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汭

更新时间:2023-06-28 18:31

水北曰汭。洛汭,位于洛水的下游,洛水入黄河处。《书·禹贡》:“东过洛汭,至于大伾 。”《河图玉版》载:仓颉为帝,南巡狩,登阳虚之山,临于玄扈洛汭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授帝。洛汭即为洛书出处。

简介

古地域名,亦称什谷,即今河南巩义河洛镇洛口村一带,在孝义镇东15.5公里处,因洛河至此流入黄河而取名。夏朝太康失国,为翌所逐。昆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即此。《左传·昭公元年》载:“天王使刘定公劳赵孟于颖。馆于雒汭。”亦指此。

文献

《逸周书·度邑解》记载:周武王伐纣灭商后,曾瞻望中原,指出“自洛汭延于伊汭,居阳无固,其有夏之居。我南望过于三涂,我北望过于有岳,丕愿瞻过于河,宛瞻于伊洛,无远天室。”

《尚书·康诰》中说:“周公初基,作新大邑于东周洛,四方民大和会。”孔注说:“初造基建,作王城大都邑于东周洛汭,居天下之中,四方之民和悦而集会。”

《疏》里也说:“周公初造基址,作新大邑于东周洛水之汭,四方之民大和悦,而集会言政治也。”

《史记·河渠书论》:“余南登 庐山 ……东闚 洛 汭、 大邳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句》:“四言广於 夏 年,《洛汭之歌》是也。”

南朝 梁 丘迟 《与陈伯之书》:“吊民 洛 汭,伐罪 秦 中。”

前蜀 杜光庭 《川主醮五符石文词》:“ 伊川洛汭,运叶中兴,八水三山,俗谐昭泰。”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