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广播

更新时间:2023-12-24 18:41

数字广播(Digital broadcasting)是指将数字化了的音频信号、视频信号,以及各种数据信号,在数字状态下进行各种编码、调制、传递等处理。同时,数字广播也是一项有别于传统所熟知的AM、FM的广播技术,它通过地面发射站,以发射数字信号来达到广播以及数据资讯传输目的。

定义

随着技术的发展,数字广播除了传统意义上仅传输音频信号外,还可以传送包括音频、视频、数据、文字、图形等在内的多媒体信号。就世界范围看,数字广播已经进入了数字多媒体广播的时代,受众通过手机、电脑、便携式接收终端、车载接收终端等多种接收装置,就可以收看到丰富多彩的数字多媒体节目。而利用数字广播技术,提供非实时的推送式广播服务,则是近两年出现的新的趋势,因为大多数国家的政策法规不允许DAB从事视频节目播出,而传统的FM广播又已经得到用户的充分认可,因此,利用DAB技术,提供非实时的推送式广播,则带给广大广播用户全新的收听体验,为DAB技术的推广拓展了一片全新的天地。

发展

数字音频广播起源于德国。数字广播技术的基础是Eureka 147标准,即数字音频广播(DAB)系统标准。1988年1月1日,欧洲正式实施Eureka 147标准。1994年,Eureka-147标准被国际电信联盟(ITU)确认为国际标准。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有近30个国家和地区开播或试验播出数字音频广播(DAB)节目。英国、德国、比利时、丹麦等欧洲国家,数字音频广播(DAB)的覆盖率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全球有3.3亿人在收听数字音频广播(DAB)。

在英国、德国等国家,基于Eureka 147标准研发的数字多媒体广播技术已经完全成熟。欧洲的电信标准研究所(ETSI)于2006年正式颁布了DAB的多媒体视频业务技术标准。在亚洲,韩国政府统一协调数字音频/多媒体广播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研发完成基于DAB技术标准的整套多媒体广播的技术系统,并于2006年开始商业运营,至今已经拥有近2000万商用用户。

在中国,2009年北京电台下属的北京悦龙数字广播传媒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了基于数字广播技术的推送式广播技术系统,从而开启了利用数字广播技术创新传统广播服务模式的大门,将传统的实时广播拓展为实时和非实时兼容的新型广播服务。

在澳大利亚,2010年开始正式播出数字广播节目,并计划于2012年开始进行推送式广播服务的试播。

历程

早在90年代初,原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就着手开始进行DAB广播的立项研究,1996年,数字音频广播(DAB)项目被正式列入国家重点科技产业工程之一;“九五”期间,我国先后建成广东珠江三角洲DAB先导网和京津塘DAB先导网;1999年,广东DAB先导网与欧共体合作,开展数字多媒体广播(DMB)试验。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全资子公司北京广播公司与阳光资产集团共同出资成立了北京悦龙数字广播传媒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与更早成立的广东粤广数字多媒体广播有限公司成南北呼应之势,表明我国的数字广播发展从战略规划和准备阶段,正式转入战略实施阶段。

经过十几年的不断实践,我国广电媒体对数字音频广播(包括数字多媒体广播)技术系统的构建、业务的开发、市场化运营等诸方面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有益探索,积累了许多可贵的经验。随着国内多家接收机生产厂家新一代接收机的投产,以及国内多个城市将设台建网,预计在2005年全国的数字音频/多媒体广播事业将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优势

现有的AM、FM广播,在收听过程中会遇到以下的问题:

1.  声音品质差;

2.  易受信号干扰;

3.  快速移动时接收效果差;

4.  无法提供多媒体广播和数字资讯服务。

和FM、AM相比,数字广播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1.  音质纯净,可与CD媲美;

2.  抗干扰能力强,收听效果好;

3.  适合于固定、便携和移动收听,快速移动时接收效果好;

4.  除了音频节目,还可以提供数字多媒体广播和数据服务。

除此之外,数字广播还有发射功率低、发射带宽使用充分等优点

传统广播

1、传统广播系统存在的问题

1.技术落后,兼容性、扩展性不佳

现有广播基本都是采用模拟传输,人工管理的工作方式,系统易受环境干扰,多路广播时容易产生串音。无法实现数字格式(MP3)音频文件在终端直接播放,无法与IP网络连接,以真正实现音源数字化、播放管理自动化。

2. 音质差、功能单一

广播设备只能用于本区内的背景音乐、广播通知等活动,无法满足厂房远程统一广播的需要,无法做到公司管理人员向所有厂房同时讲话。

3. 安装复杂、维护不便、故障率高

由于定压有线广播是严格按照阻抗与功率匹配的原则进行配置,往往因一台变压器或音箱故障而烧坏功放,影响整个广播。

4. 可管理性差、无法进行远程控制

由于只能以专用播放设备(磁带、唱片、CD机等)和储存了MP3文件的计算机作为音源,需要专人在专门地点管理广播内容,因此无法使用现代技术对广播音源进行有效管理,更无法进行远程播放控制,不利于广播系统的灵活应用,造成资源浪费。

2、数字IP网络广播系统的优势

更强的功能

纯数字广播系统,涵盖了传统广播系统的所有功能。并充分利用了广域网资源,可随时随地获取网络上的音频资源。由于每个终端有独立的IP地址,因而可以控制任意一个终端播放不同的节目

更好的音质

由于采用了网络传输技术,使音频信号无传输干扰及失真。采用了MP3压缩算法占用网络带宽低(8k-128k)又能保证音质保真度,经测试采用44.1khz 16bit采样128kbps速率压缩 通频带(线路输出) 20-16khz ,失真度≤ 3%

更简单的安装

安装简单。只要各厂房具备以下2个条件:1.有ADSL拨号上网; (2)有交流220V插座和标准以太网络接入RJ45插座;

应用领域

该系统以其强大的功能,在政府,军队,公检法司,武警(火警),铁路(地铁)交通,水电,油田矿山,钢铁冶金,银行证券,各类企业,连锁机构,校园,公园,街道社区,农村村村通,酒店宾馆楼宇,影剧院及体育场馆乃至社会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等领域。有网络的地方就可以推广数字IP网络广播

网络广播系统是一套基于IP数据网络的教学广播系统。区别于传统的音频调频以及可控制的智能广播,是真正意义上的纯数字化网络广播。应用于校园网络建设,不仅真正实现广播、闭路、计算机网络的多网合一,其针对语言教学的个性化、智能化产品设计,使得长期停留在概念上的校园网应用及远程教育真正达到实用化目的。

网络广播系统在物理结构上与校园网完全融合,这还为共享互联网的教学资源提供了方便。EVA-9000网络广播能够播放数字课件,并可以数字方式实时转播网上电台。各级教育部门可以按地区集中优秀的教师资源制作电台或课件,然后通过网络广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远程教育。网络广播系统,还具有课件资源转换、多路实时采播、领导网上讲话、自动音乐打铃等功能。

网络广播系统,符合网络化技术及远程教育的发展趋势,丰富了利用校园网进行教学的应用,为将广播系统引入语言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思路,是教育信息化在教学实际应用中的具体体现。

·系统服务器

系统服务器,网络广播系统的控制中心,完成终端管理、课件管理、权限管理等管理功能,为各采播工作站及领导工作站、教师工作站提供数据接口服务,为各语音终端提供定时播放和实时点播媒体服务,响应各播控手机的播放请求。

音频课件以及节目菜单经过整理编排后,可以通过网络上传至系统服务器,管理员和授课教师可以通过web登录进行修改。

·音频流服务器

音频流服务器,根据系统服务器的调度,对即将传输到各广播终端的音频流数据进行编解码以及格式转换数据处理,保证系统服务器以CD质量的高比特率与终端进行数据同步,实时处理变速不变调的节目信号。

·采播工作站

采播工作站,作为音源工作站,完成网络电台转播、课件资源转换、音频实时采播三大主要功能。

采播工作站可以将RealPlayer、MediaPlayer等软件接收的网上电台节目,转换成网络广播的数据格式,对网络语音终端实时播放,使每一个语音终端都可以收听到网上纯正的语言电台及喜爱的娱乐电台节目。

采播工作站可以将传统的音频课件,如磁带、录像带、CD等,通过采集压缩,转换成数字节目存储到系统服务器中。保护学校现有的课件资源,减少教师课件制作的工作量,方便重复利用和同时使用。

音频实时采播软件,可以直接将录音卡座、CD机、mp3播放器、广播接收机、话筒等模拟音频型号,实时采集压缩后直播到各网络语音终端。

·领导工作站

领导工作站,完成领导在网上对校园直播的功能。校长及各级领导,在办公室的电脑或者出差携带的笔记本上,直接讲话。可以单独对部分区域讲话,直接在网上选择和屏蔽播放区域,操作简便,勿需广播中心人工干预。

学生广播站、保卫部、门卫等也可以通过领导工作站软件对校园广播,各自播放区域的权限可以在系统服务器上设置。还可以用来完成学校开展活动时的直播任务。

·教师工作站

教师工作站,完成教师课前节目编排和定时播放编排两大功能。

授课教师可以通过工作站软件把音频资料从声卡录入自己的工作电脑,压缩制作成课件,并上智能化菜单标签。然后把课件上传到系统服务器。

授课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预先设定各自授课班级的定时播放内容。可以安排早晚自习定时收听教材同步的语音内容,也可以安排收听与自己授课班级水平相当或稍有提高的真实场景内容。每一个班级都可以有自己个性化的定时播放内容。

·网络语音终端

网络语音终端,完成网络音频流的同步接收及音频解压。

基于高性能嵌入式计算机的网络语音终端,能够处理高速网络信号。采用硬件音频解码,具有自动纠错功能。高保真音效平衡,保证解码还原的音频信号,具有CD质量,与电脑输出的数码音乐具有完全相同的效果。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