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铮

更新时间:2024-06-25 13:31

李金铮,男,先后在河北大学、南开大学和复旦大学获得历史学学士、硕士、 博士,并完成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为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史、经济思想史、中共革命史。

社会职务

河北人。现任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教授。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的教学和研究。兼任教育部历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中国社会史学会理事、中国现代史学会理事。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出版专著4部,发表论文10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多项。获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2项、省部级社科优秀成果奖多项。

学术成果

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

  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对农村经济的主张, 《近代史研究》2017年第5期

  “相成相克”: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费孝通的城乡关系论,《中国社会科学》2020年第2期

  “研究清楚才动手”:20世纪三四十年代费孝通的农村经济思想,《近代史研究》2014年第4期

  “土货化”经济学:方显廷及其中国经济学研究, 《近代史研究》2016年第4期

晏阳初与定县平民教育实验, 《二十一世纪》(香港)2004年10月号

  大农与小农: 清末民国时期中国农业经营规模的论争,《近代史研究》2021年第5期

  近代中国“耕地”红线之争,《人文杂志》2017年第3期

  毁灭与重生的纠结: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农村手工业前途之争,《江海学刊》2015年第1期

  题同释异:中国近代农民何以贫困,《江海学刊》2013年第1期

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史:

  中国近代乡村经济史研究的十大论争, 《历史研究》2012年第2期

  二十年来中国近代乡村经济史的新探索,《历史研究》2003年第4期

  从11村个体农民生产消费看中国近代农村变迁,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3期

  发展还是衰落:中国近代乡村经济的发展趋势, 《史学月刊》2013年第11期

  求利抑或谋生:国际视域下中国近代农民经济行为的论争,《史学集刊》2015年第3期

  定县调查:中国农村社会调查的里程碑, 《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2期

  另一种视野:民国时期外国学者与中国农村调查, 《文史哲》2009年第3期

  也论近代人口压力, 《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4期

  二三十年代冀中农村性比例失衡的实证分析, 《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5期

  相对分散与较为集中:从冀中定县看近代华北平原乡村土地分配关系的本相,《中国经济史研究》2012年第3期

  生态、地权与经营的合力:从冀中定县看近代华北平原乡村的雇佣关系,《近代史研究》2020年第2期

  矫枉不可过正:从冀中定县看近代华北平原租佃关系的复杂本相, 《近代史研究》2011年第6期

  延续与渐变:近代冀中定县的农业生产及其动力, 《历史研究》2015年第3期

  传统与现代的主辅合力:从冀中定县看近代中国农村家庭手工业的存续,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4年第4期

  传统与变迁:近代冀中定县手工业生产方式的多元化,《南开学报》2009年第1期

  20世纪上半期中国乡村经济交易的中保人, 《近代史研究》2003年第6期

  释“高利贷”:基于中国近代乡村史的考察,《社会科学战线》2016年第9期

  内生与延续:近代中国高利贷习俗的重新解读,《学海》2005年第5期

  民国时期现代农村金融的运作方式——兼与高利贷比较,《江海学刊》2002年第3期

  20世纪20-40年代典当业的衰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4期

  绩效与不足:民国时期现代农业金融与农村社会之关系,《中国农史》2003年第1期

  论二三十年代华北乡村合作社的借贷活动及其效果,《史学月刊》2000年第3期

  收入增长与结构性贫困:近代冀中定县农民生活水平的量化分析, 《近代史研究》2010年第4期

  在国家、社会与当铺之间:近代天津当息的博弈史,《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年第2期

  清末官方与民间社会互动之一瞥:以1908—1911年天津商会反对开征印花税为中心,《江海学刊》2006年第6期

  中国通货膨胀的恶例——金圆券发行内幕初探,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9年第1期

  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1期

  论卢作孚对民生公司的有效管理,《近代史研究》1990年第3期

中共革命史与抗日战争史:

  扎根华北:中共党史研究的南开传统,《苏区研究》2021年第3期

  向“新革命史”转型:中共革命史研究方法的反思与突破, 《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第1期

  再议“新革命史”的理念与方法 , 《中共党史研究》2016年第11期

  “新革命史”学术概念再辨析,《中共党史研究》2019年第4期

  追寻他者“镜像”下的中共革命史,《中共党史研究》2018年第11期

  从辛亥鼎革到中共革命:革命与建设的主从认识及其演进,《史学月刊》2021年第2期

  中共党史回归历史学科的正当性,《江海学刊》2021年第4期

  中共革命的“乡土性格”刍议,《中共党史研究》2019年第11期

  抗日战争整体史的叙事问题,《中共党史研究》2021年第5期

  抗日根据地社会史研究的构想,《抗日战争研究》1996年第1期

  抗日根据地的“关系”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2016年第2期

  农民何以支持与参加中共革命,《近代史研究》2012年第4期

  抗日根据地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抗日战争研究》2004年第2期

  从“问题”到难题:“中共革命胜利来之不易”一解,《社会科学辑刊》2017年第1期

  土地改革中的农民心态:以1937-1949年华北乡村为中心, 《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4期

  农民参军与土地改革关系考:以北岳、太行和冀南区为例,《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93期,2016年期

  革命策略与传统制约:中共民间借贷政策新解,《历史研究》2006年第3期

  论华北抗日根据地、解放区的农贷,《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4期

  华北抗日根据地私人借贷利率政策考,《抗日战争研究》2001年第3期

  私人互助借贷的新方式——论华北抗日根据地、解放区的“互借”运动 ,《中共党史研究》2000年第3期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农业,《中共党史研究》1992年第4期

  坚持:抗战时期冀中区堡垒户的形成、使命与困境,《抗日战争研究》2018年第1期

  冲突与和解:一九四八年沂蒙解放区的抗旱救灾与祈雨事件,《中共党史研究》2018年第3期

  晋察冀边区1939年的救灾渡荒工作, 《抗日战争研究》1994年第4期

  读者与报纸、党政军的联动:《晋察冀日报》的阅读史,《近代史研究》2018年第4期

  论抗战时期张闻天主持的晋陕农村调查, 《抗日战争研究》2008年第1期

  从五部日记看中国主流精英知识分子对卢沟桥事变的反应,《河北学刊》2021年第2期

  知行合一:外国记者的革命叙事与中共形象,《河北学刊》2016年第2期(《新华文摘》2016年12期)

  以民为本:外国记者的革命叙事与中共形象,《河北学刊》2015年第3期

  劳动、平等、性别:集体化时期太行山区男女的“同工同酬”,《中共党史研究》2012年第7期

史学理念、方法、评论:

  整体史:历史研究的三位一体,《近代史研究》2012年第5期

  方法论的内外互补:“中国史”学界的中国与西方,《史学月刊》2018年第8期

  小历史与大历史的对话:王笛《茶馆》之方法论,《近代史研究》2015年第3期

  区域史研究的个性与共性,《光明日报》2016年11月16日

  区域路径:中国近代乡村经济史研究方法论,《河北学刊》2007年第5期

  追溯先辈之识见:中国近代乡村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新”与“旧”,《史学集刊》2012年第5期

  赓续与创新:改革四十年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四个推动力,《河北学刊》2018年第10期

  让制度史更加鲜活,《人民日报》2020年9月14日

  问题、结构与阐释:《中国大企业》的方法论意义,《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5年第1期

  “新革命史”:由来、理念与实践,《江海学刊》2018年第2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的学术风格与贡献, 《当代中国史研究》2017年第3期

  借鉴与发展: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的总体运思,《河北学刊》2012年第4期

  “文革”史学——以中国近代史为例,《史学月刊》2002年第11期

  问题意识:集体化时代中国农村社会的历史解释,《晋阳学刊》2011年第1期

  众生相:民国日常生活史研究,《安徽史学》2015年第3期

  专家匿名审稿的正负博弈,《近代史研究》2018年第5期

专著:

  《治理理念与方法:基于中国近现代史的讨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版。

  《传统与变迁:近代华北乡村的经济与社会》,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近代中国乡村社会经济探微》,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民国乡村借贷关系研究——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中心》,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借贷关系与乡村变动——民国时期华北乡村借贷之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重访革命:中共“新革命史”的转向》,香港开明书店2021年版。

合著: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太行山地区社会调查与研究》,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中国现代经济史》,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民国史纪事本末》,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傅尚文先生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论文集》,河北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出版图书

科研课题

1.《民国时期中国乡村借贷关系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0-2004,00CZS009),独立。

2.《民国时期长江中下游乡村借贷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项目(1999- 2002),独立。

3.《民国时期华北乡村借贷研究》,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1998-2002),独立。

4.《三四十年代太行山区的社会变迁》(魏宏运教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998-2002),主研。

5.《革命权力与民间社会的互动:共产党与华北乡村》,河北省教育厅博士科研基金项目(2002-2005),独立研究。

6.《革命权力与民间社会:1937-1949年的华北乡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项目(2006-2009,06JA770022),独立。

7.《新中国五十年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路径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6-2009,06ZSB002),主研。

8.《中共革命与乡村社会:1937-1949年的华北根据地、解放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7-2010,07BDJ008),独立。

9。《政权建设与民间社会:1937-1949年的中共华北根据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7年度重大研究项目(07JJD840188),主研。

科研获奖

1.《革命策略与传统制约:中共民间借贷政策新解》,2009年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 《借贷关系与乡村变动——民国时期华北乡村借贷之研究》, 2002年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第八届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河北教育厅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3 《民国乡村借贷关系研究: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中心》,2003年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优秀成果二等奖

4.作孚对民生公司的有效管理,1992年河北省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5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农业,1994年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6 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96年河北省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7《中国现代经济史》,1994年河北省史学会著作类一等奖

社会活动

2024年6月16日,参加天津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中心成立大会。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