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象性

更新时间:2023-06-25 00:30

对象性是一个用来表述他的绝对观念的体系中自我意识同意识之间的关系的哲学用语。

引证解释

对象性(objectivity)德国古典哲学用语。在不同的哲学家中有不同的含义。在黑格尔哲学中用来表述他的绝对观念的体系中自我意识同意识之间的关系。在费尔巴哈哲学中,指感性对象性,是用来表示存在的哲学用语。费尔巴哈认为,任何真实的存在,只能是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感性对象性,一是指对象在主体之外的存在,一是指“主体必然与其发生本质关系的那个对象,不外是这个主体固有而又客观的本质”。费尔巴哈把这个原则特别地运用在对于人的理解中,认为正像一切真实的存在都是对象性的存在,都在对象中映照或直观自身一样,人以自然界、他人或上帝作为自己的对象,并在这样的对象中直观自身,所以人就是自然界,就是他人(另一个人,即“你”),就是上帝。如果没有了对象,人就成了无,取消了对象,也就取消了主体固有而又客观的本质。他认为唯心主义的自我意识或绝对精神是非对象的主体,即“纯粹活动”或“活动本身”。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根据同样的原则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指出思辨的辩证法只是精神主体的自我回旋,这种精神主体在所谓的扬弃活动中,“主要地具有扬弃对象性本身的意义”。因此,绝对主体本身既不是对象,又没有对象,而是唯一的、非对象的存在物;但是,非对象的存在物只能是“非存在物”,是根本不可能有的怪物,它实际上无非是抽象思辨的产物。在关于对象性的理解中马克思和费尔巴哈的区别在于:费尔巴哈把对象性仅仅规定为直观的对象性,而马克思则把它主要地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即劳动。马克思在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中发掘出黑格尔在表述人的生成中所蕴含的劳动的积极意义,指出“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63页),并进一步把人和自然的关系看做对象性的关系,把人类历史看做人通过对自然界的改造而自我创造的过程,从而把黑格尔的对象性改造成为唯物辩证法的命题。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