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

更新时间:2024-09-21 11:34

咸阳市,陕西省地级市,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中部,是中国大地原点所在地,其境东与铜川市渭南市为邻,西与宝鸡市接壤,北同甘肃省庆阳市平凉市毗连,南接西安市,地势北高南低,呈阶梯状,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市辖3个区、9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总面积10196平方千米,2023年末,咸阳市常住人口412.10万人。

历史沿革

咸阳市政区建置始于夏代,前21世纪,市境西部为有邰氏封地,东南部为有扈氏管辖地,北部为畎夷等原始氏族部落,属禹贡九州之雍州。

殷商时期,发展到邰、豳、程、犬方等方国,市区在市境东南部。

西周时,为毕国,后改岐周,为丰、镐二京近郊。

春秋时期,属于秦,称渭阳。

战国时,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秦国都城经九次迁徙后,从栎阳(今西安市阎良区武屯镇官庄村与古城屯村之间)定都咸阳(今咸阳市渭城区窑店街道至正阳街道之间)。

汉高祖初年,刘邦恢复被项羽焚毁的咸阳,取名新城。武帝年间,因咸阳临近渭水始更名渭城。

三国时,咸阳的版图分布在扶风、冯翊、新平诸郡内。

到西晋,咸阳境内有始平郡、新平郡、安定郡、扶风郡及诸郡所辖数县。

东晋南北朝时期,东晋灵武县。后赵石勒灭前赵刘熙,将灵武县更名为石安县(今咸阳市东北窑店镇北)。十六国前秦皇始二年 (352年) 置咸阳郡,治所在长陵城 (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三十里怡魏村附近)。

至北周末,境内有分属3州辖下的咸阳、扶风、新平、云阳、冯翊、平凉数郡的十余个县。

初,废除郡制,置州、县两级地方政区,后又改州为郡。至隋末,境内有京兆郡的始平、武功、醴泉、上宜、三原、泾阳、云阳7县,北地郡的新平、三水2县,安定郡的鹑觚县东北部。

代,在关中设京畿道,改豳州为邠州,至唐末,境内有京畿道京兆府的咸阳、三原、泾阳、醴泉、云阳、兴平、武功、好畤、奉天9县,邠州及所辖的新平、三水、永寿、宜禄4县。五代时至后周末,境内有京兆府的咸阳、兴平、泾阳、好畤、醴泉、武功6县,耀州的三原、云阳2县,乾州及所辖奉天县,邠州及所辖新平、三水、永寿、宜禄4县。

北宋,在陕甘置永兴军路,置淳化县,撤销乾州,置醴州。北宋末,境内有京兆府的咸阳、兴平、泾阳3县,耀州的三原、云阳2县,邠州及所辖新平、宜禄、三水、淳化4县,醴州及所辖奉天、武功、醴泉、永寿、好畤5县。金末,境内有京兆府的咸阳、兴平、泾阳、云阳4县,耀州的三原县,乾州及所辖奉天、醴泉、武亭、好畤4县,邠州及所辖新平、淳化、永寿、宜禄、三水5县。

元代,在陕西置行中书省,境内有奉元路的咸阳、兴平、泾阳3县,耀州的三原县,乾州及所辖醴泉、武功、永寿3县,邠州及所辖新平、淳化2县。

明代,改奉元路为西安府,洪武四年(1371年)将咸阳迁到渭水驿(即现秦都区所在地),后置三水县、长武县。明末,境内有西安府的咸阳、兴平、泾阳、三原、醴泉5县,乾州及所辖武功、永寿2县,邠州及所辖淳化、三水、长武3县。

清代,除将乾州、邠州改省直隶州外,仍延明旧制。

民国元年(1912年),省以下的地方政区改为道、县两级,咸阳归陕中道管辖。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后陕西全省县以上设10个行政督察区,境内置有第二、第七、第九、第十等4个督察区的辖地。同一时期,中共中央成立苏维埃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在今旬邑县、淳化县和铜川耀州区一带设关中特区,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改为关中分区。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6月至1949年9月,关中各县相继解放,撤销关中分区,在市境设置三原、咸阳、邠县三个分区。

1950年5月,撤销三原、邠县分区,咸阳分区改为咸阳专区。

1961年10月,咸阳专区辖咸阳市及兴平、鄠县、盩厔、高陵、三原、泾阳、淳化、醴泉、乾县、永寿、栒邑、邠县、长武13县。

1964年9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改醴泉为礼泉、栒邑为旬邑、邠县为彬县。

1969年,咸阳专区改名咸阳地区。

1984年,撤销咸阳地区,咸阳市改为省辖市。

1997年7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在杨陵区成立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示范区管委会为省政府直属派出机构,享有省级经济管理权限以及地级行政管理权限,杨凌示范区管辖县级杨陵区,杨陵区从此脱离咸阳市实际管辖区划,但在正式行政区划中,杨陵区继续保持咸阳市辖区不变。

2014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西咸新区。咸阳所占面积约657.16平方千米。

2017年1月,西安代管西咸新区,沣西新城部分区域12.6平方千米仍由咸阳管辖。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84年,原咸阳地区高陵、周至、户县划归西安市,原宝鸡地区的武功县、杨陵区划归咸阳市,原县级咸阳市改为秦都区。

1986年12月,以市区乐育路为界,分秦都区东部置渭城区。

1993年6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兴平撤县设市(县级市)。

2018年5月4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同意撤销彬县,设立县级彬州市

区划详情

截至2022年底,咸阳市辖2个区、9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不含杨陵区):秦都区、渭城区、兴平市、武功县、乾县、礼泉县、泾阳县、三原县、永寿县、彬州市、长武县、旬邑县、淳化县。市人民政府驻地秦都区渭阳中路6号。

注:1.从2017年1月起,西安代管西咸新区。西咸新区托管咸阳市15个乡镇街道,总面积644.56平方千米,人口约67万。其中秦都区沣东街道交由沣东新城管理;秦都区双照街道、渭城区周陵街道、渭城街道、窑店街道、正阳街道、兴平市南位镇交由秦汉新城管理;秦都区钓台街道交由沣西新城管理;渭城区北杜街道、底张街道和泾阳县太平镇交由空港新城管理;泾阳县泾干街道、永乐镇、崇文镇、高庄镇交由泾河新城管理。

2.杨陵区是陕西省咸阳市辖区(正式行政区划),面积135平方千米,名义上杨陵区隶属于咸阳市管辖,但其正式行政管辖权限交由杨凌示范区管委会行使(即实际意义上属于杨凌示范区管理的下辖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咸阳位于中国的中心,是中国大地原点所在地,地处陕西省关中盆地中部,位于东经107°38′至109°10′、北纬34°9′至35°34′之间,东与铜川市渭南市为邻,西与宝鸡市接壤,北同甘肃省庆阳市平凉市毗连,南接西安市,南北长149.4千米,东西宽139.7千米。全市总面积1019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咸阳市地势北高南低,呈阶梯状。东北部的旬邑县石门山峰海拔1885.3米,为全市最高点。东南部的三原县大程镇清河出境地,海拔362米,为全市最低处。北部属渭北黄土高原半干旱沟壑区的南缘,海拔1000米至1800米,面积6374.2平方千米。南部为渭河盆地,属关中平原的一部分,面积2684.3平方千米,地势平坦。农垦历史悠久,南部平原除栽培树种外,自然植被分布较少;渭北黄土高原上仅在旬邑县的马栏、石门山区保留一定面积的天然次生林,在淳化县北部的黄花山,泾阳县北部的嵯峨山、北仲山以及永寿县的槐平山残存极少量的天然次生林,绝大部分地方天然植被已被人工植树所代替,森林覆盖率为17.5%。

气候

咸阳市四季分明,地处暖温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冷热干湿分明,气候温和,光、热、水资源较丰富,有利于农、林、牧、渔各业发展。全年平均降水量为537毫米—650毫米,平均温度9.0℃—13.2℃。热量条件南北差异明显,年均气温南部一般比北部高4.2℃。累计年光照时数平均为2017.2小时—2346.9小时,6月、7月、8月3个月的日照时数占全年的32%左右,对夏收作物的成熟和秋收作物的生长发育很有利。北部无霜期为172天—205天;南部无霜期为212天—223天。

水文

咸阳市境内河流均属黄河流域渭河水系,主要有渭河、泾河、沣河、漆水河、清峪河、三水河、黑河、泔河、冶峪河。其中渭河为黄河一级支流,境内流长91.5千米,流域面积3612.5平方千米;泾河为渭河一级支流,境内流长262.3千米,流域面积6705.4平方千米。全市共有大小河流及沟道5400余条。其中,流域面积在1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158条,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26条,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8条。河网密度0.86千米/平方千米。境内河流的补给以雨水为主,河流水情变化与降水关系密切。由于降雨具有明显的季风性特点,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因而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分配也不均匀,各年的水量不稳定,洪、枯流量变化很大。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咸阳市境内水资源主要由河川径流和地下水所组成。全市多年平均自产地表径流5.43亿立方米,地下水不重复量3.66亿立方米。大气降水量是地表径流及地下水补给的主要来源之一,分布呈南少北多之势。地下水资源南富北贫,南部潜水是地下水的主要部分,潜水埋藏浅,循环交替快,易于调蓄。全市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和耕地平均占有量较低,过境客水较多,但利用难度较大,地表水与地下水分布极不平衡。

咸阳市地下热水储量达2500亿立方米,分布面积1000平方千米,其中市规划区177平方千米内储量为373亿立方米,可折合标煤7.2亿吨。

植物资源

咸阳市境内优势树种有辽东栎、山杨、白桦、油松等。中草药资源已发现品种多达626种,分布遍及全市。野生果类植物、野生油料植物、纤维植物、香料和化工原料植物等蕴藏量丰富。药用植物分布广、种类多,共有107科、484种,其中豆科、菊科、禾本科最多。主要有黄芪、生地、板兰、北沙参、沙棘、穿龙薯芋、酸枣、款冬花、防风、苍术、柴胡、黄芩、地骨皮、瓜蒌、沙苑子、茵陈、甘遂、罗布麻、茜草、三颗针等。野生果类的品种主要有海棠、山杏、山桃、野山楂、李子、杜梨、君迁子、酸枣、沙棘和草莓等。野生油料植物有山核桃、漆树、连翘、松柏、花椒等。纤维植物主要有柳条、荆条、桑条、紫穗槐、马兰、枸树皮、芦苇、白茅等。

动物资源

咸阳市境内野生动物资源有鸟类14目30科140余种,兽类6目14科约40种,经济价值高的野生动物有狸、獾、鼬及鸣禽等。主要经济兽类有草兔、黄鼬、狗獾、赤狐、狍、艾虎。此外,比较重要的野生动物还有青鼬(黄猺)、花面狸、狼、林麝、野猪等。啮齿类的鼢鼠、岩松鼠、花鼠、达吾尔鼠,也有一定经济价值。经济鸟类有环颈雉、石鸡、赤麻鸭、绿头鸭、豆雁、岩鸽、白鹭、苍鹭、池鹭、鸢、老鹰、红脚隼、灰鹤、大鸨。此外,还有大量捕食鼠类的鸮类(猫头鹰)、雀鹰等,大量捕食昆虫,保护农、林、牧业的益鸟杜鹃、燕类等以及夜鹭、绿翅鸭、金雕、鹌鹑、珠颈斑鸠等经济鸟类。

矿产资源

咸阳市境内已发现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铁、石灰石、石英砂岩、陶土、油页岩及石油等,主要集中在北中部台坳区,其中经济价值最大的是煤炭资源。煤炭资源集中在彬县、长武县、旬邑县、淳化县、永寿县的部分地区。已探明储量为101亿吨,预测为150亿吨左右。煤种主要为不黏结煤、长焰煤。石灰石是咸阳市仅次于煤炭的主要矿产,储量丰富。主要分布在中部的乾县、永寿县、礼泉县、泾阳县、三原县境内的北部山地一带,东西延长75千米,质量佳、厚度大,储量估计有3000亿立方米。矿石的碳酸钙含量97%以上,氧化钙含量55%以上。

人口

2023年末,咸阳市常住人口412.10万人,比上年末减少4.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48.04万人,乡村常住人口164.06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60.2%,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全年人口出生率5.2‰,人口死亡率7.96‰,人口自然增长率-2.76‰。

参考资料来源:

咸阳市境有汉族和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瑶、土家、哈尼、哈萨克、傣、黎、佤、畲、高山、东乡、纳西、柯尔克孜、土、达斡尔、仫佬、羌、撒拉、仡佬、锡伯、怒、俄罗斯、鄂温克、裕固、门巴、珞巴35个少数民族。

政治

现任领导

友好城市

经济

综述

2023年,咸阳市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2878.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4.10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1329.38亿元,增长4.1%;第三产业增加值1124.78亿元,增长4.5%。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4.7%,较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2%,下降1.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9.1%,提高1.0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9439元,按年平均汇率约合9854美元。

2023年,咸阳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1.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7.4%;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9.4%,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8.1%;第三产业投资下降5.1%。全年民间投资比上年下降8.3%,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6.2%,文化产业投资下降9.2%,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41.1%。

2023年,咸阳市公共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8.63亿元,较上年同口径增长19.9%。其中,税收收入81.37亿元,下降4.5%;非税收入57.26亿元,增长88.3%。全市财政支出529.79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住房保障支出增长16.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8.6%、科学技术支出增长7.2%、教育支出增长4.4%。

2023年,咸阳市县域经济平均规模189.08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72.3%,较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496.69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52.0%。全年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4.57万户;年末“五上”企业2564户,全年新增“五上”企业241户。

2023年,咸阳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176元,比上年增加2124元,增长7.6%。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052元,较上年增加2510元,增长5.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55元,较上年增加1316元,增长8.6%。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2.72,较上年缩小0.07。

第一产业

2022年,咸阳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33.80亿元,比上年增长4.4%。其中,农业增加值347.13亿元,增长3.7%;林业增加值3.86亿元,增长13.5%;畜牧业增加值55.85亿元,增长5.1%;渔业增加值1.22亿元,增长6.4%;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25.75亿元,增长10.3%。

2022年,咸阳市粮食种植面积518.66万亩,比上年增长0.8%。其中,夏粮294.56万亩,与上年持平;秋粮224.10万亩,增长1.7%。油料种植21.58万亩,增长0.2%。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121.95万亩,增长2.7%。

2022年,咸阳市粮食总产量181.93万吨,比上年增长0.2%。其中,夏粮产量93.08万吨,增长1.8%;秋粮产量88.85万吨,下降1.4%。油料产量3.20万吨,下降0.2%;蔬菜及食用菌产量374.95万吨,增长4.4%。

2022年,咸阳市果园面积310.00万亩,比上年下降0.7%。其中,苹果面积251.62万亩。全年水果产量505.59万吨,比上年增长3.3%。其中,苹果产量420.20万吨,增长3.1%;猕猴桃产量7.92万吨,增长7.1%。

2022年,咸阳市肉类总产量15.81万吨,比上年增长2.9%。其中,猪肉产量12.93万吨,同比增长4.4%;牛肉产量0.96万吨,同比下降0.4%;羊肉产量0.78万吨,同比下降3.7%;禽肉产量1.15万吨,同比增长1.7%。禽蛋产量7.31万吨,同比增长1.1%。牛奶产量24.61万吨,同比增长3.3%。年末生猪存栏133.42万头,同比增长4.3%;牛存栏13.41万头,同比增长0.8%;羊存栏41.57万只,同比下降2.9%;家禽存栏840.33万只,同比增长0.2%。

2022年,咸阳市营造林面积3.18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0.40万公顷,封山育林0.67万公顷,飞播造林0.60万公顷,退化林分修复0.72万公顷,森林抚育0.79万公顷。

2022年,咸阳市水产品产量7453吨,比上年增长2.1%。

2023年,咸阳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52.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2%。其中,农业增加值364.37亿元,增长4.2%;林业增加值4.22亿元,下降1.4%;畜牧业增加值54.27亿元,增长4.1%;渔业增加值1.23亿元,增长6.3%;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28.16亿元,增长4.3%。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182.32万吨,比上年增加0.40万吨,增长0.2%。其中,夏粮产量91.36万吨,下降1.9%;秋粮产量90.96万吨,增长2.4%。全年蔬菜及食用菌产量387.98万吨,同比增长3.5%;水果产量529.56万吨,增长4.7%。全年肉类总产量17.13万吨,增长8.3%;牛奶产量25.2万吨,增长2.4%。截止12月末,全市生猪存栏133.80万头,同比增长0.3%;羊存栏42.55万只,增长2.4%;牛存栏13.24万头。

第二产业

2022年,咸阳市全部工业增加值1118.95亿元,较上年增长4.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2%,其中,能源工业增加值增长8.6%,非能源工业增加值增长3.7%。 规模以上工业中,采矿业增加值增长11.8%,制造业增长4.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0.3%。分七大支柱看,装备制造、纺织服装、能化、建材和食品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3%、10.9%、8.3%、4.6%和1.7%,医药和电子工业分别下降8.8%和18.2%。分行业看,34个行业大类中有28个增加值实现增长,21个行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50.8%,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43.1%,金属制品业增长25.7%,汽车制造业增长16.4%,纺织业增长10.1%,食品制造业增长8.4%。分产品产量看,107种主要工业产品中69种产量同比增长。其中,钢材、液晶显示模组、商品混凝土、电子元件和原煤产量分别增长39.4%、28.2%、14.4%、10.1%和5.4%。

2022年,咸阳市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3184.50亿元,比上年增长14.0%;利润总额196.70亿元。

2022年,咸阳市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217.97亿元,比上年增长9.0%。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191户,比上年增加14户。全年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10.69亿元,比上年增长9.5%。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总产值656.45亿元,增长10.6%。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共签订合同额2470.14亿元,增长17.1%。全市建筑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694.89万平方米,下降14.2%。其中,新开工面积1198.60万平方米,下降4.5%。

2023年,咸阳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其中,能源工业增长7.4%,非能源工业增长6.9%。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6.4%,制造业下降0.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下降0.1%。分产业看,电子、纺织服装、医药、装备制造、能化和建材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9.5%、11.7%、10.2%、7.8%、6.9%和6.3%。分行业看,全市27个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其中,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长30.8%,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27.3%,汽车制造业增长19.5%,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9.5%,纺织业增长13.2%。分产品产量看,58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其中,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液晶显示模组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66.7%、4.0%。

2023年,全市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20.46亿元,同比增长6.6%。资质以上总专包建筑业企业198个,较上年增加7个;实现建筑业总产值967.82亿元,增长6.3%;企业签订合同额2919.76亿元,增长18.2%。其中本年新签合同额1521.29亿元,增长17.7%。

第三产业

2023年,咸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19.19亿元,比上年增长5.3%。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6.4%,乡村增长1.9%。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增长6.5%,商品零售增长5.0%。全市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长6.6%。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日用品类比上年增长27.7%、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增长21.1%、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4.8%、中西药品类增长9.9%、书报杂志类增长6.8%、汽车类增长4.4%。全年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额比上年增长13.3%。

2023年,咸阳市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0.4%。其中,食品价格下降0.1%、非食品价格上涨0.4%。分类别看,衣着同比上涨2.4%,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2%,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0.4%,医疗保健上涨2.5%,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3.9%,交通和通信下降1.5%,食品烟酒价格下降0.1%,居住下降0.1%。

截至2023年12月末,咸阳市金融机构(不含外资、证券)本外币存款余额5150.70亿元,同比增长9.3%;较年初新增存款436.88亿元。贷款余额2952.00亿元,同比增长11.9%;较年初新增贷款314.94亿元。金融存贷比为57.3%,较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2023年,咸阳市保险主体机构47家,其中产险公司23家、寿险公司24家。全年保费收入101.77亿元,比上年增长0.4%。其中,财产险27.67亿元,增长3.6%;人身险74.10亿元,下降0.7%。全年保险业机构支付各类赔(给)付款37.96亿元,赔(给)付率37.3%。其中,产险赔付18.41亿元,赔付率66.5%;人身险赔(给)付19.55亿元,赔(给)付率26.4%。

2023年,咸阳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76.30亿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36.14亿元,电信业务总量40.16亿元。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39.5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550.51万户。年末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到213万户。

2023年,咸阳市外贸进出口总值135.42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其中,出口71.40亿元,增长7.8%;进口64.01亿元,增长26.4%。全年引进备案合同项目893个,引进资金1523.12亿元。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14个,当年实际使用外资6376万美元,较上年增长88.5%。

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

2022年,咸阳市新增专精特新企业23家,新增主板上市企业1家,省级后备库15家,市级后备库60家。面向全市科技企业征集技术难题169项,发布两批“揭榜挂帅”榜单,35家科研单位揭榜。各县市区设立秦创原(县市区)创促中心,建成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14个、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1个、高校国家技术转移分中心6个,形成全链条、一站式科创服务体系。成功举办3场院士论坛活动,68场科技成果路演活动,搭建人才对接交流平台。

2022年,咸阳市共授权专利5915件。其中,发明专利总量509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5.14件。

教育事业

2023年,咸阳市共有普通中学269所,专任教师19408人,在校学生22.51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2所,专任教师1828人,在校学生2.98万人。普通小学553所,专任教师19655人,在校学生29.95万人。幼儿园755所,专任教师9452人,在园幼儿11.10万人。

文化事业

2023年,咸阳市共有剧场剧院13个,博物馆39个。公共图书馆14个,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208.93万册(件)。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9%,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9%,有线电视入户率66.3%。

医疗卫生

2023年,咸阳市医疗卫生机构数4453个,其中,医院数162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33617张,其中,医院床位数28528张。卫生技术人员数46152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数14872人,注册护士数19247人。

体育事业

截至2022年底,咸阳市共有体育公园18个,全民健身站点295个,多功能健身场地6526块,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32平方米。村级公共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95%,乡镇(街道)和社区实现全覆盖,城市“15分钟健身圈”覆盖率达到100%,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43%以上。

社会保障

2023年,咸阳市城镇登记失业人数0.95万人。全市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9.93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3.97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31.64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61.81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30.83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56.58万人。

2023年,咸阳市新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38个,农村互助幸福院1356个。发放特困供养金6061.62万元,5693名城乡特困供养人员的吃、穿、住、医得到有效保障。临时救助困难群众33395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550.1万元。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8906.55万元,保障了58978名困难残疾人和42232名重度残疾人基本生活。接受社会捐赠资金3587.55万元,物资折价1912.95万元。

交通运输

综述

咸阳位于中国版图的中心,拥有中国国内六大航空港之一和西北地区最大的航空港及出口产品内陆港,从咸阳坐飞机出发,一小时之内可达全国40多个城市。全国9条铁路、6条高速路在此纵横贯穿。

2023年,咸阳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17.45亿元,较上年增长13.5%。全年公路客运量969.94万人,公路货运量13313.0万吨。市辖区年末实有公共汽车营运车辆815辆,其中纯电动车辆数655辆;公共汽车客运总量9973.29万人次。市辖区实有出租汽车1719辆。境内公路里程1748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597公里。

历史文化

名称由来

咸阳这个地名的由来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咸阳北边有山,南边有水,是“山水俱阳”,所以叫咸阳;一种说法是咸阳是咸亨和阳里两个地区合并形成的,所以叫咸阳;还有一种说法用到了“咸”的本义,因为这个地方经常发生战争,所以全民皆兵,武装御敌,因此把这个地方叫作咸阳。

地方艺术

风景名胜

综述

截至2022年2月,咸阳市有各类文物点4951处,其中古遗址1037处,古墓葬1135处,古建筑247处,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40处,国家级文保单位22处32个点,省级文保单位93处,馆藏青铜器、瓷器、陶俑、玉器、金银器、砖雕、字画等文物6万多件,珍贵文物上万件。古遗址数量众多,最具代表性的有秦咸阳城遗址、郑国渠首遗址、西汉甘泉宫遗址和沙河桥遗址等。古墓葬分布广泛,自西周至唐末,葬在咸阳境内的历代帝王共有27位,西汉11位皇帝中有9位葬于咸阳塬上,关中唐18陵有9座在咸阳,东西绵延百里,气势磅礴。此外还有公刘墓、秦公陵、秦永陵、霍去病墓、北周孝陵等知名墓葬。古建筑主要有长武昭仁寺、永寿武陵寺塔、彬县开元寺塔、礼泉香积寺塔、武功报本寺塔、泾阳崇文宝塔、旬邑泰塔、唐家庄园、三原文峰寺木塔、城隍庙、龙桥和渭城凤凰台等。石刻主要有彬县大佛寺石窟等。革命旧址主要有泾阳安吴青训班旧址、旬邑马栏革命旧址和淳化爷台山反击战旧址、桃渠塬革命旧址等。

主要景点

名优特产

著名人物

古代

近现代

刘古愚(1843—1903)、吴宓(1894—1978)、张艺洋于右任

陈生玺 ,1932出生,乾县临平镇陈家村人,原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著名史学家。

荣誉称号

2017年11月,咸阳获评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2018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城市。2023年,被评为三线城市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