溾水

更新时间:2023-07-27 23:30

溾水,最初见于《水经注》,《富水郡志》称回河,俗称京山河。发源于杨集镇花石岩山南麓,自西向东横贯京山城区,最终汇入汉北河。

历史沿革

名称来源

其名最初见于《水经注》,《富水郡志》称回河。俗称京山河。上游河床一般宽50米,新市镇以下80余米。河道弯曲,流泄不畅,水量变幅较大。常年流量2~3立方米/秒。溾水在新市镇上下4公里内,河道迂回曲折。《京山县志》对这段河道的变迁作过祥尽的描述:“自南门起,至新南门一带,傍城洼下,其形似河,上为高家坡,其形类岸……旧城址缘坡起,嘉庆末年(公元1565年)改河兴城,推而出之,乃为今址。塌中民居斜与长寿里相接。”溾水享有“溾水潆波”的盛名,为古时“京山八景”之一。

建设历程

由于河道弯曲,流泄不畅,以前常造成灾害。据《京山县志》(光绪八年版)记载:“天启壬戌(公元1622年)仲夏,淫雨浃旬,一夕,山水骤至,荡城溢郭,塌中居者,老壮妇孺靡孑遗焉,城外沿河居民遭洪涛怒浪而逝者亦不胜记。”这种荡城溢郭的灾害记述,虽然未曾再见,但比这小一些的灾害常常发生。故此,河道逐渐淤浅,水草丛生,钉螺獗起,危害人民身体健康。1975年,县委组织二千多人,用了半年时间,对这段河道疏通取直,铲除杂草,砌了石岸。两岸整齐平滑的石坡,宽敞平静的河面,与1973年和1978年修建的两座钢筋水泥公路桥融成一体,十分壮观。这两项工程,不仅有利于消灭血吸虫病,便利京山城区与京南各地的交通,而且为这座古城增添了新的光彩。

资源环境

人口

溾水流域居住着三十多万人口,有17万亩耕地,占全市总耕地面积的五分之一,对京山人民的生产、生活有着重要意义。

资源

此水过去航运颇盛,帆船可抵京山市新市镇,是京山中部人民和外地物资交流的主要通道。解放初,因京(山)——皂(市)公路修复,航运渐少,1959年惠亭水库大坝动工修建后,航运中断。这条河由于承雨面积大,溪涧性强,水量变幅较大,一般流量2-3立方米/秒,而枯水季节只有0.018立方米/秒,每当山洪暴发,河水猛涨,最大流量可达1480立方米/秒(1957年测得),常造成短时水患。为了变患为利。于1959年和1966年在上游建成了容量为28940万立方米的惠亭水库和容量为1090万立方米的余家河水库,不仅控制了洪水,而且调节、便利和扩大了灌溉。溾水从此踏上了造福人民的崭新历程。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