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津堰

更新时间:2023-04-03 13:50

平津堰是江苏省高邮市国家A级旅游景区,高邮平津堰遗址现为世界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物保护

国家文物局近日下发的《关于印发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简介的通知》中,大运河作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京杭大运河合并,高邮市二处遗产点镇国寺塔和平津堰遗址作为大运河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其中,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修缮工程

平津堰遗址即大运河镇国寺塔对岸故道西堤,原是唐元和年间宰相、淮南节度使李吉甫为调节运河水位所建的水利设施,今尚存明代条石砌成的一段近百米的古石堰。该石堰也是淮扬运河段所发现的惟一一处古堰。为了再现这一历史古迹的风貌,配合我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2015年3月份正式启动平津堰遗址修缮工程,对遗址的主体进行保护性修复,并在其旁边修建一条长110多米、宽1.5米的木栈道。

水利杰作

平津堰系大运河开凿史水利杰作

2006年起京杭大运河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中国大运河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业内人士表示,平津堰是淮扬运河段所发现的唯一仅存的堰、它是大运河开凿史上的水利杰作。

对于平津堰,历代史料中对其年代、用途,谁人建筑等信息各有记载,种种疑团引起考古人员的关注。例如,《旧唐书·卷一四八》云:“唐宪宗元和年间,李吉甫为淮南节度使,在高邮湖筑堤为塘,灌田数千顷,又修筑富人、固本二塘,不仅保证了山阳渎水力的充足,又增灌溉万顷之田。”

明、清以后,对平津堰的解释说法增多。如明代潘游龙《康济论》,认为平津堰是湖堤。《康济论》云:“唐李吉甫为淮南节度使,始于湖之东西,亘南北筑平津堰,以防水患”。

古石堤

平津堰11层古石堤现天

在淮扬运河段的一处岸边,经过考古人员连日来的挖掘,由青石铺就的11层堤岸渐渐显现出轮廓,这些石堤长约8米,共11层。考古人员表示,从情况来看,尚不能确定出土石堤的具体年代,其中,几层石阶存现代痕迹,不排除被加固整修的可能性。

考古人员介绍,已在平津堰外侧拐角处,开了一条探,是为了揭示平津堰的修筑年代、废弃年代以及修筑方法,同时,还将在平津堰的内侧挖一条1×3米的探沟,揭示平津堰几期修筑过程,并确定平津堰的最早修筑年代。

所获荣誉

2021年12月,入选《江苏省首批省级水利遗产名录》。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