北地委。同年8月12日,苏、蒙联军解放德化县,月底中共察北地委派员接管德化县后,更名为化德县,时属察哈尔省察北专区辖。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0月,国民党军队占领化德县城。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月30日,经国民党察哈尔省政府批准将新明设治局(即国民党方化德县名称)改为新明县,由察哈尔省辖。同年8月,中共察哈尔省撤销,察北专区并入冀热察行政公署。同年9月中旬,中共察北地委决定,合并组建商(都)、化(德)、康(保)联合县(党政机关驻地正镶白旗张盖湾村),属冀热察行政公署辖。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1月13日,内蒙古骑兵第11师两个团解放化德县。当月15日,恢复了化德县建制,属察哈尔省(冀热察区和北岳区合并)辖。同月23日,化德县人民政府成立。

1950年8月15日,化德县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属察哈尔盟辖。同年9月1日,化德县辖区范围变更扩大,察哈尔盟行政处将所辖的三区、四区划归了化德县。同时,将商都镶黄旗的古希庙香火地所辖的头道沟(现车岱营子)、三道沟、后二道沟及乌力汗希勒(小兴牧)4个自然村划归回化德县(在五区范围)。同年9月15日,化德县原三区划归了商都县。

1958年10月,化德县整体建制划归了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辖。

1960年6月15日,根据国务院决定,化德县和商都、镶黄旗合并,称商都镶黄旗(同年9月13日,改名镶黄旗,驻地化德县城关)。

1963年6月15日,根据国务院决定,化德县、镶黄旗分设,恢复了化德县建制,属辖未变,即由锡林郭勒盟辖。

1969年11月,化德县整体建制划归了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

2003年12月,化德县改隶乌兰察布市。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55年,化德县6个区取消了数序排列名称,冠以地名或其它名称,即:一区改称嘉卜寺区;二区改称欣荣区;三区改称民盛区;四区改称光明区;五区改称睦邻区;六区改称团结区。

1957年2月,化德县撤销了区建制,改设乡、镇,其中民盛区(原三区)和团结区(原六区)作为派出机构暂保留。嘉卜寺区改名为化德镇,乡、镇名称均为驻地村名称。全县共设1个镇,33个乡。

1958年2月24日,化德县重新调整区划,撤销了民盛区、团结区的派出机构,撤销了和平、永胜、章木勿素、民乐、民建、公腊胡洞、光明、大西沟、勿兰胡洞、十顷地、毕力克、裕民12个乡的建制。全县合并为1个镇21个乡。

1958年9月,化德县根据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定”,全县22个乡、镇合并组建了7个人民公社。

1960年2月,化德县将原7个人民公社合并成4个人民公社,即:朝阳、七号、六支箭和公腊胡洞。驻地均为与公社名同名村。同年5月,又增设了城关人民公社(驻地县城关)。

1961年8月,镶黄旗将原化德境内的5个人民公社调整为7个,增设了白土卜子、六十顷两个人民公社。

1964年9月,化德增设了德善和二道河两个人民公社,属辖未变。同年12月,化德县又增设了达盖滩,德包图,土城子,白音特拉4个人民公社,全县区划调整为13个人民公社。(驻地均为与公社名同名村)即:城关、朝阳、七号、六支箭、公腊胡洞、白土卜子、六十顷、德善、二道河、达盖滩、德包图、土城子和白音特拉。

1984年2月,按照上级安排部署,化德县进行了“社改乡”工作,即公社改为乡、镇;原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改称乡、镇人民政府;原生产大队改为行政村,单独成村的生产队改为自然村。全县13个人民公社改为1个镇,12个乡,即:城关镇、朝阳乡、七号乡、六支箭乡、公腊胡洞乡、白土卜子乡、六十顷乡、德善乡、二道河乡、达盖滩乡、德包图乡、土城子乡、白音特拉乡。共计163个行政村,368个自然村。

1988年,全县各乡镇的行政村全部改设成村民委员会。

2000年3月24日,乌盟行政公署向自治区人民政府分别上报了关于化德县七号乡、朝阳乡撤乡建镇的请示。

2000年4月20日,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撤销了化德县朝阳乡,七号乡,改设朝阳镇、七号镇,辖区范围,驻地不变。时化德县辖区共设3个镇、10个乡。与此同时,化德县调整了十三个乡镇的部分村委会,全县调整为129个村委会,368个自然村。

2001年7月9日,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撤销二道河乡,将该乡整体建制并入公腊胡洞乡,乡政府驻地迁至牧场村;撤销土城子乡,将该乡整体建制并入朝阳镇;撤销达盖滩乡,将该乡的4个村委会(黑沙图、毕力克、达盖滩、德胜)划入七号镇,其余3个村委会(小西沟、解放、新民)划入六十顷乡。同时批准化德县政府所在地更名为长顺镇。经过乡、镇撤并,化德县辖区为10个乡镇(3个镇,7个乡)。即:长顺镇、朝阳镇、七号镇、六支箭乡、公腊胡洞乡、白土卜子乡、六十顷乡、德善乡、德包图乡、白音特拉乡。

2002年5月13日,化德县人民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盟委行署关于乡、村机构改革精神,批复了各乡镇对村委会进行撤并。撤并后,全县10个乡镇设村民委员会93个,共368个自然村。

2006年2月14日,化德县对现有的10个乡镇进行整合,将全县现有的10个乡镇撤并为5个乡镇,即撤销六支箭乡、白土卜子乡、六十顷乡、德善乡、白音特拉乡5个乡的建制。经过调整,化德县共设5个乡镇(3镇、2乡)即:长顺镇、朝阳镇、七号镇、德包图乡、公腊胡洞乡。其中:长顺镇、朝阳镇确定为中心镇。全县93个村委会,366个自然村(减少2个,长顺镇的十三股村并入益民社区,德包图乡的八一村并入八十倾村)。

2006年8月29日,化德县政府分别批复了全县五个乡、镇对各自辖区村委会设置的局部调整,撤销了10个村委会的建制。调整后全县5个乡、镇设83个村委会,共366个自然村。

2012年3月,化德县恢复设置了白音特拉乡(政府驻地农场村),辖区由原来七号镇的色庆沟、十倾地、大西沟、新民和白头山5个村委会(27个自然村),原德包图乡的南顺和通顺2个村委会(12个自然村)和长顺镇的白音特拉、民建、永红、民生、卜拉勿素、兴无6个村委会(18个自然村),共13个村委会(57个自然村)组成。经调整,化德县共6个乡镇(3个镇、3个乡),83个村委会(366个自然村)。同年6月,经县政府批准,长顺镇增设了繁荣村委会,白音特拉乡增设了农场村委会,全县成为85个村委会(366个自然村)。

2013年6月,白音特拉乡的白头山村委会的后盘沟村完成了整体搬迁,并入元宝山村(亦称新营子)。

截至2014年底,化德县辖6个乡、镇,85个村委会,365个自然村。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6月,化德县辖3个镇、3个乡,另辖1个乡级单位。县人民政府驻长顺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化德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乌兰察布市东北部,介于北纬41°36′47″—42°17′41″、东经113°33′04″—114°48′13″之间,毗邻4个旗、县,东和北面连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镶黄旗,西和南面与商都县隔山相望,东部与河北省张家口市康保县接壤。全县总面积为2534平方千米,南北最长距离约72千米,东西最长距离约108.5千米。

地形地貌

化德县地处阴山北麓东端、内蒙古高原中部南缘,属阴山山地与乌兰察布高原的过渡带,整个地形处于西高东低,由西北向东南缓缓倾斜,中部隆起,山地、丘陵、川地相间,呈现“远看是山,近看是川”的景象。最高点是西北部公腊胡洞乡公腊胡洞村南大脑包山,海拔1719米;最低处是七号镇境内的孔督营子村东低凹处,海拔1244米,平均海拔1500米,属浅山、丘陵草原地貌。

气候

化德县属典型的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特点是: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温热短促,秋季冷凉多雨,冬季漫长寒冷;风力较大,无霜期较长,日照充足,积温有效性高,降水量偏少,蒸发量大;年平均风速为3.3米/秒,年平均大风日数为34.7天;历年平均气温为3.6℃,历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6.5℃,极端最低气温为-34.1℃;年平均降水量324.3毫米。

土壤

化德县土壤分布有栗钙土、草甸土、盐土3个土类,8个亚类,21个土属,108个土种。草甸土分布比较分散,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河谷洼地,成土母质为冲洪积物,有机质含量较高,在2.5—2.9%之间。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化德县土地总面积2534平方千米。其中,耕地总面积108万亩,草场面积199万亩,林地面积40.9万亩。

矿产资源

化德县已经探明的金属、非金属矿藏有钨、金、银、铁、铜、硅藻土、石英、萤石等20余种。

植物资源

化德县野生植物有64科、159种,其中优良牧草有84种,药材资源140余种。

人口

人口数量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化德县常住人口为95273人。

截至2023年末,化德县户籍总人口15.426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3067万人,乡村人口12.12万人,男性人口7.7526万,女性人口7.6741万。全年出生人口724人,出生率为4.69‰;死亡人口1775人,死亡率为11.5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81‰。

民族构成

化德县境内有蒙古、汉、满、回等27个民族居住。

经济

综述

2021年,化德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0.1亿元,同比增长0.7%。三产比例16.9:48.6:34.5。

2023年,化德县地区生产总值(GDP)完成64.27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57亿元,增长8.5%;第二产业增加值33.78亿元,增长17.4%;第三产业增加值19.91亿元,增长6.4%。三次产业结构为16.45:52.56:30.9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7454元,比上年增长10.8%。

2023年,化德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04亿元,增速6.5%。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54亿元,增速11%;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2.18亿元,增速8.25%。

2023年,化德县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额比上年增长60.8%。全县在库投资项目共88个(含房地产项目6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1个(含房地产项目2个);亿元以下、5000万元以上项目32个(含房地产项目2个);500-5000万元项目54个(含房地产项目2个)。

2023年,化德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434元,比上年增长5.9%。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623元,比上年增长5.8%;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52元,比上年增长8.1%。

第一产业

2023年,化德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0751.87公顷,比上年增加64公顷,其中,小麦播种面积11256.2公顷,减少21公顷;玉米播种面积2693.93公顷,增加988公顷;燕麦播种面积16777.73公顷,减少2707公顷;大豆播种面积3004.13公顷,增加81公顷;马铃薯播种面积4506.07公顷,增加601公顷。

2023年,化德县粮食总产量59757.42吨,增产5.06%。其中,小麦产量11034.35吨,减产16.7%;玉米产量8774.37吨,增产45.4%;燕麦产量16568.36吨,减产10.4%;大豆产量2188.01吨,增产5.4%;马铃薯产量17280.51吨,增产12.7%。

第二产业

2023年,化德县工业增加值33.10亿元(按现行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8.7%(按不变价格计算)。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8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7.4%,增速比2022年全年提高29.6个百分点;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增速5.4%。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48.96亿元,比上年增长29.35%;实现利润总额4.56亿元,比上年增长203.79%。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2.67%。

2023年,化德县建筑业完成0.68亿元,比上年降低17.6%,年末具有资质等级在库建筑业企业共6家。

第三产业

2023年,化德县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完成4889万元。全县商品房销售面积10933.74平方米,增长15.85%。商品房销售额34793864元,比上年降低5.16%。

2023年,化德县批发零售业增加值16616万元,比上年增长3.2%;交通运输业增加值28089万元,增长9.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6478万元,增长21.9%;金融业增加值18170元,增长8.5%;房地产业增加值9747万元,增长9.2%;其他服务业增加值111829万元,增长4.6%。

2023年,化德县邮政行业快递业务量累计389625件,同比增长202.2%;函件业务数113.8万元,包裹业务数0.44万元,订阅报纸杂志135.02万元;全年寄递业务收入151.94万元,同比增长3.1%。

2023年,化德县共接待国内游客数2.142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9.2万元;接待国内过夜游客数0.492万人次,实现国内过夜收入额29.52万元;接待国内一日游游客数1.65万人次,实现国内一日游收入额9.68万元。

2023年,化德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10.32亿元,比上年增长7.8%。其中,批发业销售额40337.9万元,同比下降6%,零售业销售额64676.2万元,同比增长9.5%,住宿业营业额1820.4万元,同比增长30%,餐饮业营业额8786.8万元,同比增长27.7%。

交通运输

化德县位于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张家口市三角地带,集通铁路、省道208、呼满大通道在此交汇,秦皇岛—二连高速化德段已通车,省际通道一改高即将竣工通车,距离首都北京最短行驶350千米。

2023年,化德县公路交通运输业完成公路客运量2.4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1.33%;公路旅客周转量18.54761万人千米,增长21.75%;公路货运量完成16.1586万吨,增长45%;公路货运周转量8.3428万吨千米,增长101.74%。

政治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3年,化德县共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全年招生数63人,在校学生数310人,毕业学生数180人。拥有普通高中1所,全年招生数336人,在校学生数1147人,毕业学生数402人。拥有普通初中2所,全年招生数377人,在校学生数1333人,毕业学生数514人。拥有小学7所,全年招生数499人,在校学生数3575人,毕业学生数547人。全县幼儿园在园幼儿人数154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2.12%、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9.76%。

体育事业

2023年,化德县体育健儿参加全国少儿“银河.奥星杯”乒乓球赛中荣获银牌1枚,铜牌2枚;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五届运动会乒乓球比赛等荣获金牌7枚,银牌5枚,铜牌6枚;参加乌兰察布市第七届中学生运动会高中组乒乓球赛等荣获金牌8枚,银牌5枚。

文化事业

截至2023年末,化德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个,其中乌兰牧骑1个。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

医疗卫生

截至2023年末,化德县拥有医疗卫生机构数137个,其中县级公立医院2家(县人民医院1家、中蒙医院1家)、民营医院1家(莲德医院);乡镇卫生院10个,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97所,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1个(10所卫生院、一个社区服务中心);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629张,其中医院床位数500张,乡镇卫生114张,妇幼卫生机构15张;拥有医疗卫生技术人员970人,其中医院人数811人,乡镇卫生院159人,乡村医生95人,执业医师172人,助理医师98人,注册护士345人。

社会保障

2023年,化德县新增城乡居民参保缴费人数3026人,参保总人数达到64158人,期中领取养老金待遇人数29788人。全年收缴基本养老保险费2944.01 万元,比上年增加491万元;支出养老保险待遇金6650.10万元,比上年增加613万元。

2023年,化德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人数4654人,退休人数3405人。全年收缴基本养老保险费9086.63万元,比上年增加952.53万元,收缴职业年金3310.22万元,比上年增加935.57万元;支出养老保险退休待遇金21868.63 万元,比上年增加1601.74万元。

2023年,化德县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13323人,支付工伤保险理赔人数14人。全年累计工伤保险收缴保费367.64万元,支出理赔资金1461.09万元。

2023年,化德县保障低保对象人数27987人,其中农村低保26599人,保障标准493元/人/月,城镇低保1388人,保障标准725元/人/月。

截至2023年末,化德县运营养老机构2处,拥有床位数240张,入住140人;拥有幸福院21处,建设户数2088户,入住1361户、2041人;年末拥有各种社区服务设施27处。

环境保护

2023年,化德县人工造林3.6万亩(其中:造林补贴项目0.3万亩,平一补一2万亩,乌兰察布市内蒙古东部草原沙地综合治理项目1.3万亩),封山育林1.2万亩,退化林修复1.2万亩。全县森林面积62.1081万亩,森林覆盖率16.42%。全年有效检测天数为357天,其中优良天数327天,剔除沙尘后优良天数比例为96.6%。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化德县名蕴含“以德化民,德政化民”之意,其名称是按崇礼、尚义、康保、化德依次排列下来的,四县联称为崇尚康德。

方言

化德县方言,属汉藏语系—汉语语族—晋语—张呼片,主要表现在声母、韵母、声调三个方面,在方言的词汇上既有与普通话相一致的,也有不一样的。

风景名胜

张库大道·嘉卜寺尔驿站

张库大道·嘉卜寺尔驿站,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化德县。“张库大道”、“嘉卜寺尔驿站”的历史沿革,依托张库古商道这一载体,重塑驿站风情主体雕塑,驼队由2米×100米道路和4.5米高骆驼12峰、3.3米高人物4名组成,配建驿站、蒙古色、金界壕地域名称等情景剪影930平方米。

黄羊滩生态园

黄羊滩生态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化德县城东的白音特拉乡境内,距县城23千米,地势平坦开阔,总面积7.6万亩,其中天然草场4.8万亩,人工草场2.8万亩。1994年,黄羊滩开始实施生态建设项目,累计治理面积15万亩,栽植各类树种20余种,牧草10余种,森林覆盖率达到19.3%,林草覆盖率达到97.3%。

化德西山生态公园

化德西山生态公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化德县。公园于2009年开始建设,规划建设面积1.5万亩,绿化面积1.2万亩。公园包括入口景观区、假山石林景观区、生态广场、金山角休闲景观区、观景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全民义务植树基地七大部分。

地方特产

化德大白菜,内蒙古自治区化德县特产,于2015年登记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化德大白菜叶球弹头形、半叠抱直筒型,外叶浓绿、内叶嫩黄、叶帮质嫩,叶柄汁多甜脆,气味清新,糖分含量高、纤维较少。

荣誉称号

2017年2月,化德县入选“2016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21年8月27日,化德县入选“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名单”。

2023年1月,化德县入选“第五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