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什河

更新时间:2023-08-10 12:53

阿什河,黑龙江支流松花江右岸支流,位于黑龙江省南部。魏、晋至唐代称“安车骨水”,金称“按出虎水”,明称“金水河”,清初称“阿勒楚喀河”,1725年(清雍正三年)改称“阿什河”。“按出虎”,女真语“金子”之意。“阿勒楚喀”,据新编《阿城县志》载,系满语“嘎拉哈”的“支儿”,引申为“耳”。

干流情况

河道走向

阿什河是松花江上游右岸的一级支流,有南北两源。南源称黄泥河,发源于尚志蜜蜂山(亦有称源于帽儿山尖石砬子);北源为阿什河,发源于阿城区与宾县交界处的秋皮顿山。阿什河在帽儿山处的河源高程为海拔440米,河口高程为海拔116米,总落差324米,比降为1/410。阿什河流经尚志市(原尚志县)、五常市(原五常县)、阿城区哈尔滨等县、市,于哈尔滨市东郊注入松花江。阿什河的干流河道实际长度为257公里,直线长度为133公里,弯曲系数1.93。

其中,阿什河在尚志市(原尚志县)境内流长51公里,境内流域面积56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19秒立方米。

在阿城区,流经长度为169公里。上游地势高差较大,河床较窄,水流湍急,中游高差中等,河床略宽,水流缓慢,下游河床较宽,河流弯曲,水流缓慢。阿什河自东北向西南流,至西泉眼,又转向西北,经县城注入松花江。共流经山河、平山、小岭、交界、双丰、亚沟、阿什河、阿城镇、舍利、新乡等10个乡镇。阿什河中游河段为阿城、尚志、五常三县的界河。阿什河属老年期河流,航运不利。

在五常市(原五常县)县境内流长42公里,经阿城区流入松花江,流域面积305平方公里。

河道特征

阿什河上游流经低山丘陵区,河谷狭窄,一般宽度小于1公里。河床组成物质主要为鹅卵石,平均坡降在1/500左右。中游坡度减小,两岸滩地宽广,河床组成物质由沙逐渐变为细沙。下游河道进入平原地区,在莫力街附近河道异常弯曲,河床组成物质多为淤泥质,比降为1/2000。

水文特征

阿什河属于山溪性河流,径流补给以大气降雨为主,以融雪水和地下水补给为辅。全流域年总降水量为21.57亿立方米,其中境内为15.28亿立方米。年内以6~9月降雨最多,约占全年降水总量的70~80%。

阿什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5.9994亿立方米,在哈尔滨境内为4.075亿立方米。6月份多年平均流量为12.9立方米/秒,7月份为30.2立方米/秒,8月份为30.4立方米/秒。6~9月多年平均流量为21.5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深98.0毫米(1954~1979年),帽儿山一带径流深可达200毫米以上,而河口处仅50毫米。

夏秋之际,阿什河流量大增,如遇大面积暴雨或集中降雨容易形成洪水。阿什河平槽泄量较小,泄洪能力只相当于两年一遇的洪水;在阿城镇附近泄量为150~200立方米/秒,河口处只能宣泄300立方米/秒;洪水季节主要靠滩地行洪。因为阿什河上游坡陡流急,洪水来势凶猛,暴涨暴落,加之下游河道位于平原地区,河道弯曲率大,致使下游洪水灾害时有发生。阿什河历史上有记录以来发生过7次较大洪水(1897、1932、1955、1956、1957、1959、1960年),1932年洪峰流量为1080立方米/秒,1960年的洪峰流量为1520立方米/秒。1960年的洪水期间淹没土地16万亩(干流两岸为11.91万亩),冲毁哈同公路桥一座,阿城糖厂、亚麻厂受淹,造成严重损失。

阿什河春季融雪水径流很小,一般不能形成洪水。在夏秋之际由降水引起的洪水多发生在七八月份,最迟至9月份。洪峰多为单峰型,峰高量大,持续时间短,一般历时3~4天,俗称“牤牛水”。洪水主要形成源地为马鞍山以上河段和支流海沟河,如果降雨历时较短则两峰不易相遇。

阿什河年内水位变化较大,径流的季节变化明显,1~3月份几乎干涸,夏秋季节则水位很高,水位差可达4~5米。径流的年际变化明显,阿城站最大年径流量为11.90亿立方米(1960年),最小径流量为1.09亿立方米(1967年),丰枯比为10.86。1985年的最大洪峰流量(824.00立方米/秒)是1979年最小洪峰流量(30.70立方米/秒)的26.8倍。年径流深变差系数(C1值)山区为6.5,平原为0.9。其河槽平槽泄量较小,洪水季节河口处泄洪量仅为300立方米/秒,主要靠滩地行洪,致使洪涝灾害时有发生。

阿什河于每年11月中旬左右开始结冰,翌年4月左右解冻,冰期长达5个月之久。哈尔滨市内的阿什河河段全长64公里,流域面积为2505平方公里。河口处经常受松花江水顶托,回水距离可达4公里。

由于阿什河流域工厂企业较多,每年有大量工业废水不经处理而排入河道,废水中大量的碱、酚、汞等化学物质使水质污染,下游的水生动物因此基本绝迹。

主要支流

阿什河的主要支流右岸有阿城河、石头河、玉泉河、海沟河、小黄河、东风沟等,左岸有黄泥河、柳树河、樊家沟、怀家沟、庙台沟、信义沟等。支流中以阿城河和海沟河为最长。

信义沟,发源于哈尔滨市香坊区幸福乡苇子沟,经动力区黎明乡、香坊区幸福乡注入阿什河,全长18公里,直线长度为14公里,河道弯曲系数为1.29,流域面积93平方公里。径流补给以大气降水为主。河流流经区域内有各类工厂30多个,特别是哈尔滨化工区分布在信义沟的北段沿岸,仅此段就有8处污水排放口,信义沟已成为一条工厂排放废水的通道。沿岸每日向信义沟排放的废污水总量可达88000立方米,其中工业废水占96%。

库扎河(运粮河、五家子河),据史料记载,辽天庆四年(金建国前一年,1114年),金上京会宁府(今阿城)与五国城(今依兰)间通过松花江与阿什河,以船舶运送粮食。为使粮船直接停泊京城,于是穿过京都(阿城市白城)开凿了一条人工运河,此即今之库扎河,又名运粮河。库扎河是哈尔滨地区最早的人工运河。

库扎河源于阿城市境内五货郎屯,流经哈尔滨市与双城市交界处、新农乡、阎家岗等地,于新江村西下坎附近注入松花江,全长96.5公里,流域面积为41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来水量21883万立方米,年径流深41~70毫米,主槽坡降为1/950。

库扎河流程沿途汇入泉水较多,但其主要补给仍然是大气降水,夏秋之际水量丰富,春、冬两季水量较小。流域上游有兴隆、友谊和八一水库,下游有立功水库。库扎河发源地区坡陡流急,八一水库以上河段无雨时干涸,立功水库库区范围内侧河槽常年有水。冬季水深可达0.8~2米,宽3~4米,水面结冰,流量为0.05~0.06立方米/秒左右。水质污染较轻。

小黄河,是阿什河的一条支流,由蜚克图、阎家窝堡及关门嘴子3条小水流汇合而成。河源高程海拔210米,落差84米,比降约为1/310。小黄河主要流经阿城市和太平区的边界,全长30公里,流域面积158平方公里,直线长度10公里,弯曲系数1.15。小黄河径流主要来源为大气降水和山洪水,雨季和枯水季节流量变化幅度很大,河宽可由枯水时的2米到汛期时的数千米。河道行洪断面宽为3~4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087万立方米。每年六七八月降雨集中,河中水量猛增,遇有暴雨往往成灾。1945年小黄河曾发生一次大洪水(牤牛水),水头高两米以上,流速为14米/秒。洪水给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威胁,当地有民谚:“小黄河开花,颗粒不上家。”1958年在小黄河中下游建起一座水库,曾对调洪起了一定作用,但后因年久失修而报废。

庙台沟,为阿什河左岸的一条支流,发源于阿城市新华乡,流经哈尔滨市的香坊区,在城高子附近与城高子灌区的送水干渠交叉处注入阿什河,全长25公里,直线长21公里,弯曲系数1.19。河源高程海拔190米,落差为64米,比降较大,为1/328。流域面积为84平方公里,其中平地面积为53.9平方公里,丘陵面积为30.2平方公里。年径流深为66~90毫米,多年平均来水量为788万立方米。

海沟河,发源于阿城区大顶子山山麓,自东南向西北流,经大岭、红星、料甸等乡流入阿什河。全长68公里,流域面积约480平方公里。

大石河,发源于阿城区小岭镇新兴屯后七里半。自东北向西南流,纵贯小岭镇中部,于小岭镇西川附近流入阿什河,全长26公里,流域面积122平方公里。

治理开发

西泉眼水库,于1989年筹建,同年,水利部批复《西泉眼水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991年,国家计委下发《关于哈尔滨市西泉眼水库工程设计任务书的批复》,水利部批复《哈尔滨市西泉眼水库工程初步设计》。1992年,国家计委批准开工建设。该水库位于尚志、五常、阿城三市交界处的松花江右岸一级支流阿什河上,距哈尔滨市93公里,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兼顾发电、养鱼、城市供水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151平方公里,水库设计标准为100年一遇,校核标准为1000年一遇,总库容4.78亿立方米,兴利库容2.89亿立方米,死库容0.44亿立方米,年净调节水量1.91亿立方米。1996年,水库主体工程基本竣工。大坝为粘土心墙土石坝,坝长400.56米、最大坝高29.10米、坝顶宽8米。电站厂房布置在右岸,为坝后引水式,安装3台水轮发电机,总装机容量2200千瓦,年发电548万千瓦时。同年,水库正式下闸蓄水。2000年,通过松辽委竣工验收。

小黄河水库,位于阿什河支流小黄河的中下游,在向阳乡赵家油坊东1公里处。水库周围有新乡(阿城)和向阳(香坊)两乡村屯14个,农田1200公顷。库区范围内有新乡后沟屯及耕地20公顷。小黄河水库是一座蓄水200万立方米的小型水库。水库大坝上游向积雨面积为120平方公里,最大坝高1.5~5米,坝长950米。最大库容为40万立方米。无溢洪道,只设有一座单孔混凝土闸门,高1.2米,宽1米,是一座不完整的水库。因其泄洪能力很低,库区附近曾于1963年遭到洪水危害,阿城市后沟屯一部分土地和房屋被淹。此后水库大坝又加修了溢洪道,该溢洪道宽30米,过水深度为70厘米。1962年汛期时用了63天的时间方将水库泄空。由于该水库修建时未进行勘测设计,以后又无资金续建,实际上已成为废库。

友谊水库,位于距哈尔滨市南岗区红旗乡正红三屯两公里的库扎河(运粮河)上游,南岸为双城市境。水库始建于1958年,此前在1956年12月已筑起5米高的土坝,且北端留有70米宽的溢流口。水库原设计最大坝高为12.6米,最大库容为1530立方米。大坝全长80米,其中河床部分宽22米。坝址高程海拔158.0米,迎水坝坡为1:4,背水坝坡1:2.5,有一部分护坡工程。水库坝址上游集雨面积为160平方公里。洪峰流量二十年一遇为150立方米/秒,一百年校核为340立方米/秒。年平均来水量为1545万立方米,洪水总量一百年一遇为1180立方米。该水库的兴建主要是为灌溉抽水站提供充足的水源,但由于大坝始终未合拢,水库工程一直未竣工,致使水库内无蓄水,其右岸的红旗友谊抽水站也因之废弃。

阿什河灌区,在阿城区境内,伪康德6年始建杨木林子拦河坝。1960年拦河坝被冲垮,当年建阿什河抽水站,干渠一条长达10公里。开发之初灌水田1500亩,灌田历史最高年份1959年达5500亩。主要建筑构造物有倒虹吸水闸涵等11处,溢洪闸1处,桥14座,排洪闸2处。

航道航运

阿什河是流经阿城区的主要河流,是松花江右岸支流之一。发源于尚志市(原尚志县)境张广才岭山脉余脉帽儿山东北扇面山。流域面积3493平方公里,干流长为202.8公里,大小支流共79条,总长度1277.9公里。从发源地往西南流,在青龙山处折向西北,同时与各小支流汇合,在哈尔滨市区东部流入松花江。河流跨尚志、五常、阿城、哈尔滨三县一市。

河流边缘的山岭,在上中游较高,一般在300—700米之间,下游地区为丘陵地带。河床在平山以上至河源多为碎卵石,由平山至马鞍山逐渐变为沙质河床,再往下游变为细沙和泥土。河床平均比降为1/1100。其中较大支流右岸有:二道河子、石头河、小黑子河、小黄河等;左岸有:黄泥河、柳树河子等,支流长度在10—50公里之间。

阿什河流域是女真族(满族的先世)的发祥地。宋政和五年(1115年),生女真完颜部首领完颜阿骨打于阿什河畔上京会宁府(阿城市南白城)建都。金天会八年(1130年),阿什河水泛滥,洪水浸及金都城皇宫。据《阿城县志》记载:会宁府人口约15万,每年以水运进入会宁府的税粮就达20万石。

阿什河经过古近代河道变迁,河流迂回曲折,沙滩增多,水深不足1米。新中国成立后,修建多处堤坝,从而引阿什河水灌溉农田。1990年代以后阿什河没有营运船舶航行,只有部分区间有农民舢板船短途运农作物、渡河或捕鱼。

在金灭辽的征战中不仅发挥了铁骑优势,同时也充分利用了水上兵战。宋政和五年(1115年),生女真部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朝,并在上京会宁府(阿城市南白城)建都。金天会八年(1130年),阿什河水泛滥,洪水浸及金都城。金太宗集民夫数万“移河改道”,既解决了水患,又沟通了同松花江、黑龙江的漕运。当时漕运航线由阿什河可直达松花江上游扶余;下游可达故辽五国头城——越里吉(依兰)及五国最后一个城——伯力(苏哈巴罗夫斯克)。

流域概况

阿什河流域平均宽度为30公里,完整系数为0.25,延长系数为3.4,流域面积右岸大于左岸,不对称系数为0.303,流域总面积为3493平方公里。上游地区海拔高度为300~700米,流域内山地面积为1856平方公里,占流域总面积的51.8%。山地上分布有大片次生林,森林面积为1113平方公里,植被覆盖率为35%。中下游地形以丘陵、平原为主,丘陵面积为539.2平方公里,占流域总面积的15%;平原面积为1185.8平方公里,占流域总面积的33.2%。

阿什河流域是金朝的发祥地,金朝前期都城上京城建于阿什河左岸今白城村。并于白城西开凿运粮河(俗称“金兀术运粮河”)西通松花江,长96.5公里,为金代都城漕运河道。清代建有阿勒楚喀城。其流域多古迹,有松峰山道教遗址、金代上京会宁府遗址、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陵址、金齐国王完颜晏墓、亚沟石刻等,均为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洪涝灾害

截至2023年8月7日8时,阿什河河流超过警戒水位0.08~2.54米(拉林河蔡家沟站)。

地图信息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