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角陶赛特羊

更新时间:2024-06-27 00:52

无角陶赛特羊原产于大洋州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该品种羊具有早熟,生长发育快,全年发情和耐热及适应干燥气候等特点。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肉用绵羊品种之一。该品种遗传力强,是理想的肉羊生产的终端父本。我国所引原种除进行杂交利用外,也有部分地区进行小群纯种繁育,饲养量在逐年增加。

简介

该品种是以雷兰羊和有角陶赛特羊为母本、考力代羊为父本进行杂交,杂种羊再与有角陶赛特公羊回交,然后选择所生的无角后代培育而成。1954年,澳大利亚成立无角陶赛特羊品种协会。

青海省引入陶赛特羊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引种以公畜为主,主要用来同青海半细毛羊、青海藏羊进行杂交,以获得生长发育快、产肉性能强,并且具有较好的适应性的优良后代。目前已引入600多只,主要饲养在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海北州牧科所、刚察县示范牧场及西宁市周边郊县等10多个县地。所引原种除进行杂交利用外,也有部分地区进行小群纯种繁育,饲养量在逐年增加。

形态特征

公、母羊均无角,体质结实,头短而宽,颈粗短,体躯长,胸宽深,背腰平直,体躯呈圆桶形,四肢粗短,后躯发育良好,全身被毛白色。该品种羊具有早熟,生长发育快,全年发情和耐热及适应干燥气候等特点。公、母羊均无角,颈粗短,体躯长,胸宽深,背腰平直,体躯呈圆桶形,四肢粗短,后躯发育良好,全身被毛白色。

成年公羊90~100kg、母羊55~56kg、平均产毛量2~3kg,产羔率130%,该品种公、母羊均无角,体质结实,头短而宽,颈粗短,体躯长,胸宽深,背腰平直,体躯呈圆桶形,四肢粗短,后躯发育良好,全身被毛呈白色。4月龄羔羊胴体重公羊20~24kg、母羊18~22kg,屠宰率54%~55%。

生活习性

性成熟早,生长发育快,四季发情,耐热及适应干燥气候。

地理分布

原产大洋州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我国新疆和内蒙古自治区曾从澳大利亚引入该品种。

生产性能

年公羊体重100~125千克,母羊75~90千克。胴体品质和产肉性能好,4月龄羔羊胴体20~24 千克,屠宰率50 %以上。产羔率为130 %~180 % 。中国用无角陶赛特公羊与小尾寒羊母羊杂交,6月龄公羔胴体重为24.20千克,屠宰率达54.50 %,净肉率达43.10 %,后腿肉和腰肉重占胴体重的46.07 %。

利用效果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疆、内蒙古、甘肃、北京、河北等省、市、自治区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等单位,先后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引入无角陶赛特羊。198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从澳大利亚引进纯种公羊4只,母羊136只,在玛纳斯南山牧场的生态经济条件下,采取了春、夏、秋季全放牧,冬季5个月全舍饲的饲养管理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基本上能较好地适应当地的草场条件,不挑食,采食量大,上膘快,但由于肉用体型好,腿较短,不宜放牧在坡度较大、牧草较稀的草场,转场时亦不可驱赶太快,每天不宜走较长距离。饲养在新疆的无角陶赛特羊,对某些疾病的抵抗力较差,尤其是羔羊,患羔羊脓疱性口膜炎、羔羊痢疾、网尾线虫病、营养代谢病等,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因此,在管理和防疫上应予加强。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荒漠绿洲的甘肃省永昌肉用种羊场,2000年初,从新西兰引入无角陶赛特品种1岁公羊7只,母羊38只,该品种对羊场以舍饲为主的饲养管理方法,适应性良好。3.5岁公羊体重125.6±11.8kg,母羊82.46±7.24kg,产羔率157.14%,繁殖成活率为121.2%。若与澳大利亚的无角陶赛特羊相比,新西兰的无角陶赛特羊腿略长,放牧游走性能较好。

新疆农区

根据陈维德等研究的资料(1995),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用无角陶赛特公羊与伊犁、阿勒泰等8个地州的低代细毛杂种羊、哈萨克羊阿勒泰羊蒙古羊卡拉库尔羊和当地土种粗毛羊杂交,一代杂种羊具有明显的父本特征,肉用体型明显,前胸凸出,胸深且宽,肋骨开张,背宽,后躯丰满,从后面看,后躯呈倒“U”字型。在巴州种畜场,陶杂一代羊5月龄宰前活重34.07kg,胴体重16.67kg,净肉重12.77kg,屠宰率为48.92%,胴体净肉率76.6%;在阿勒泰地区,陶阿杂种一代羊7月龄宰前活重38.1kg,胴体重17.47kg,净肉重14.1lkg,屠宰率45.85%,胴体净肉率80%,与同龄的阿勒泰羔羊相比,胴体重低O.99kg,但净肉重却高1.91kg。

李俊年等(2001)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下巴湖农场用无角陶赛特羊与当地哈萨克羊的杂交后代进行育肥试验,育肥羊的日粮组成为:碎玉米86%,豆饼12%,石粉1%,生长素0.5%,食盐0.5%。在育肥期间,杂种羊的日增重为352g,哈萨克羊为292g。5月龄屠宰时杂种羊胴体重20.03kg,屠宰率51.96%,净肉重16.23kg;哈萨克羊的上述屠宰指标分别为18.16kg,49.02%,13.68kg。

中原农区

姚树清等(1995)用无角陶赛特品种公羊与小尾寒羊杂交,目的是在中原农区舍饲条件下,筛选出生长发育快、早熟、体大、产肉性能和繁殖性能高的杂交组合,同时探索培育我国多胎高产肉羊品种及舍饲集约化饲养途径。试验羊群全年舍饲,精料由玉米、麸皮、豆粕组成,比例分别为50%,30%和20%,日喂量0.5~O.7kg;粗饲料有草粉、花生秧、青贮玉米等,粗饲料随母羊自由采食。试验结果指出:陶×寒一代杂种羊体重,公羊6月龄为40.44kg,周岁体重为96.7kg,2岁体重为148kg;母羊上述各龄体重指标相应为35.22kg,47.82kg和70.17kg。6月龄公羔宰前活重44.41kg,胴体重24.2kg,屠宰率54.49%,胴体净肉率79.11%,肉骨比为1:10.4,眼肌面积为17.33cm2。羔羊胴体分割净肉结果是,后腿肉占31.13%,腰肉占17.81%,肋肉占13.26%,肩胛肉占30.66%,胸下肉占7.13%,其中后腰肉和腰肉比小尾寒羊的高出2.82%。剪毛量,陶×寒一代周岁母羊为2.02kg,2岁母羊为4.83kg,分别比同龄的小尾寒羊母羊高104.04%和83.65%。产羔率,陶×寒一代母羊为223.8%,二代母羊为200%,接近母本,显著高于父本。试验结果为中原农区舍饲集约化饲养肉羊提供了经验,为培育我国多胎高产肉羊新品种奠定了基础。

甘肃农区

在甘肃河西走廊农区,根据蔡原(2002)的研究资料,用无角陶赛特公羊与当地蒙古羊杂交,一代杂种6月龄体重公羊为38.89±4.83kg,母羊为36.55±5.68kg,8月龄体重相应为42.50±4.39kg和40.40±4.94kg,周岁相应为46.92±4.59kg和43.45±4.93kg,与当地同龄土种羊相比,分别提高54.69%,80.32%,53.76%,75.65%和53.84%,65.08%。根据孙志明(2002)的资料,无角陶赛特公羊与当地土种母羊杂交的一代杂种4月龄羔羊,宰前活重为31.39±1.94kg,胴体重为16.19±1.49kg,净肉重为13.24±2.24kg,屠宰率为51.6±2.68%,净肉率为81.82±1.76%,每只杂种羊比当地同龄土种羊多增收90.22元。袁得光(2003)用无角陶赛特羊与引入河西走廊的小尾寒羊杂交,一代杂种4月龄羔羊,宰前活重37.44±3.46kg,胴体重19.50±1.61kg,净肉重16.28±1.72kg,屠宰率52.08±2.21%,净肉率为83.48±1.81%,与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育肥的同龄小尾寒羊相比,宰前活重、胴体重和净肉重分别提高12.94%,13.64%和15.79%。

品种特性

无角陶赛特羊生长发育快,早熟,全年发情配种产羔。该品种成年公羊体重90~110kg,成年母羊为65~75kg,剪毛量2~3kg,净毛率60%左右,毛长7.5~10cm,羊毛细度56~58支。产羔率137%~175%。经过肥育的4月龄羔羊的胴体重,公羔为22kg,母羔为19.7kg。在新西兰,该品种羊用作生产反季节羊肉的专门化品种。

繁殖能力

无角陶赛特繁殖力方面的差异,同遗传关系最密切。一般来讲,公羊和母羊的繁殖力强,它的后代繁殖力也强,因此可以通过选择产多羔的公母羊或者选择本身就是多胎羔的公母羊作种用,可以保持和改进产羔率。第一次产羔时间也往往影响终生的产羔数,如果选择发育快、初情期早的公母羊时,也可以把这种早熟性传给后代。如果选择的是体格大、体质好、抗病力强的公母羊,一般情况下它的后代也是如此。

但是近亲交配,对遗传力的发挥影响很大,甚至使后代出现畸型(两性羊)和矮化,繁殖力降低,因此那些繁殖力低,体格小、体质差的羊不能做为种用,特别是种公羊要坚决淘汰。同时要严格避免近亲交配对遗传带来的影响。

主要价值

无角陶赛特羊生长发育快,早熟,全年发情配种产羔,耐热性及适应干燥气候性能好。该品种成年公羊体重90~100kg,成年母羊为55—65kg,剪毛量2.5-3.5kg,净毛率60%左右。毛长7.5~lOem。羊毛细度48—58支。产羔率130%~180%。经过肥育的4月龄羔羊的胴体重20~40kg,屠宰率50%以上。胴体品质量和产肉性能好。在新西兰,该品种羊用作生产反季节羊肉的专门化品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