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联因素

更新时间:2022-04-05 16:32

关于龋齿的病因,公认的是四联因素学说主要包括细菌、口腔环境、宿主和时间。

必要条件

细菌是龋病发生的必要条件。

一般认为致龋菌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产酸菌属,其中主要为变形链球菌放线菌属和乳杆菌,可使碳水化合物分解产酸,导致牙齿无机质脱矿;另一种是革兰氏阳性球菌可破坏有机质,经过长期作用可使牙齿形成龋洞。公认的主要致龋菌是变形链球菌其它还包括放线菌属、乳杆菌等。

细菌主要是借助菌斑粘附于牙面,口腔滞留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被降解后,一方面聚合产生高粘性葡聚糖,形成菌斑基质;另一方面产酸使牙齿脱矿,菌斑的组成比较复杂,除大量细菌外还有糖、蛋白、酶等物质。

口腔环境

口腔是牙齿的外环境,与龋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其中起主导作用的主要是食物和涎液。

(1)食物主要是碳水化合物,既与菌斑基质的形成有关,也是菌斑中细菌的主要能源,细菌能利用碳水化合物(尤其是蔗糖)代谢产生酸并合成细胞外多糖和细胞内多糖,所产的有机酸有利于产酸和耐酸菌的生长,也有利于牙体硬组织的脱矿多糖能促进细菌在牙面的粘附和积聚,并在外源性糖缺乏时,提供能量来源因此,碳水化合物是龋病发生的物质基础。

(2)涎液在正常情况下有以下几种作用:

机械清洗作用--减少细菌的积聚;

抑菌作用--直接抑菌或抑制菌斑在牙面的附着;

抗酸作用--由所含重碳酸盐类等物质起中和作用

抗溶作用--通过所含钙磷、氟等增强牙齿抗酸能力,减少溶解度

涎液的量和质发生变化时均可影响龋患率,临床可见,口干症或有涎液分泌的患者龋患率明显增加颌面部放射治疗患者可因涎腺被破坏而有多个牙龋;另一方面,当涎液中乳酸量增加,或重碳酸盐含量减少时也有利于龋的发生。

宿主

牙齿是龋病过程中的靶器官,牙齿的形态、矿化程度和组织结构与龋病发生有直接关系,如牙齿的窝沟处和矿化不良的牙较易患龋,而矿化程度较好、组织内含氟量适当的牙抗龋力较强;另方面,牙齿的结构与机体有密切关系尤其是在发育中,不仅影响到牙齿的发育和结构,而且对涎液的流量流速及其组成也有很大影响,因而也是龋病发生中的重要环节。

时间

龋病的发生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从初期龋到临床形成龋洞一般需1.5-2年,因此即使致龋细菌、适宜的环境和易感宿主同时存在,龋病也不会立即发生,只有上述三个因素同时存在相当长的时间,才可能产生龋坏所以时间因素在龋病发生中具有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