湔江

更新时间:2023-10-08 10:10

湔江,古称湔水、蒙水、彭水、王村河等,由于解放后下游主要分支仅余鸭子河一条,故德阳市境内也将全水系称之为鸭子河。长江支流沱江的支流,为沱江三源之一,是成都平原西北山区的一条重要河流,发源于四川省彭州市北部龙门山中段的茶坪山(玉垒山),上游称金河,有著名风景区银厂沟,先后有白水河、白鹿河汇入。出关口(古称堋口)后进入平原,经湔江堰,以下河段历史上曾分为九支。小石河为排洪干道,鸭子河为沿山山溪集水河,其余已改为灌溉渠系。建国后,积极治理湔江,兴建人民渠,“九河归一”,使小石河成为湔江排洪主河道,现代河道鸭子河与小石河流至什邡市马井镇又相汇合,向东南流入广汉市境,称鸭子河,绕广汉城北,再向东南流至三江,先后与石亭江绵远河相汇合,入金堂县境称北河,于赵镇与中河(清白江)、毗河相汇后称沱江。

名称演变

湔江,古称北江,《山海经》云“北江出曼山”(曼山,今太子城);《读史方舆纪要》称王邨河;《四川通志》作王村河;清嘉庆《彭县志》名玉村河,并言“一统志作马木河”,志中地图标记为“关口大河”。嘉庆《大清一统志·四川》误记为马水河,但言“合流曰王村河”。清光绪《彭县志》载:“彭之大川曰北江水,一曰濛水,一曰沫水……源仰天山巅,东流出五峰间……屈西南径玉垒山南,白水河自西北来注之……又南径天彭山西为汜水,亦曰湔水。又东南径其南,岩鹅溪水自北来注之……又西南径毛郎庙东……又南少东历堋口堰,……湔堰今分为五,下流分为八也。俱东南会沱水。”

干流概况

河源段

湔江一源于太子城峰西南的红龙池(海拔4020米),另一源在其东北的乾龙池(海拔4360~4380米)(玉垒山红龙池(海拔4080米))。从源至海汇桥,总称银厂沟,汇集东银厂沟、西银厂沟、长河坝、五道河等水。河源段长20余公里(地形图上量算长度),落差达2660米,平均比降为133‰。该段流域形状呈西北——东南狭长形,支沟密集短小,向主沟辐合,对称排列成树枝状。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在径流补给中占重要地位。其特点是坡降大,多急流险滩,跌水和瀑布发育,流速流量变化较大,且分布不均。

上游

海汇桥至白水河河口,称沙金河,嘉庆《彭县志》称竹溪河,长约20公里。海汇桥海拔1360米,白水河河口海拔1020米,落差340米,平均比降为17‰。该段右岸支流长而多,河岸平缓,左岸支流短而少,河岸较陡。流域形状呈不对称向心状。右岸汇入的支流有白水河,其余为山溪沟,如六河溪、响水洞、上沙金河、下沙金河、胥家沟等。左岸汇入的水有纸厂沟、小水沟、岩风沟等。

中游

白水河河口至关口段。河道大体呈“S”形,先是东北——西南向,流至小鱼洞后,转由西北——东南向,于新兴场北之三岔河处汇湔江第二大支流白鹿河,然后折而南向流至关口。该段长约26.2公里,落差270米,主河道平均比降15‰左右。湔江中游,河面宽阔,有的地方河床宽达200—300米,河道比降变小,流速减缓,多河漫滩、沙洲、阶地。通济以下主河道也常因洪水冲刷而改道,但主河道摆幅不大。中游的支流以右岸为多,有龙槽河、石匣子河、韩家沟、洪水沟、果木沟、龙怀沟、小石梯沟、花庙沟和丹景沟等。左岸支流有吊索沟、干溪沟、翻山沟、蜂桶岩沟和白鹿河。

下游

湔江自关口进入成都平原后,海拔降至750~525米,河道呈放射状分为青白江、新开河、新润河、白土河、濛阳河、小濛阳河、马牧河、小石河、鸭子河等九大分流,现鸭子、小石二河于什邡市马井镇北汇合为一,仍名鸭子河。清白江南流至彭州市(原彭县)北君平乡,与都江堰内江渠系蒲阳河汇合而东流,原新开、新润、濛阳等河先后汇入。马牧、白土等河已废置。因此,前代的湔江九河已归一,即为鸭子河(小石河)。鸭子河发源于彭州市(原彭县)思文、楠木、永定三乡交界的尽头山南麓,自北而南汇纳鹿茸溪(六龙溪)、花园沟、刘家沟、白石沟,经彭州市(原彭县)永定、楠木、万年、红岩等处,于慈母山进入什邡市境,再经隐丰场至马井场,与小石河相汇。以下即为小石河原下段河道,向东偏南流,于广汉市和兴乡入石亭江,湔江河道亦止于此。石亭江向东南流至易家河坝汇入北河(即沱江干流)。

河道变迁

湔江出山口进入成都平原后,历史上最多曾分为九支。自东而西依次为鸭子河、小石河、马牧河、濛阳河、小濛阳河、白土河、新润河、新开河、清白江,号称“湔江九河”。

历史上曾多次变迁。唐代称“双川”或“光、涵二水”。北宋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彭州镇国寺新修塔记》碑文亦称“江析二派”。一为光水,在东,包括鸭子河和濛水。二为涵水,即今新润河。尔后,两河口按方位称东河口和西河口。

明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六月,湔江大水,主流西迁,“始冒清白江之名”。明末清初,“濛江在县东,亦曰弥濛水”,为主流(见《读史方舆纪要·沱江》)。嘉庆十八年(公元1813年)《彭县志》载:“玉村河之水出彭门,分七大支。”即清白江、新开河、乾河子、濛阳河(又分白土河)、马牧河、小石河、鸭子河。“其正派东流六十里,入汉州界,名马木河,又东经州南入清白江”。光绪四年(公元1876年)《彭县志》载:“湔堰今分为五,下流分为八也,俱东南会沱水。”民国时期,湔江九河以关口为顶点,呈辐射状分布于冲洪积扇上。自西而东北先后是清白江、新开河,南流入崇宁境,注入蒲阳河;新润河经县城西南流入新繁境注入清白江(蒲阳河桃花滩以下河段名),白土河经县城东北流入广汉境注入清白江;濛阳河、小濛阳河、马牧河、小石河均东南流入广汉。前三河于西城桥汇流至三水关合流于清白江。小石河于罗万出境后,至什邡马井;鸭子河东北流,至红岩出境折而东南流,至什邡马井会小石河水入广汉,再到金堂至赵家渡入沱江。

民国时期的湔江平原河道,年久失修,堤岸崩塌,洪灾极为严重。河道袭夺,新河增多。民国12年大水后,小石河成为主河道。民国25年,时彭县县长陈文卿呈文称:“马牧、小石、濛阳三河之河身……竟成一片野草蓬蓬,白石粼粼,荒阔无垠之地矣……横宽十二里至十五六里,纵长四十余里。旧有之河身不但无踪迹可寻,且另开新河数道,任意横流。如濛阳河经流之九尺铺,另开新河二道,白土河经流之集贤镇,另开新河一道;小石河经流之楠木场,另开新河二道;马牧河经流之化成院,另开新河一道……全县各河以河身因淤塞年久,甚至高出平地三四尺者,故洪水一至,即不能尽量容纳。”民国28年,小石河河槽已扩至二三百米。当年四川省水利局工程师施建臣,在察勘湔江的报告中称它“俾成为最大之排洪道”。

建国后,积极治理湔江,兴建人民渠,“九河归一”,使小石河成为湔江排洪主河道,关口拦河坝下河床宽163米,人民大桥下河床宽400米,境内小石河长20.8公里,平均比降9.6‰。枯水期,卵石裸露,洪水期,急流澎湃。小石河东流出境至什邡市马井与鸭子河汇流,至广汉与石亭江、绵远河汇合后名北河,再与清白江昆河汇于金堂赵镇入沱江。其余分流的八河。除鸭子河外,人民渠左岸河道大多开垦种植,右岸河道仍保留部分河段作区间排洪、泄涝之用。多年的湔江洪患得以基本控制,实现了排、灌两利。

水文特征

湔江,为沱江上游三大支流之一,流域面积2057.3平方公里。其中平原部分1430平方公里,山区集雨面积627.3平方公里。总长度约128公里,关口以上河长71公里,彭州市(原彭县)境内长约90公里。从源至出境落差达3475米。水文特征是洪峰高,洪水量大,易涨易落,推移质多,对河床下切和旁蚀的破坏力大,其支沟的溯源侵蚀也强烈。

据关口水文站1956~1985年实测资料统计分析,年平均流量23.5立方米/秒,年径流量745亿立方米,年径流深1190毫米;最大年平均流量32.6立方米/秒,最大年径流量10.31亿立方米(1960);最小年平均流量13.5立方米/秒,最小年径流量4.26亿立方米(1982),年平均流量最大最小值较差2.4倍;实测最大洪峰流量4490立方米/秒(1978),最枯流量2立方米/秒(1981)。

湔江在德阳市境内河道长40公里,流域面积431平方公里,历史上关口最大洪峰流量为5060立方米/秒,最小214立方米/秒,年径流总量6.4亿立方米。湔江下游鸭子河冬春水量小,夏秋较大。广汉段20年一遇的洪峰流量约4300立方米/秒。1972年,在宝成铁路桥处测得洪峰流量5860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年径流总量6.4亿立方米。鸭子什邡段最大洪水流量为1964年每秒972立方米。每年之砂砾推移量约1万立方米(彭州市湔江总输砂量每年为90万吨)。鸭子河亦为什邡之主要排洪河道。由于源头大多山头裸露、岩石破碎,加之兼纳彭州市(原彭县)关口之分洪,故每暴雨来临,洪峰急陡,推砂滚石,吞田毁地,沿岸各处,每年均需淘河补堤,方能保护农田。

主要支流

汇入支流

湔江本干段的主要支流有白水河、白鹿河等,下游鸭子河段的支流详见:鸭子河

白水河,是湔江第一大支流。嘉庆《彭县志》载:“白水河一名牛圈沟。”源出光光山、石门山南麓,与湔江主源红龙池仅一山脊相隔,两源相距2公里许。河流集雨面积192.2平方公里,河长约20公里。河源海拔3760米,河口海拔1020米,落差2740米,平均比降为137‰。河口平均流量8.56立方米/秒。径流补给主要是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

白鹿河,古名琅岐水,讹为两岐水。“源出琅岐山”,故名。全长约23.5公里,河源海拔1880米,汇入湔江处海拔814米,落差1066米,平均比降45.4‰。河道集雨面积100平方公里,河口年平均流量3.69立方米/秒。

下游分支

鸭子河,按《德阳市志》,起于湔江关口(1963年后改至牛心山七佛岩,另说1960年冬封闭河口,改自牛心山七佛岩穿隧洞180米引水入故道。),按《成都市志-水利志》发源于彭州市思文、楠木、永定三乡交界的尽头山南麓,自北而南汇纳鹿茸溪(六龙溪)、花园沟、刘家沟、白石沟,经彭州市(原彭县)永定、楠木、万年、红岩等处,于慈母山进入什邡市境,折向东南至再经隐丰场至马井场,与小石河相汇。以下即为小石河原下段河道,向东偏南流,于广汉市和兴乡入石亭江。鸭子河于成为单独水系,承泄境内永定至红岩一带浅山、丘陵区径流。集雨面积63.4平方公里。

小石河,古称罗江水或廉江水,源于彭州市(原彭县)关口,经楠木场、罗院场,由白衣庵河坝入什邡境内,至马井(乡)上场汇于鸭子河,什邡境内全长6.6公里。河岸最宽处930米,平均宽420米。河床比降为千分之5.4。洪水流量每秒2000立方米左右。1978年彭州市(原彭县)关口洪峰流量为每秒4490立方米,小石河承受其绝大部份。是年洪峰集中,巨石翻滚,移至广汉市(广汉县),竟摧折了金雁大桥。砂砾推移量,什邡境内每年约3万立方米。小石河在清道光以前为一小河,宽不足十米,在五显庙处仅搭木板桥即通行,故河名从“小”字。又因水清不搅堤岸,故又名廉江水,道光十一年(1831年),彭州市(原彭县)县令毛辉凤在关口旧堰下10米处建分水平梁,改两河口为五河口,鸭子、小石同一口,宽五丈四尺(旧制)。民国十二年(1923年)后,湔江主河道又逐渐转至小石河。1960年筑关口以下西河大堤,小石河即正式成为排洪河道,并封闭堵死其余河口,小石河遂逐年吞食沿岸农田,仅隐峰天台寺河坝,从1963年至1973年10年中,就冲毁农田数百亩,宽度达200余米。

《德阳市志》以为鸭子河(湔江)干流的中游,而彭州段鸭子河为支流。

治理开发

引水工程

湔江堰首工程,建国前,由引水渠,平梁石、分水鱼嘴、东西河边埂、上下海漫5处工程组成。每年岁修,均按工程损毁情况进行整修。除大修外,均作一般维修,成为惯例。引水渠(平梁以上河床):为达到各河平梁上水一致,在平梁以上200~300米的一段计算比降,定出深度,然后淘挖平整,使水平稳地上平梁,各河均流。这项工程,每岁淘挖沙石1万立方米左右。平梁石:系用条石干砌或白灰浆砌的工程,起量水埝的作用,也是湔堰分水重点。

平梁石必须按照各河分水尺寸,固定宽窄,并成为定则,历年不变。分水鱼嘴:各河分水平梁,均以鱼嘴为界。1930年代,鱼嘴用杉木结构,称为围木。捆以铅丝,中填卵石,抵抗力量全在围木,围木损坏,卵石即崩。1940年代,改为干砌卵石,维持春灌分水。东西河边埂:亦即护岸石堤。湔江洪水,时东时西,故东西两岸均需保护。每年引水渠所淘挖的沙石,全部倾倒在东河岸做砌石保护,以免汛期沙石冲入河中,堵塞河口。这项工程用晒席粘土填心,埂面用大卵石干砌,起维持平梁上水、维护春灌和抵御一般山洪的作用。上下海漫:平梁石上下都要用条石镶砌,再铺竹笼于条石后面,钳住新砌的平梁石,使之牢固,并使一般洪水通过平梁后,得畅其流,不致冲刷河底,危及平梁的安全。1940年代起,改竹笼为千钉卵石海漫。民国37年,省府派工程师在湔江堰修建东西河分水防洪工程。计作竹笼鱼嘴1座,用石灰浆砌卵石分洪埂(即六合堤)1道,东西河分洪平梁、左右岸干砌卵石防洪大堤各1道,东西河潜坝7处。这是民国时期湔江分洪工程一大改革。但因工程质量差,抗洪力量弱,于1950年被洪水冲垮一部分。六合堤尚残存。

建国后,湔江堰首工程的治理,1951年冬,川西行署水利局派工程师汤学云负责湔江堰首工程。

1966年岁修,针对濛、马两河口分水工程位置不当,结构不坚,年修年毁,以及河口淤塞严重等状况,决定延长西河大堤,并采用混凝土浆砌条石工程,封闭濛、马河口。至此,结束了湔江“九河”的历史,实现了一个比较完善的灌溉、排洪系统的新布局。1980年岁修,又在西河大堤至坝长21米处,试建长55米、宽21米的消力池一段,以稳定滚水坝工程。

蓄水工程

西河水库。位于隆丰镇西挖断山五一村境内,属湔堰西河灌区,故名西河水库。1960年1月开工,7月停建,于1962年底续建竣工。因蓄水量小,又于1965年11月进行扩建,次年3月告竣。此水库坝基系砂页岩,坝型为均质土坝,初建人工滚压,扩建时拖拉机碾压。大坝高20米,坝顶长868米。其中主坝长220米,副坝长648米。杠杆转动闸门,放水最大可达2立方米/秒,属引蓄水库小(一)型。设计库容262万立方米,正常库容250万立方米,加上复蓄,年供水量420万立方米。提供养鱼水面233亩。因水库是引蓄湔堰之水,遇丰水年可引蓄相当于两个类似水库的蓄水量,并且不受洪水威胁。保证了隆丰、丽春、庆兴3乡的农田用水。

牌坊沟水库。位于永定乡尖峰村境的牌坊沟处,故名牌坊沟水库。1958年筹建,因资金困难停建。1977年,经温江地区批准,当年12月开工,1980年竣工蓄水。劳力由受益的万年、楠木、敖平、永定等乡承担。大坝坝基为页岩。坝体为土坝。坝高29.5米,坝顶长426米(主坝210米,副坝216米)。该水库为湔堰东河灌区引蓄水库。引水渠在鹿茸溪下鸭子河起水,引水渠长4500米,设计流量2立方米/秒,主建筑物有渡槽8处和进水口闸、拦河坝。此水库属小(一)型,总库容380万立方米,正常库容358万立方米。放水设备是杠杆式转动闸门,多层放水,最大可放3立方米/秒。出水渠长1390米,建放水隧洞、渡槽和鸭子河倒虹管等工程。还提供300亩水面养鱼。

水电工程

1961年,于关口引湔江东河水,兴建第一座国营牛心山水电站,装机容量为100千瓦。后又靠近该站兴建二级电站,装机容量55千瓦。1977年12月至1979年5月建成西河电站,装机容量620千瓦。

航道航运

历史上,湔江和白鹿河为筏运河道。前者从白水河场起,经小鱼洞、通济、新兴到关口,全长26公里。后者从白鹿场起,经思文、三岔河、新兴到关口,全长22公里。每年有大量木材靠木筏运送出山,有时木材筏上附搭花炭等物。清朝、民国时期,筏运业务最盛。每天汇集在终点——关口的筏子在千张以上。从事筏运的人员500余人。放筏旺季,从灌县、什邡等地来搭帮的在200人以上。

筏运作业分3个段:白水河至通济,白鹿场到思文场,三岔河到关口。放筏人员,除三岔河到关口是新兴、关口两场的60余名专业筏工外,其余200余人都是农兼副业。1950年,关口成立筏运工会,1953年改为水运工会,1956年合并成立关口水陆运输合作社。1960年代以来,公路、铁路发展,河道变化,山区的木材多用汽车、火车转运,筏运工人外出到灌县、什邡、金堂、平武、绵阳、乐山、雅安等地作业。有的在外落户,有的转业于县内厂矿,专业筏运逐渐终止。至1980年代,个别不通公路、铁路的林区,尚有少数副业人员,扎小木筏,转运木材到公路边或火车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