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

更新时间:2024-07-10 12:23

泸县,四川省泸州市辖县,位于四川盆地南部,介于东经105°10′50″~105°45′30″,北纬28°54′40″~29°20′00″之间。东与重庆永川区、泸州市合江县连界,南与泸州市龙马潭区江阳区相邻,西与自贡市富顺县接壤,北与重庆市荣昌区和内江市隆昌市相连,属中亚带季风气候兼有南亚热带气候,总面积1525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末,泸县辖1个街道、19个镇,县人民政府驻玉蟾街道花园路2号。截至2023年末,泸县常住人口76.4万人。

历史沿革

泸县古称江阳,从西汉建元6年时(前135年)设县治起,有2100多年历史。泸县在清代时称泸州。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时改称川南永宁道为下川南道,县境为四川省下川南道泸州直隶州本属。

民国元年(1912年),北京政府撤销道制,泸州直隶四川军政府。民国二年(1913年),恢复道制,撤销泸州直隶州,本属改称泸县,隶属四川省下川南道。民国三年(1914年),下川南道改称永宁道,泸县隶属永宁道。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分四川省为18行政督察区,泸县隶属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9年12月3日,泸县解放,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将原四川省划分为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四个行署区,隶属西南军政委员会领导。川南人民行政公署驻泸县,下辖泸县、内江、乐山、宜宾四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区及自贡市。泸县、富顺、隆昌、合江、纳溪、叙永、古蔺、古宋等八县隶属泸县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

1950年7月,泸县分置市、县,划泸县城区及部分郊区设置泸州市,同年8月1日,县、市分开办公,泸县隶属关系不变。

1951年11月9日,泸县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迁往隆昌县城。

1952年2月25日,改称隆昌区专员公署。同年9月1日,成立四川省人民政府,撤销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四个行政公署,各个专区由四川省人民政府领导。同年9月24日,隆昌区专员公署迁回泸州市。

1953年1月,隆昌区专员公公署改称四川省人民政府泸州区专员公署,辖8县1区。

1960年7月1日,泸州专署与宜宾专署合并,称四川省宜宾专员公署,仍驻宜宾市,泸县属宜宾专署管辖。

1983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泸州市改为省辖市,实行市带县新体制,自此泸县隶属泸州市管辖至今。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96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泸州实施区划调整,划出通滩、弥陀、分水岭、石寨、况场6乡镇给江阳区所辖,石洞、胡市、金龙、安宁、特兴5乡镇给龙马谭区所辖,同年12月26日,泸县县城迁福集镇,区划后,泸县管辖24个乡镇。

2006年8月28日,泸县部分镇行政区划进行调整:撤销龙脑桥、青龙、雨坛、顺河、玉河5个镇;扩大4个镇的行政区域。将原龙脑桥镇、青龙镇所属行政区域并入福集镇,福集镇人民政府驻福集镇;将原雨坛镇所属行政区域并入方洞镇,方洞镇人民政府驻方洞场;将原顺河镇所属行政区域并入得胜镇,得胜镇人民政府驻得胜场;将原玉河镇所属行政区域并入玄滩镇,玄滩镇人民政府驻玄滩场。经调整,泸县由24个镇调整为19个镇。

2014年4月,泸县调整福集镇行政区划,辖大田、天洋2个社区和赵岩、石鸭等16个村所属行政区域,调整后的福集镇人民政府迁往大田北街43号;并设立玉蟾街道办事处,辖原福集镇的祥和、龙桥等10个社区和九曲河等12个村所属行政区域,玉蟾街道办事处驻花园路257号。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末,泸县辖1个街道、19个镇:玉蟾街道福集镇玄滩镇嘉明镇喻寺镇得胜镇牛滩镇兆雅镇太伏镇云龙镇石桥镇毗卢镇奇峰镇潮河镇云锦镇立石镇百和镇天兴镇方洞镇海潮镇。有54个社区、251个行政村。县人民政府驻玉蟾街道花园路2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泸县位于四川盆地南部,地理位置坐标介于东经105°10′50″~105°45′30″,北纬28°54′40″~29°20′00″之间,东与重庆市永川区、泸州市合江县连界,南与泸州市龙马潭区江阳区相邻,西与自贡市富顺县接壤,北与重庆市荣昌县和内江市隆昌县相连。全县东西相隔56.23千米,南北相距46.8千米,总面积152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泸县境内地貌有低山深丘、中丘中窄谷、浅丘宽谷、河谷阶地四种形态。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最高点(万寿山最高峰)海拔757.7米,最低点(太伏镇新路)海拔218米,高低相差539.7米,全县约有66%的土地分布在海拔350米以下区域。

气候

泸县属中亚带季风气候兼有南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

水文

泸县水系以长、沱两江为主干,汇集溪河554条,总流长2532.53千米,流域面积2147平方千米。

土壤

泸县辖区内土壤类型有水稻土、潮土、紫色土、黄壤4个土壤类型,其中水稻土占耕地面积的83%。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泸县水资源分天然降水和外来水。全县年均天然降水总水量为23亿立方米,径流量为8.8亿立方米,可利用外来水约3300万立方米。

土地资源

截至2021年末,泸县总面积152524.27公顷,其中耕地84853.31公顷、园地4220.81公顷、林地18863.53公顷、草地884.52公顷、城镇及工矿用地19708.34公顷、交通运输用地2569.88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8574.34公顷、其他土地13449.74公顷。

生物资源

泸县有植物86科225属373种(包括变种2种),其中乔木类155种、小乔木类72种、灌木86种、竹类12种、藤本14种。

泸县现有野生动物240多种,主要分布在新桥镇一带及一些偏僻山区。鸟类有喜鹊、夜鹭、野鸭、鹌鹑、黑秧鸡、山斑鸡、山鸽、鹰鹃、杜鹃、猫头鹰、夜燕、鸳鸯、啄木鸟、画眉、黄鹂、山雀等。兽类有猸子、獾、狐狸、毛狗、山狗、白鼻狗、山猫、野兔、蝙蝠等。

矿产资源

泸县矿产资源主要分布于北东向的龙洞坪、古佛山、龙贯山三个雁行背斜带上,其中烟煤、玻璃用砂岩等均有较丰富的资源储量及较好的开采条件。全县已发现的矿产有页岩气、天然气、烟煤、菱铁矿、建筑石料用灰岩、玻璃用砂岩、建筑用砂岩、黏土、砖瓦用页岩、矿泉水、地热、河道砂共12种。已开发利用的7种。全县有各类矿区19个,其中烟煤矿区12个、矿泉水矿区1个、地热矿区1个、玻璃用砂岩矿区5个。境内烟煤查明资源储量10235.23万吨,玻璃用砂岩查明资源储量约19021.8万吨。

人口

人口数量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泸县常住人口为764362人。

截至2023年末,泸县户籍人口103.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6.7万人,农村人口77.1万人;全县常住人口76.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3.9万人,乡村人口42.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4.32%,比上年提高1.31个百分点。

民族构成

泸县汉族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人口3311人,主要为彝族、苗族、土家族、藏族等。

政治

经济

综述

2023年,泸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4.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0.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2.8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238.6亿元,下降3.1%;第三产业153.2亿元,增长5.0%。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5.2:55.8:29.0调整为15.6:51.4:33.0。

2023年,泸县民营经济增加值283.6亿元,比上年增长0.1%,占GDP比重为61.0%。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9.7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172.4亿元,下降1.3%;第三产业91.5亿元,增长2.0%。民营经济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6.8:62.4:30.8调整为6.9:60.8:32.3。

2023年,泸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8亿元,比上年增长0.3%。其中,税收收入8.6亿元,增长18.8%;非税收收入5.2亿元,下降20.3%。全年全县地方公共财政支出56.9亿元,下降0.8%,其中民生支出占地方公共财政支出的70.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3.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3.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7%,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5.8%。

第一产业

农业经济

2023年,泸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2.0亿元,比上年增长3.7%。其中,农业总产值62.3亿元,增长3.2%;林业总产值3.6亿元,增长10.8%;牧业总产值43.6亿元,增长3.2%;渔业总产值10.6亿元,增长6.9%;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1.9亿元,增长7.2%。

粮食产量

2023年,泸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28.1万亩,比上年下降0.1%,粮食总产量55.3万吨,比上年增长2.2%。其中,水稻播种面积55.9万亩,下降3.4%,产量33.2万吨,增长1.7%;玉米播种面积21.6万亩,下降0.6%,产量8.9万吨,增长4.3%,高粱播种面积7.9万亩,增长2.1%,产量2.6万吨,增长3.8%。经济作物播种面积54.0万亩,比上年增长2.3%。其中:油菜籽播种面积24.2万亩,下降1.2%,产量5.1万吨,下降7.9%;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21.0万亩,增长6.0%,产量71.2万吨,增长0.9%。

畜牧渔业

2023年,泸县出栏生猪103.1万头,比上年增长1.0%;出栏羊8.7万只,增长0.7%;出栏家禽1587.5万只,下降2.0%。水产养殖总面积6.5万亩,水产品产量5.3万吨,比上年增长4.9%。

第二产业

工业经济

2023年,泸县工业增加值125.6亿元,比上年下降14.0%。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0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7.3%,其中,酒类制造业下降42.4%、化工产业增长1.2%、医药制造业增长11.9%,计算机设备制造业增长71.2%。

工业经济效益

2023年,泸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1.6亿元,比上年下降16.9%,盈亏相抵后的利润总额26.4亿元,下降4.0%,税金总额3.5亿元,下降85.8%。

建筑业

2023年,泸县建筑业增加值113.1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648.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6.5%;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68.6万平方米,下降5.7%。

第三产业

消费品市场

2023年,泸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2.0亿元,比上年下降1.0%。分地区看,城镇118.7亿元,下降5.3%;乡村43.3亿元,增长12.8%。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实现商品零售145.2亿元,下降2.0%,住宿餐饮业实现餐饮收入16.8亿元,增长8.5%。

房地产

2023年,泸县房地产开发投资6.4亿元,比上年下降42.3%。房屋施工面积102.6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8.9%;房屋竣工面积18.0万平方米,下降50.0%;商品房销售面积37.6万平方米,增长18.5%。

出口招商

2023年,泸县实现进出口总额9.3亿元。招商引资签约项目33个,项目实际到位资金100.1亿元。

金融

2023年,泸县全社会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贷款余额966.4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其中,贷款余额396.5亿元,增长17.7%;存款余额569.9亿元,增长5.8%,其中住户储蓄存款余额515.7亿元,增长10.5%。

交通运输

公路

泸县现有高速公路出入口6个,厦蓉高速、蓉遵高速、荣泸高速、泸永高速互联互通,贯穿全境;内部路网畅达,G321、G246、S438等国省干线公路纵横贯通,全县已全面实现社社通,基本实现户户通。

截至2022年末,泸县境内公路总里程5385千米,其中等级以上公路3724千米、高速公路119千米。全年客运车辆拥有量为693辆,公共汽车客运总量为272辆,货运车辆3755辆。全年共完成旅客周转量28446.998万人千米,比上年下降46.21%;货物周转量391535.524万吨千米,比上年增长4.15%。

铁路

穿境而过的隆黄铁路,在泸县玉蟾街道设福集站提供货运服务,该铁路北接成渝铁路、南连贵昆铁路,货运直达全国各地。

川南城际铁路内自泸段在县城西部设泸县站。渝昆高铁设泸州东站

航空

泸州云龙机场位于泸县云龙镇,距县城16千米,已开通北上广深等近40条国内航线,是川南第一、四川省第三大航空港,同时也是西部重要的区域枢纽机场。

水运

泸县境内的神仙桥码头是四川长江北岸唯一的千吨级散杂件码头,距县城35千米,一期年吞吐量达140万吨。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3年末,泸县有学校85所,其中小学27所、初中48所、普通高中6所、职业中学3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0.5万人,其中小学生4.0万人、初中学生2.9万人、普通高中学生2.5万人、职高生(含中专生)1.1万人。教职工10270人,其中专任教师8958人。共有幼儿园80所,在园儿童1.5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100%。

科学技术

2023年,泸县研发经费投入3.2亿元,研发经费投入强度0.7%。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家,总数达33家。新增企业技术中心5家。年末有效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家,有效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6家。

文化事业

截至2023年末,泸县拥有文物保护单位112处、文物保护点1219个、博物馆(含展览馆)3个;拥有电视发射机4部,电视、广播覆盖率均达100%;年末公共图书馆藏书151.3千册,图书馆总流通6.9万人次。

医疗事业

截至2023年末,泸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包括村卫生室)1173个,全县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973人,其中执业医师1375人、注册护士1953人,医院、卫生院床位5608张。产妇住院分娩率99.9%,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至3.06‰、6.12‰。

体育事业

截至2023年末,泸县有体育场馆37个,全年举办运动会74次,参加运动员1.6万人。

社会保障

截至2023年末,泸县基本医疗保险参保90.6万人,生育保险参保3.9万人,养老保险覆盖69.4万人,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6.4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2.1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50.9万人,失业保险参保4.1万人,工伤保险6.3万人。最低工资标准1970元/月,城镇登记失业人员3320人。

截至2023年末,泸县各类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24个,床位3697张。年末城镇低保人数1627人,农村低保人数30030人,投入低保资金9040.2万元,集中供养五保老人1727人。

历史文化

民国二年(1913年),袁世凯颁布《划一现行各省(道、县)地方行政官厅组织令》,废除府、州、厅,均改为县。撤泸州直隶州,本属改称泸县。

泸县人重交际情谊,送往迎来,悼死问疾,习以为常。亲朋好友光临,必设宴欢迎。修房造屋、上梁乔迁、开张营业、拜师招徒、生朝满十、男婚女嫁、大年小节,均往祝贺,多有馈赠。每有急情,也多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商店开张,谓之“开张之喜”。开张之前,先要择期、命名、制作招牌。开张之日,宾客燃放鞭炮,向主人祝贺生意兴隆,财源茂盛。旧俗修房造屋,“选向”“择期”“破土”“过门(指大门)”“上梁”的程序不可少。现在旧俗逐渐淡化,唯择期、选向在民间仍很流行,城镇、乡村多建楼房,人们更多注重房屋的内外装修审美。迁入新居,称“乔迁之喜”。在乔迁前先择期,告知亲友,亲友祝贺乔迁。

风景名胜

龙脑桥位于泸县县城北郊九曲河,在泸州到隆昌的古驿道上。是中国最大的龙雕石板梁桥。建造于明代洪武年间(1368~1398年),因桥头坡上原有龙脑寺、龙岩寺、观音寺、玉佛寺四大古刹,故名龙脑桥。1996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脑桥继承发扬了秦、汉、唐、宋的传统石桥建造工艺,雕刻斧凿大方、线条柔韧,造型古朴持重,是一座集建筑造型和石雕艺术于一体的古石桥,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泸县宋墓是2002年中国重要考古发现之一,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数量较多的一处宋墓群,建于南宋中后期。宋代石刻雕刻的主要内容有武士、四神、伎乐、侍仆、等种类,内容丰富、形式独特,其石刻艺术堪称同代同类建筑的上乘之作。

泸县石室宋墓多是同坟同穴异室的长方形单室墓葬,也有相通的双室或多室墓葬。墓葬一般长5.5米左右,宽3米左右,高2.5米左右。墓葬分别由墓道、墓门、墓室组成。墓室由条石构筑成仿木结构的形式,内有多种精美雕刻和仿木构件。墓顶有盝顶、藻井顶和穹隆顶三种。泸县宋墓雕刻的内容主要为武士、四神、伎乐、侍仆、综合等种类。

屈氏庄园位于泸县方洞镇石牌坊村,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间(1822~1839年),现存占地16.5亩(1100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近7800平方米。大门上雕刻“醒庐”,堂屋上高悬“清醒遗风”牌匾,出自诗人屈原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庄园从门厅到下天井、中堂、上天井、正堂,沿中轴线递进式上升,为中国传统中心对称院落式布局。是泸县方洞48座庄园的典型代表,是近代社会历史变迁的见证,中西文化结合的活教材,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玉蟾山位于泸县县城旁,距泸州市区33公里,为国家AAA级旅游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森林公园,海拔548米,森林覆盖面积8000余亩,景区规划面积为49平方公里,年均气温17.8℃。山下有九曲河、濑溪河和马溪河。主要景点有塔林、双蟾对鸣、九龙浴太子图、千手观音、悟道图、十八罗汉飘海图、《流民图》浮雕等。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玉蟾山景区会举办大型的玉蟾春会,玉蟾庙会,川南各地的善男信女都会来玉蟾山朝拜,祈福平安。

玉龙湖是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泸县立石镇、毗卢镇境内。原名“三溪口水库”,因其形如龙,水碧如玉而取名玉龙湖。玉龙湖湖区面积27平方千米,有五大景区(十八大景点),分为核心区、普照寺景区、林清湾景区、螺螂山景区、仙佛景区。五大景区中的玉龙湖核心景区已建有玉龙山庄、玉龙大酒店、玉龙乐园、玉龙苑、玉龙渔港、十二生肖度假村、琼华苑、宏德山庄、四个游船码头、八个休闲亭。2000年,玉龙湖被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海潮湖位于泸县海潮镇,是市级风景名胜区。1993年,沱江流滩坝集发电、航运、灌溉于一体的综合电航工程竣工,高峡出平湖,形成了流滩坝至海潮小白村全长22.5千米、宽300米左右、常年蓄水3350万立方米的江河型湖泊风景旅游区。景区内沿湖有绿荫栈道、亭阁、百年桂圆林、景区内沿湖有绿荫栈道、亭阁、百年桂圆林、农耕民俗文化图文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永济桥位于泸县云龙镇战旗村,建造于清康熙五年(1666年),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重建,12墩13孔石质平板梁桥,呈东北一西南走向。桥长59米,宽2.5米,高4米,桥板厚0.6米,由东北向西南第四、六、七、九个桥墩上各有圆雕龙,龙首张口露牙、舌,上唇上翘,凸目、凸鼻;龙尾呈平面浅浮雕卷曲状。其雕刻手法细腻,线条流畅,造型精美圆润,是泸县龙桥中温婉祥和、柔美圆润风格的代表。2013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奇峰渡槽位于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奇峰镇境内,由胜利渡槽和华丰渡槽构成,奇峰渡槽由胜利渡槽和华丰渡槽构成,是西南地区乃至中国丘陵地区典型的桥梁式渡槽。修建目的是解决当地丘陵地区连年干旱缺水,田土缺收短收的问题。胜利渡槽1975年完工,因其独特的桥上桥设计驰名,下层流通龙溪河水,中层为行人过桥,上层为引水槽体,总长1000米,21墩20孔,最高处33米;华丰渡槽1978年建成,全长1122米,共用47个大拱跨,76个小拱跨,桥墩上还有小卷拱,最高跨拱高为39米,最高处43米,是泸县跨距最大、拱跨最多、跨拱最高的一座水渠渡槽。2019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方特产

泸县晚熟龙眼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以细、嫩、香、甜诸品质,赛过福建、两广所产龙眼。泸县是中国最晚熟的龙眼(桂圆)生产区域,成熟上市期8月下旬~10月上旬,较福建、两广沿海等龙眼主产区迟30天以上。泸县龙眼种植实现20个镇(街道)全覆盖,总面积达到16万亩,独特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造就了泸县晚熟龙眼肉厚鲜嫩、色泽晶莹、果汁香甜、风味隽美的独特口感。“熟龙”晚熟龙眼被批准实施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

青花椒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泸县青花椒含油多、香气浓、麻味足,其突出特点是清香浓郁而绵长,“久置留香”效果明显。品质优良,具有青花椒特有的形态和色泽,香、辛、辣、麻味重,香气浓纯,无异味。泸县青花椒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在全县20个镇街有3.8万农民栽植青花椒。

牛滩生姜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区位于泸县西部,以牛滩镇新林村为轴心向周边延伸覆盖,牛滩生姜独具地域特色风味,具有肉质鲜嫩、渣少汁多、嫩白味美,表皮光滑、肉质细腻,筋少汁丰的特点,富含人体所需的铁、锌、钙、维生素C、蛋白质、赖氨酸等营养成分,且香辣可口,具有生津提神之功效,以口感“脆、香、嫩”声名远扬,素有“无筋生姜”的美誉,是制作川味泡姜的上好原料,享誉川、渝各地。

刘氏泡菜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选用豌豆、萝卜、大头菜等蔬菜品种,选用优良种子和丰饶的种植土壤,采取科学的种植技术,使产品营养更丰富,口感更好。采用完整和独特的泡菜发酵技术和工艺流程,180天老坛自然发酵香味浓郁,口感纯正独特,极大程度保存产品的鲜香脆爽和原有风味,造就了刘氏泡菜鲜、香、脆、爽的独家口感。

太伏火腿皮色黄亮,瘦肉鲜明似火、肥肉依稀透明,脂香醇美、咸度适中,肉质细嫩、肥而不腻。太伏火腿传统制作技艺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火腿中内含有19种氨基酸,9种微量元素,5种维生素。

荣誉称号

2019年8月,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2020年3月31日,入选2019年度四川省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市、区)。6月9日,获评四川省促进服务业发展工作先进县(市、区)党委、政府。7月,入选2020中国最具安全感百佳县市。同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国家卫生城市(区)和国家卫生乡镇(县城),泸县为国家卫生县城。9月22日,泸县上榜2020中国西部百强县市。11月25日,入选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12月3日,入选第五届四川省文明城市。12月28日,被授予“四川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县(市、区)”称号。

2021年5月7日,被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去冬今春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先进单位”称号。6月4日,泸县列入2021年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名单。6月21日,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8月,入选四川省深化政务公开促进基层政府治理能力提升先行县名单。同月,被命名为2021—2023年度“四川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9月,入选“2021中国西部百强县市”。10月27日,入选交通运输部公布的第二批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创建县名单。11月12日,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认定为第五批“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12月,入选第二批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名单。

2022年3月,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国家级水稻制种大县。5月,入选乡村振兴金融创新示范区建设第一批试点地区。7月15日,荣获世界美酒特色产区·中国原酒之乡”称号。

2023年3月,泸县入选四川省地名文化遗产传承保护试点县(区)。

2023年8月,泸县入选全国智慧广电乡村工程试点县。

2024年2月,泸县被四川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通报表扬2023年度全省农村改革工作先进县(市、区)。

2024年2月,被交通运输部命名为“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