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鼓管

更新时间:2024-06-15 16:50

鼓室并不是完全封闭的,它通过一个“密道”与外界相通。

咽鼓管与中耳炎

咽鼓管是沟通鼓室和鼻咽腔的管道,为中耳传音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此管功能对人体适应飞行有密切关系。Armstrong于1938年最先阐明咽鼓管在航空性中耳炎发病中的意义。

结构与功能:国人咽鼓管的全长为31~35mm。此管的走行方向是自鼓室前壁向前、向内、向下至鼻咽部。管分“骨部”与“软骨部”,均略似锥体形。衔接处为全管最狭部位,称“峡部”。管的两部分在衔接处一般形成145°左右夹角。该处解剖变异,如衔接不在一条轴线上、形成“岔道衔接”,峡部内径过细或赘生粘膜瓣等,均易引起咽鼓管功能不良。

骨部为咽鼓管的外侧1/3段,始于鼓室前下壁,鼓口内径约3~4mm。本段位于颞骨鳞部与岩骨之间,为永久开通的管道。软骨部构成管的内2/3段,其后壁、顶壁及前壁上方均为软骨壁,而前壁下方则为纤维软组织壁。正是由于软骨部上述结构特点,使此管具有“单向活瓣”(或“扑动活瓣”)的作用。起活瓣作用的部位是距峡部约1cm处的软骨部。

此管粘膜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覆盖,纤毛运动方向朝向鼻咽部。粘膜下基底层中有大量胶原纤维,近咽口处含有大量浆液腺与粘液腺,还有一定量的脂肪组织。管的咽口后方咽隐窝及上方增殖体为淋巴组织;管本身,包括咽口在内,则无淋巴组织。

此管在保证中耳传音功能方面起重要作用。因鼓室腔是含气腔室,故必须保持腔内、外气压均衡,才能使鼓膜及圆窗膜处于最佳振动位置,获得正常听力。平衡鼓室内外压差可采取主动或被动方法。所谓“主动方法”,就是靠肌肉收缩,将管的膜壁拉开,此时起主导作用的是腭帆张肌;咽上缩肌等有关肌群也参与起辅助作用。引起这些肌肉收缩的生理动作则有吞咽、打喷嚏或呵欠,个别人活动下颌关节或卷舌收缩软腭也能拉开膜壁。其中以吞咽动作最为有效,在飞行中常须利用。“被动开管法”计有捏鼻鼓气法、吞咽吹张法和导管吹张法等。其中第一种方法不需任何设备,故又称“自家通气法”,在飞行下滑过程中常用之。另有Frenzel法,系在捏鼻鼓气的同时,作卷舌收缩软腭动作,是一种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方法。单座军用飞机飞行员以采用吞咽开管法为宜。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