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髻

更新时间:2023-03-15 18:59

椎髻又称椎结或魁结,是一种椎形的发髻。

发展历程

汉朝时期,《史记·货殖列传》记载:“程郑,山东迁虏也,亦冶铸,贾椎髻之民,富埒卓氏,俱居临邛。”《后汉书·梁鸿传》:“鸿妻孟光,椎髻着布衣,操作而前。”《后汉书·度尚传》记载:”(越人)深林远薮、椎髻鸟语之人。“《汉书·李陵传》:“两人皆胡服椎结。”颜师古注:“结读曰髻,一撮之髻,其形如椎”。《汉书·陆贾传》:“高祖使贾赐佗印,为南越王。贾至,尉佗魋结箕踞见贾。”颜师古注引服虔曰:“魋音椎,今兵士椎头髻也。”《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西南夷君长以什数据,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属以什数,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长以什数,邛都最大;此皆魋结,耕田,有邑聚。”

晋朝时期,《华阳国志·卷四·南中志一》记载:“宁州,晋泰始六年初置,蜀之南中诸郡,庲降都督治也。南中在昔,盖夷越之地,钱、《函》二本脱盖字,重越字。滇、濮、句町、夜郎、叶榆、桐师、嶲唐,侯王国以十数,或椎髻耕田,有邑聚,或编发、“左衽”随畜迁徙,旧本唯“随畜”下六字,只能表嶲、昆明,即叶榆民俗,若夜郎、滇、濮、句町、则明明为定居之民。”

唐朝时期,《大唐西域记∙卷七∙婆罗痆斯国》记载:“或断发,或椎髻,露形无服,涂身以灰,精勤苦行,求出生死。”

元朝时期,《新元史∙卷二百五十三·列传第一百五十》记载:“文老古,俗薄,男女椎髻,煮海为盐沙糊为食。”

明朝时期,《核舟记》:“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贵州通志·卷之三·风俗》记载:“龙里卫,平伐司,花仡佬……死则置于山洞。……男子穿短裙,妇人穿花桶裙。……妇人盘髻贯以长簪,……杂缀海贝、铜铃、青白珠为饰。……男子椎髻,上插白鸡毛”。

清朝时期,《南笼府志》记载:“(布依妇女)椎髻长簪,银环贯耳,项挂银圈,衣短裙长,衣色为青蓝,红绿花绣为缘饰。裙以青布十余幅为细褶,镶边,委地数寸,腰以宽长带数围结于后,带垂若翅”。

近代时期,《中华全国风俗志》记载:惟寨长剃发,其余皆裹头椎髻,去髭须。

发式特征

发髻称为椎髻,是因为这种发髻的造型与木椎十分相似的缘故。椎髻之发髻高束于顶,整体视之,其型著而威,具有爽朗明快之感。椎髻在春秋战国时期是男女通用的一种发式,是汉民族最早流行的发式之一。

梳妆方式

椎髻之梳妆方式是结椎式。具体方式是,首先将发叠成长髻,然后高束于顶如椎形,并将束带两端甩于脑后。

史料索引

文化特色

昭陵唐墓壁画中仕女发髻。

青铜鸠杖,其杖镦末端有一跪坐俑,其俑脑后椎髻横穿一簪,收藏于绍兴博物馆。

“椎髻箕踞”是古越民习俗之一,曾在贵州、云南、广西、广东一带流行。在百越系统中,越族的发饰习俗又有所不同,大体是东越为剪发(断发),西越为披发,南越为椎髻。南越其实就是指岭南的越人。古代黎族的椎髻很有特点,大部分地区的黎族男子结髻于额前,髻上插木制或银制的发簪,有的还用红或黑色的布条裹住。一些地方的男子结髻于脑后,如东方、昌江、白沙等地。白沙润方言黎族男子的椎髻更特殊,他们一般在脑后结髻,但在结婚时,结髻于头顶,并插一支木梳或骨簪。东方美孚黎男子则结髻于脑后,但却以黑布缠头一匝打结于额前。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前,海南的黎族群体普遍有椎髻习俗。操黔东方言的全部苗族,女装都尚藏青色,多数挽椎髻,少数盘发包头。椎髻也是仡佬族男女特有的传统头饰。盘瑶族服饰的共同特点之一也是多蓄发,盘结头顶的“椎髻”。“花腰傣”族有着统一的服饰特点:椎髻、短襟衣、筒裙。

发髻评价

从文献和考古材料对比来看,椎髻具有男、女两个系统,其女性“椎髻”更应归于“垂髻”;而男性“椎髻”则逐渐由发式的实指,转变为对西南地区族群的贬抑性的文化特称,这与先秦以来夷夏之辨的思想和中原地区冠礼的发展密不可分。......夷夏之别不单单是因为椎髻这种发式本身,而是因为中原地区重视冠、巾,而边夷地区常常裸露椎髻,由此才逐渐使 “椎髻之民”成为边夷族群的一种代称。(夏保国、王兴成《汉“椎髻”考》评)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