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

更新时间:2024-09-19 17:57

医生,钻研学习医学科学技术,挽救生命以治病为业的人,一般指临床医师。2014年调查显示月入过万者仅占6.15%。按照卫生部、卫健委、医政部有关医疗卫生管理条例的法律法规,主持医患沟通,学术讨论,新技术推广、预后分析、公众教育、护理示教、康复培训、出院教育、执行卫生防疫、计生、大病早期识别干预等法律政治责任、承担部分课题研究等工作,预防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治病救人,履行病情如实告知、合理检查、合理开药、正确诊断,积极治疗的责任。提高医生职业风险和医疗事故安全法律意识,避免误诊漏诊、控制医源性继发损害、纠正违章作业等法律责任,通过定期临床理论考试,技能考核培训,能够熟练掌握临床必要的医学技能和必要的医学理论,如影像学、解剖学、病理学、医学遗传学、药物化学康复医学、生育保健学、临床法医学等,取得执业资格,不得夸大病情,吓唬病人,延误时机造成事故,要按照行业规范开展诊疗活动。医生,古代称大夫郎中,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涌现了大量赤脚医生,一度达到150多万名。现在“大夫”一词在北方人中也常用。在欧美医生普遍被称为“Physician”,只有外科医生被称呼为“Surgeon”。外科医生的法语称呼为:Decin(Medusan),德语是:Arzt(arutsuto)。但在英联邦英国外科医生,今天还以“密司脱”称呼。

词语

基本解释

[Doctor;Physician;Surgeon;Medical man;Medicine man] 唐时设置学校令人习医,凡学医的人称为医生。今则用为业医治病者通称。

详细解释

1、古代从官学中学医肄业的人。

《唐六典·太医署》:“医生四十人,典学二人。”李林甫注:“后周医正有医生三百人,隋太医有生一百二十人,皇朝置四十人。”

元典章·礼部五·医学》:“各处有司广设学校,为医师者,命一通晓经书良医主之,集后进医生讲习《素问》、《难经》、仲景、叔和脉诀之类。”

2、掌握医药知识、以治病为业的人。

宋范成大《书事》诗之二:“门外虽无车辙,医生卜叟犹来。”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八回:“晋国医生入视,不识其症,不敢下药。”

儒林外史》第五回:“自此以后,王氏的病渐渐重将起来。每日四五个医生用药,都是人参、附子,并不见效。”

曹禺《雷雨》第二幕:“周蘩漪:你跟老爷说,说我没有病,我自己并没要请医生来。”

3、指医术。

苏曼殊断鸿零雁记》第二一章:“大夫原不会医生,误被都人唤此名。”

名称

中国自古不同于西方,宋代以前,对医生的称呼较为复杂,一般根据其专科进行称呼,如食医、疾医、金疮医等。宋代始北方人对医生的尊称为大夫。大夫本是官名。三代时,天子及诸侯皆设之。分为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3级。秦汉以来,有御史大夫、谏大夫、太中大夫、光禄大夫等名。清代文官阶自正一品至五品,亦称大夫。旧时,太医院专称大夫。加之唐末五代以后官衔泛滥,以官名称呼逐渐形成社会风气,所以,北方人尊称医生为“大夫”。为了区别于官名,将称医生为“大夫”的“大”读成dài,而不读dà。

南方人对医生的尊称为郎中。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战国始有,秦汉治置。后世遂以侍郎、郎中、员外郎为各部要职。郎中作为医生的称呼始自宋代。尊称医生为郎中是南方方言,由唐末五代后官衔泛滥所致。

坐堂医是在中药店中为患者诊脉看病的中医大夫。坐堂医源于汉。相传汉代名医张仲景曾作过长沙太守,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他坐堂行医,并分文不取。为了纪念张仲景崇高的医德和高超的医术,后来许多中药店都冠以某某堂,并把坐在药铺里诊病的医师称为“坐堂医”。

直至近代,医生才成为为业医生者之通称。

日本在明治以后称呼为:医师先生、医生、老师

美国传统性地医生被称Physician。同时,以不同专业领域被分招呼为:内科医生(Physician)和外科医生(Surgeon),Doctor。

简史

因为古代认为得病是由于恶魔和神等的诅咒,所以医生职业在世界各地同宗教有很大关系。在西方的“医”是象征希腊神话里Asklepios(Asklepios手拿拐杖的形象是WHO世界卫生组织标志)。希腊古代时候以不同阶级诊断治疗,奴隶医生为奴隶工作(奴隶与后世黑人奴隶概念不同),自由市民找自由市民的医生看病。医生的地位不高贵(这个是由于罗马统治阶级少于奴隶阶级,还有就是大部分医生是由于战争被俘虏)。

医生的社会地位的提高是在中世纪的欧洲。因为是关乎人命的重要职业,作为专门技术职务给予特别的地位。朝鲜医生社会地位往往低于高级妓女的地位。印度的医生作为统治阶级存在,只看护高贵血统的人。在日本医生称为药师并和宗教联系密切,在江户时代社会地位在士农工商工上,依附于武士阶级存在。

日本明治维新后医生的制度变更加完善,中医同西医合并存在。中国、韩国和朝鲜的中医与西医,依然各自独立存在,但中医逐渐减少有失传迹象。

制度

美国

美国全州没有通用执照,全部医疗执照制度各州独自制订。医生执照是终身资格,不过,在有新医疗技术时候需要更新考核。

英国

英国医生需要各诊疗科专业医生资格。又区分有“家庭医生(普通医疗)”和“医院医生(专业医疗)”资格,二者作为各自独立。英国的医生执照在新西兰等的英联邦加盟国和殖民地可使用。英国医疗执照又有全球执照之称,在各个发达国家都普遍承认(中国并在不承认名单中)这是由于英联邦等都属于岛屿,医疗教育程度普遍高于各国。新加坡和文莱等国医生多在英国学习。香港在回归后医疗执照制度依照中国大陆制度原执照归还英国,但依然可以在英联邦加使用(只限英发执照)。

德国

德国医生有国家考试4等级制度存在。

以医学系在校第2年Physikum(教育考试)被称呼为(教育科目)的自然科学系国家资格的统一考试。

合格后在1年后的Das erste Staatsexamen(第一次国家考试)(基础医学)和被招呼的考试。

合格后对约2年后Das zweite Staatsexamen(第二次国家考试)(临床医学)和被招呼的考试。合格后有1年的医院临床义务。1年学习后是最后Das dritte Staatsexamen(第三次国家考试)的考试,合格后颁发实习医生(AIP: Arzt im Praktikum)执照。

实习医生(AIP)执照颁发后必须有1年半的临床进修,进修结束后颁发医生执照。(医生执照需同合格的毕业论文方才被承认)退休后可保留执照,享受医生养老年金制度社会保障。被认为是最严谨的执照,每年有大量人员无法正常毕业。

分类

急诊科

急诊医生特指的是急诊专科医生,中国急诊医师专业学会由世界急诊医学会和中华急诊医学会管理,一般在急诊医学科(室)或急诊医学中心以及急诊病房包括重症监护病房(ICU)从事急诊、急救和危重病监护治疗工作。急诊医学是伴随现代社会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急诊医生被誉为人类生命健康的守护神。浓缩了大量的医学现代高科技技术,已被越来越多的医学界同行和专家们承认是一门新的独立专门学科。它的重要性也受到社会上更为广泛和充分的理解。它之所以成为专科是医学发展和社会需要这两个重要因素促成的。

现在不少大、中城市的综合医院和某些专科医院都设置了急诊科或急诊室,并配备医师、护士等医务人员。急诊医学科(室)或急诊医学中心是医院中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所有急诊病人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20世纪90年代的急诊科突出了科室的特色和融入了重症监护的优势,因而在现代急救医疗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21世纪现代急诊医学科已发展为集急诊、急救与重症监护三位一体的大型的急救医疗技术中心和急诊医学科学研究中心,可以对急、危、重病人实行一站式无中转急救医疗服务,因此急诊医学被喻为现代医学的标志,急诊医生被誉为人类生命健康的守护神。据1986年《中国卫生年鉴》(英文版)中报道,全国已有11497家县级以上的医院设置了配备合格医护人员的急诊科或急诊室。器械设备得到更新,向专业化、系列化和标准化的方向发展。不过不少医院成立急诊科只是重点解决行政管理问题。但发展急诊医学重要的是专业人员的培训,建立完善的急诊医疗体系和提高急诊医学水平,如何去实现,需要从事这个专业的人员去构思、实践和总结。并无现成的模式,要靠自己去探索、设计和建设。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可以借鉴和参考,主要需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创建适合中国社会的急诊专业。

像医学领域中所有专业学科一样,临床的经验和教训需要专业人员来分析和总结。这是发展和提高每一学科的必要条件之一。急诊医学也是如此,所不同的是它成立伊始,急诊专业医师非常缺乏。但是它的发展是很快的。因为它属于医学科学的一个新的组成部分,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急诊医学必然也会迅速发展的。此外它是一门解决急性病和危重病的学科,并且要研究如何更迅速、更有效、更有组织地抢救急危病例,和处理“灾难医学”所遇到的问题,社会需要它,人民需要它。

以诊治一例急诊病人来看,如忽视或不够重视发病之初的处理,并及时安全地把他送到医院急诊室,而在急诊室也未予恰当处理,等他的病情发展到危重阶段,才开始投入大量人力和采用各种先进器械来救治,即使挽救了他的生命,这并不能认为是现代急诊医学的主要目的。应该从病人发病之初或受伤之际就能给予恰如其分的诊治,并将他安全转送到医院,立即接受急诊室医师有效的初步诊断的治疗,然后根据病情,安排他们的转归。多数接受治疗后可以回家继续服药、休息治疗、少数危重病患者,就可以经适当处理或手术,然后转到强化监护医疗病室(Intensive care unit, ICU),或冠心病监护室(Coronary care unit, CCU),或专科病房。这是比较合理的救治急性病、伤人员的组织系统,也就是当今国际上很多国家在努力组建的新颖的急诊医疗系统,称为“急诊医疗体系”(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 EMSS)。虽然中国还没有一个城市已组建成功一个完善的EMSS,但是为时不会太远的。很多城市已经在向这种方向努力着。

全科

全科医生是经过全科医学专业培训、临床技能全面、医德高尚的高素质基层医疗保健人才,富有独立工作能力,对个人、家庭及社区提供便捷、廉价的防、治、保、康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开展全科医疗服务,如果没有具有活力的全科医生做坚实的基础,工作将缺乏生气和动力,那种以单纯的专科医疗的服务体系,势必造成医疗秩序的混乱,也没有任何国家的经济能够负担得起。

英国皇家全科医学院对全科医生的定义是:在家庭、诊所或医院里向个人和家庭提供人性化、初级、连续性医疗服务的医生。全科医生由于长期在基层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了解人们的心态、人际交往、疾病的来龙去脉,是初级医疗保健的专家。全科医生面对的不仅仅是有疾患的人,并且包括广大的健康人群,他们可利用社区的一切资源,如政府、民政、慈善以及企业团体、居委会等,解决患者的具体困难。根据疾病的需要可将其妥善的转入专科或大医院诊治,全面协调医-患之间的关系,为患者负起全程的责任。

特点

(一)全科/家庭医生应具备以下特点

1、综合性的知识:全科医生掌握全面的基础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除此外还了解社会学、心理学、政治、法律、社会经济学甚至宗教知识,以便解决各种问题及各种个体的身心疾患和群体的健康卫生问题。

2、高尚的素质:全科医生肩负生命周期健康照顾的重担,对每一位人都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对每一问题需始终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常常会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必须具备有冷静的头脑、良好的思想境界,甚至具有政治家的智慧,洞察眼前所经历的一切事物,调节人们的情绪,使人们相对的思想平静、生活安逸、工作舒畅、精神愉快。因此,他们除具有好的医学才能外,还必需有高尚的人品、良好的修养,全科医生一生需不断进取。

3、丰富的生活经验:全科医生面临的是疾病和生活交织的问题,是医学知识与社会常识、人文科学边缘的接合,他们生活在社区,距居民最近,不是在高墙内的医院,而是不时的介入个人和家庭之中,最能了解人们的生活情境,了解各人的心愿和家庭状况,从实践中获得和总结丰富的生活经验。正是由于这些,丰富了他们的头脑,使其对问题有深刻的认识,并具有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卓越的管理才能:全科医生以病人为中心,维护患者的利益,站在较高的层次观察和管理社区内个人和家庭的问题,并且对整个社区卫生状态进行监测,随时提出干预措施,与有关部门(政府、企业、慈善等部门)进行协商共管。对自己的工作岗位诊听,更是要进行细致的业务、人事、经济管理,因此在其工作中施展了卓越的管理才能,也只有具有这种才能,方能当好一个全科医生。由于全科医生对医疗和医疗费用的卓越管理,而获得了医疗保健“守门人”的专业称号。

5、执着的科学精神:随着日新月异的知识更新,人民医疗保健需求的不断提高,全科医生为满足社区和个人的需要,必须对各门学科不断的学习和究研,只有具有谦虚的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对不断进展和变化的科学和社会知识孜孜不倦的学习,才能处理好社区和人群的健康问题,也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全科医生。

业务范畴

(二)全科/家庭医生的业务范畴

1、门诊形式处理常见病、多发病及一般急症;

2、对危重急症进行院前处理;

3、心理咨询、对个人及家庭问题的处理;

4、传染病的管理及处理;

5、建立家庭病床,上门处理家庭病人;

6、家访或为老人提供方便服务;

7、妇幼保健、老年人保健;

8、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

9、社区大卫生管理,包括疾病监测(地方病、职业病、传染病、多发病)、多发病危险因素调查、饮食卫生、公害等管理;

10、协调病人转诊、会诊、咨询专家以及医疗救济和支持;

11、社区人群周期性健康检查

12、对本部门管理;

13、个人学习、进修学术交流、会议等。

由此可见全科医生是受过全科训练的具有初级保健特长的医生,参见1。一位全科医生大约可管理1000—3000人左右,他与专科医生协作完成医疗保健的I、II、III级防治,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认为,医疗系统全科与专科医生的比率为1:1较为合适,而某些国家则认为全科医生多一些。

两者区别

职业道德

(一)作为医生,应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

(二)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利,对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财产状况,都应一视同仁;

(三)文明礼貌服务。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同情、关心和体贴病人;

(四)廉洁奉公。自觉遵纪守法,不接受患者红包、宴请,不向患者或家属借钱、借物;

(五)不泄露病人隐私与秘密;

(六)正确处理同行同事间的关系,相互学习,团结协作;

(七)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

宣言

准许我进入医业时:

我郑重地保证自己要奉献一切为人类服务。

我将要给我的师长应有的崇敬及感戴;

我将要凭我的良心和尊严从事医业;

病人的健康应为我的首要顾念;

我将要尊重所寄托予我的秘密;

我将要尽我的力量维护医业的荣誉和高尚的传统;

我的同业应视为我的同胞;

我将不容许有任何宗教、国籍、种族、政治或地位的考虑介入我的职责和病人之间;

我对人类的生命,自受胎时起,即始终寄予最高的尊敬;

即使在威胁之下,我将不运用我的医学知识去违反人道。

我郑重地、自主地并且以我的人格宣誓以上的诺言。

考试资格

为做好医师资格考试报名工作,现对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规定如下:

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以下简称《医师法》)、《医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卫生部令第4号)和《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暂行办法》(卫生部令第6号)的有关规定。

二、报考人员应按本人试用期所从事的专业报考相应类别的医师资格。中医类别专业的毕业生不得报考临床、口腔、公共卫生类别医师资格。

三、具有临床医学专业学历,试用期在医疗机构检验科工作的,可以参加临床类别医师资格考试

四、具有医学营养学专业学历的,可以根据试用期的工作岗位报考临床或公共卫生类别的医师资格考试。

五、已获得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并取得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中医专业学历或者脱产两年以上系统学习中医药专业知识或者参加过省级中医(药)行政部门批准举办的西医学习中医培训班、并系统学习了中医药基础和中医临床主要课程的,可以申请参加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