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察冀军区技术研究室

更新时间:2023-01-16 17:11

1939年,晋察冀军区技术研究室成立,集中了一批从北平、天津、保定等来的科学技术人员,专门从事军工研究和生产。

主要职责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根据地建立了许多军工企业。广大军工人员以大无畏的精神、无穷的智慧和辛勤的汗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军工奇迹,为前方将士输送了大量的枪炮弹药。1940年至1942年期间,晋察冀军区工业部立足边区条件,组建技术研究室,生产出了优质硫酸、硝酸等重要军工原料和无烟药、高性能炸药、自制子弹、轻型枪械,以及对敌斗争中广泛使用的各类爆破器材。“缸塔法”工业生产硫酸、“坩埚炼铜蒸锌”制造黄铜、“焖火法”韧化炮弹弹体等三项技术,被列为战争年代的三大创造。

1939年2月,冀中军区技术研究社在冀西山区的唐县葛公村用“实验室法”制造硫酸成功,1940年3月,在完县神南镇用当地盛产的陶缸试制硫酸成功,创造了“缸塔法”工业生产硫酸,实现了重大突破。1940年5月,经四处勘察,厂址最终选定在唐县大岸沟村。7月,大岸沟化学厂正式成立。同年冬,这里被命名为晋察冀军区工业部化学一厂。建厂初期,该厂只有30多人,在负责人黄锡川、工务主任臧本忠和驻厂技师韦彬的指导下,他们苦干两个月,用土办法制造了一套多缸连结式的塔式制酸装置及蒸酸装置,称为“缸塔法”制酸,开始边试验边生产。至1940年底,制酸装置逐步趋于完善,硫酸生产步入正轨。每昼夜(当时是三班制)可生产浓度为98%左右的浓硫酸50余斤。随着生产条件的逐步改善和工人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化学厂还制造出硝酸、无烟药等产品,并且效率和产量不断提高,至1942年,月产硝酸1000公斤,硫酸3000公斤,硝化棉200公斤。

1942年,矿工队在初试蒸锌的基础上筑造了蒸锌炉,得锌率8%。1942年9月,边区工矿局的两个厂划归工业部,其中的玻璃厂编为新二连(驻唐县古洞村),新二连技师王裕对熔玻璃炉进行了改造,制成了蒸锌炉,得锌率达到25%。

在第一代蒸锌炉蒸得部分纯锌后,工业部五连(晋察冀边区第一个子弹厂,主要任务为生产复装子弹)就开始了炼制黄铜和制造弹壳的试验工作。他们把炼出来的黄铜用手锤捶打成铜板,设计制造了多道工序的冲模,如下料模、冲盂模、拉伸模、成型颈部的收缩模具和挤压炮台(弹壳部装底火的凹部)的挤压模,还盘了焖火炉,因为两道相邻压力加工工序之间有一道加热焖火工序以消除冷作硬化现象。而后,依次将黄铜板材进行压力加工,一个新的子弹壳基本成型了。再经过切口、车退弹槽、钻发火孔等机械加工工序,一个完整的新弹壳最后完成了。

与此同时,驻平山县的九连(主要任务为生产复装子弹)采用一次挤压,完成制弹壳炮台部的加工。五连从中得到启发,以两道挤压工序,一道机加工工序,成功地完成了炮台部的加工。

1943年6月,为了加快全新子弹生产,工业部将五连、十连和矿工队合并组建新七连,主要生产全新子弹。1943年秋季打败敌人进攻前夕,新七连组成40余人的突击队,用十几天时间生产子弹2万发。转入正式生产后,九连的月产量达3.5万发,年产40万发。

至此,晋察冀根据地全面掌握了自制子弹的全部生产技术,生产原料也都能制造出来。从化工到冶炼的生产设备和工具研制成功,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生产链。据记载,1943年自制子弹年产量已达300万发,各类炮弹11万发,手榴弹360万枚,高级炸药24万公斤,火药500公斤。

作用

全新枪弹等的自制,是中国人民军工史上的一件大事,为其他根据地自制子弹提供了一些经验,还派出技术人员到其他兄弟根据地,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做出了贡献。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