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制汉语

更新时间:2023-05-13 23:29

日制汉语是指现代汉语中从日语借用的新词。19世纪末起,大量日语的汉语词流入中国,成为汉语中的外来词。这类词汇的来源可分为被日本人赋予新意的中国古籍里的旧词以及日本人原创的新词;前者如“洋行、社会、经济”等,后者有“大根、抽象、哲学”等。

定义

日制汉语,指日本人借用汉字创造或翻译出的汉语新词汇,以及延伸了含义的汉语既有词汇。

18世纪中叶,日本开始有人翻译西方新事物。19世纪明治维新时代,日本人大量系统性翻译西方书籍,为解决翻译新概念时“无词可用”的问题,利用汉字表意的特性翻译出一系列意译词。

现在常见汉语如“共和国”、“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干部”、“否定”、“肯定”、“俱乐部”等都是日制汉语。

不过,想当然地夸大日制汉语的现象也不鲜见,比如“化学”一词,其实是晚清思想家王韬的意译。

王韬当年的正式职业是上海墨海书馆的雇员。王韬对“化学”这个译名甚是得意,转口告诉了书馆创办《六合丛谈》的传教士伟烈亚力,于是在墨海书馆出版的《六合丛谈》中沿用了这种译法。

日本人原本将荷兰语化学一词chemie音译为“舍密”。1859年,日本以官方名义出版了《六合丛谈》的合订本。仅仅在《六合丛谈》传入日本一年后,日本人川本幸民的《万有化学》就删掉了所有的“舍密”,全部改为“化学”,化学一词逐渐普及,以致再无什么“舍密”。

[一]修饰词+被修饰词

形容词+名词例:人权、金库、特权、哲学、表象、美学、背景、化石、入场券、下水道、公证人、分类表、低能儿

[二]同义词复例:解放、主义、阶级、公开、共和、教授、斗争

[三]动词+宾语例:脱党、投票、投资、抗议、规范、动议、处刑

历史文化

幕末之前的和制汉语

日本自古就从汉语借用了大量的汉语词,逐渐能灵活使用汉字后,也开始创造一些新的汉语词。所谓“汉语词”,是指以源自中国古代发音读出的词,与现代汉语音可能有相当落差。相对的是“和语词”,是日文自古而有的词汇。

清末,大量和制汉语、半和制汉语随着翻译书刊传入中国,造成重大的文化冲击,引起反日情绪。张之洞严复林纾章炳麟、彭文祖等人,都曾大加批判。

张之洞对于新翻译名词的憎厌,在当时流传很广。留日归国的汪荣宝曾和叶澜在1903年编纂出版过新名词词典《新尔雅》,风行一时。学部司员作出推荐,张之洞指著汪的名字说“是轻薄子,不可用。”但当时学人要完全摆脱和制词不大可能,张之洞有次请幕僚路孝植拟一办学大纲,见拟就之文中有“健康”一词,便勃然大怒,掷还批道:“健康乃日本名词,用之殊觉可恨。”。路孝植回曰:“名词亦日本名词,用之尤觉可恨。”

彭文祖在撰《盲人瞎马之新名词》,认为和制词滔滔入华为灭国灭族之事,攻击那些套用日本名词的人恬不知耻,并着力批评“支那、取缔、取消、引渡法人文凭、经济、引扬、相场、切手、让渡、差押、第三者”诸词“不伦不类”,认为中国人袭用是“瞎眼盲从”,力主改新还旧。如认为应当废止来自日本的“取缔”,代之以古汉语禁止、管束;又主张将“场合”改为时、事、处,“第三者”改为他人,“动员令”改为动兵令,“打消”改为废止,“目的”改为主眼,“取消”改为去销,“手续”改为次序、程序,“引渡”改为交付、交出,等等。

严复尤其努力地铸造新词或修改和制词以为肆应,此竞争从清末延续到民初,至1920年代胜负已判,和制词得胜。严译的失败也涉及其所主持的“编订名词馆”,在名词统一工作上成效不彰。

由来

日本早在明治维新的时期,大量外语涌入日本,在翻译时陷入不少无词可用的困境。

例如,夏目漱石曾经留下这样的日记:

“ law ハ nature ノ world ニ於ル如ク human world ヲ govern シテ居ル ”

即便在19世纪中期,这些英文词竟然在日本都“无词可用”,而如今则可译作

“ 法律ハ自然ノ世界ニ於ル如ク人类世界ヲ统治シテ居ル ”

这行叙述中,“人类”就是“和制汉语”。

造词原理

和制汉语造词原理多使用“意译”(尤其是使用音译的和制汉语,对汉语使用者来说,无法理解,因此难以在汉语定著)。和制汉语的造词原理,可细分如下面这些特征:

抽象化汉语原有词汇

(一)广化。例:“社会”作为“society”的译语,“社会”在古文原指“春秋两季,乡村学塾举行之祭祀土地神的集会”。

(二)窄化。例:“经济”作为“economy”的译语,“经济”原指“经世济民”,包含政治、经济等抽象意义。

使用汉语的造词力直接新创

例如:“制纸”、“制糖”、……

少数形音兼具的音译

(在汉语中,可能声音的成分已经难以察觉)

“俱乐部(club)”、“目录(catalogue)”、“组织(sosiki)”等等。

其中,抽象化汉语原有词汇的部份,原先虽为汉语,但现今使用的意义已经截然不同,一般也认定属于和制汉语。

另外,有人也将它们称为“回归词”。

特色

造词原理

这些由日本自创出来的汉词,多数来自对西方词语(英语、法语、俄语等)的翻译;有些日制汉语是因应翻译而新创的语汇,有些则是中文古文中既存,但被赋予现代的意义的词汇。

和制汉语造词原理多使用意译音译者为外来语,非汉语),又可细分下面这些特征:

使用汉字的造词力直接新创:如“电话”、“制纸”、“制糖”、“细胞”、“元素”等等……

半和制汉语

前述“世界”、“社会”、“经济”等原出于汉语,在日语中借为欧文翻译,赋予新意义的用词,属于广义上的和制汉语。有人将这类词汇称为半和制汉语,也有人不将他们视为和制汉语。

考证

汉语词汇众多,要判断某个词,是否为“和制汉语”并不容易,包括日本自身也时有争论。一般来说,从古书里寻找该词汇是否曾于中国典籍里有出典,是判断的方法之一。若一词在中国古书中找到典故,并意义与现今相符,则该词并非和制汉语。另外,和制汉语多为翻译外文所创,一词意义抽象、且与外文词汇有明确相对关系时,则可能是和制汉语。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