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

更新时间:2023-08-31 01:49

王文(1393年—1457年2月16日),初名强,明宣宗赐名文,字千之,号简斋,北直隶保定府束鹿县(今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人,祖籍南直隶凤阳府霍丘县(今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明朝大臣。

人物生平

年轻有为

王强自幼聪颖,求学于邑庠。刚满弱冠,就考中举人

永乐十九年(1421年),王强考中进士

宣德元年五月四日(1426年6月9日),王强被授职四川道监察御史。王强激浊扬清,清廉奉公,保持廉洁,遵守法律,有能干的声誉。王强与王翱于谦同为御史,为都御史顾佐所称道,其中王文最为严厉刚毅。

宣德九年(1434年),经顾佐推荐,王强奉命与宦官刘永成一同处理彰德妖贼张普祥案件。还京奏报,使明宣宗很满意,赐名“文”。

受知英庙

宣德十年七月十日(1435年8月3日),王文升任陕西按察使。七月十六日(8月9日),遭逢他父亲的丧事,朝廷命令他回家奔丧后,回来再上任。

正统三年正月十五日(1438年2月9日),升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宁夏。

正统四年九月九日(1439年10月16日),王文被召回都察院就职治事。

正统五年正月二十九日(1440年3月2日),召为大理寺卿

正统六年五月十九日(1441年6月7日),王文和刑部侍郎何文渊审问京城中的狱案,太监兴安对他的断案能力感到惊奇。

执掌宪台

正统六年六月二十四日(1441年7月12日),王文升任都察院右都御史。

正统八年四月十二日(1443年5月11日),少师杨士奇之子杀人被捕,王文进言:“虽非杨士奇指使,但如果平日教育有方,何至于此?”最后没有追责。

正统九年正月四日(1444年1月23日),王文出去视察延绥、宁夏边防事务。弹劾处理定边营不遵法纪的都督佥事王祯、都督同知黄真等人罪行,边境上吏治得到澄清。

正统十年十月二十五日(1445年11月24日),王文代陈镒镇守陕西。平凉、临洮、巩昌等地发生灾荒,王文上奏免去这些地方的田租。

正统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450年1月8日),经徐亨请求,升任都察院左都御史,仍然镇守陕西。王文在陕西五年,地方上安定不乱。

色厉内荏

景泰元年闰正月十一日(1450年2月22日),王文被征召入京掌管都察院事务。王文为人深沉刻薄,心中很有城府,面貌严峻冷酷,和陈镒同在官位,见面只是作个揖,没有交谈过。各御史都像忌惮神明一样忌惮他,朝中官员没有敢以私事求他的,然而王文内心却柔顺温和。当初,审理大理少卿薛瑄的案子,为了迎合王振的旨意,想判薛瑄死罪。到了审理太监金英放纵家奴行不法之事的案件,只是判了他家奴的罪。给事中林聪等人弹劾王文、陈镒畏惧权势助长奸恶,把他们关进诏狱。二人都认罪,明代宗于是宽恕了他们。

景泰二年(1451年)六月,学士江渊上书说法律机关判决案件大多枉曲。王文和刑部尚书俞士悦请求罢免,并且说江渊曾经有事贿赂他们,他们没有听从,所以被诬告。明代宗对两边都置之不理。

景泰三年正月十九日(1452年2月9日),加官为太子太保。三月二十九日(4月18日),陈镒将要回朝,当时陈镒镇守陕西,王文应当代替他。各个御史纷纷上奏章挽留他,于是改换任命侍郎耿九畴。南京发生地震,长江、淮河北岸涨洪水,九月二日(9月14日),明代宗命令王文去巡视。他同南九卿商议呈上有利于军民的九件事。又进言徐、淮之间饥荒严重,而南京的储蓄有剩余,请求全部发放徐、淮仓库的粟米来赈救,而把应该输送到南京的粮食输送给徐、淮,填补那里的空缺。都答复许可。

入阁辅政

景泰年间,陈循最得皇帝信任,刚愎自用。高谷和陈循不相友好,因为王文强悍,想拉他一齐共同处理朝政来对抗陈循。景泰三年十月十日(1452年11月20日),高谷上疏请求增加内阁的人数。陈循举荐他的同乡萧维桢,高谷于是举荐王文。王文得到宦官王诚的帮助,于是明代宗诏命任用王文。

景泰四年二月六日(1453年3月15日),王文从长江、淮河囤到朝廷,改任吏部尚书,兼任翰林院学士,值班文渊阁。二品大臣进入内阁从王文开始。五月十三日(6月19日),王文遭逢母亲去世服丧,明代宗诏令让他像前次那样减少服丧期任官。王文虽然是高谷所引荐,但是高谷迟缓稳重,陈循性格鲜明决断,王文反而与陈循相合而不依附高谷。后来因为儿子王伦的原因,想倾轧考官,又因为高谷进言而作罢。因此两个人最终不相友好。

景泰五年三月十日(1454年4月7日),长江、淮河涨洪水,又命令他巡视。在此之前,苏、松、常、镇四府的粮食,四石折合白银一两,百姓认为便宜。后来户部又征收大米,命令输送给徐、淮,共一百一十多万石。大致用三石才运送到一石,有的人家产破败。王文以便宜行事停止输送大米,又打开粮仓赈济饥民三百六十余万。当时因为饥荒而多盗贼,王文逮捕长洲盗贼许道师等二百人。想扩大自己的功劳,判许道师焉谋反叛逆罪。大理卿薛管辨别出他的诬陷。给事中王镇请求召集朝廷大臣勘察落实,查出当盗贼的十六人依法处置,而其余的得到释放。六月二十八日(7月23日),王文晋升为少保,兼任东阁大学士。

景泰七年五月九日(1456年6月11日),王文升任谨身殿大学士,仍然在东阁兼职。

冤斩集市

景泰元年(1450年),英宗回朝的时候,朝廷大臣讨论迎接的礼节。王文当时是都御史,厉声说:“你们认为上皇果真能回来吗?也先不索取土地、金帛而立即送上皇回来吗?”众人一直畏惧王文,都愕然没有决议而结束讨论。

景泰八年(1457年),改换储君的讨论兴起,王文率先受命。明代宗病重,群臣打算请求让沂王回东宫。王文说:“怎么知道皇上的遗意属于谁?”于是上疏请求早日选定太子。因此宫里宫外盛传王文和宦官王诚等人谋划召取襄王世子为储君。

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重新登上皇位,当天他和于谦就在班列内被拘捕。谏官弹劾王文和于谦等人阴谋树立外地藩王,命令在朝廷上审问。王文极力争辩说:“召回亲王必须用金牌信符,遣发官员必定有马牌,内府兵部可以骏证我做了没有。”言辞语气激烈雄壮。逮捕车驾主事沈敬来查究审问,没有事实。正月二十二日(2月16日),朝廷大臣以于谦、王文召集沈敬阴谋未定而判罪,和于谦一起在集市被斩首,所有的儿子全都戍守边关。沈敬也因知道谋反却故意放纵获罪,减去死刑,戍守铁岭。王文的死,人人都知道他受了诬陷。因为平时刻薄强悍,并且在迎驾、复储的讨论时不与舆论相合,所以冤死,而百姓不思念他(一说百姓思念他)。

沉冤昭雪

成化初年,明宪宗下诏赦免王文之子还乡。

成化五年五月十八日(1469年6月27日),王文之子王宗彝为父亲鸣冤,并陈述石亨陷害王文和于谦之事,于是明宪宗下诏恢复王文官职,并遣人谕祭,录其一孙入国子监

弘治十一年十月二十一日(1498年11月4日),明孝宗下诏追赠王文为太保,赐谥号“毅愍”。

主要影响

迎复英宗

在迎复明英宗的决策过程中,都御史王文主动迎合明代宗的政治主张,让他有机会成为明代宗辅政的人选。杨善成功奉明英宗回朝的消息传回后,朝廷需要讨论迎接太上皇帝的礼仪标准,王文对迎复英宗一事持消极怀疑态度,于谦则态度模糊,明代宗最终否决了礼部尚书胡濙隆重迎接英宗的建议。

由于迎接明英宗的仪注过于简陋,朝廷官员普遍有不满情绪。景泰元年八月十一日(1450年9月16日)散朝后,官员聚众传阅内阁学士高谷手中为明英宗辩护的匿名揭帖,胡濙主动询问能否封进上奏明代宗,胡濙和高谷的政治倾向代表了大部分的官员。对此揭贴,都御史王文称“匿名文书,不得言”,于谦则称“使封进,亦无妨”。王文一味迎合明代宗抗拒排斥英宗的政治需要,因而成为明代宗政治派系中的坚定支持者。

坚决易储

明代宗即位后,皇统世系仍然属于明英宗一系的太子朱见深,此事让明代宗如鲠在喉。出于私心,明代宗不愿意将帝位和皇权传给明英宗之子。景泰元年(1450年),明代宗即有了更换太子的念头。郕邸旧侍内官王诚等人为明代宗易储出谋划策,先赐大学士陈循、高谷百金,侍郎江渊、王一宁、萧镃、学士商辂各五十金,用以封口。景泰三年四月二十一日(1452年5月10日),广西思明府土官黄竑易储奏入,明代宗随即下诏:“此天下国家重事,多官其会议以闻。”次日群臣商议易储问题时,王文率先承命署名奏请易储,还逼着不愿署名的官员就范。

王文在政治上积极配合明代宗,满足明代宗的政治需求,因此得以在辅政群体中崛起。明代宗在派遣王文前去救灾的敕书中称,“朕以尔为心腹之臣”;王文保举官员失当被言官弹劾,明代宗为其辩解,“朝廷升赏,必有所宜,非尔等所知”;在明代宗重病群臣商议建储时,王文称“今只请立东宫,安知朝廷之意在谁”,反对复立英宗子朱见深为太子,这一反对意见在政治上是偏向明代宗的。

四夷科举

正统年间以来,四夷馆颇受重视,明廷不仅特许该馆官员参加科举考试,以拓宽其升迁渠道,还为该馆建设了新馆舍。由于这一时期对翻译人才需求量比较大,朝廷对四夷馆非常重视,依照永乐年间旧例,允许四夷馆译字官和监生参加科举考试,由翰林院对其进行考试,其所作文字也都是藩书,中第者送回科场,直接进入正榜,科场考官并无权决定其是否中第,这样译字官和监生的中第率要远远高于其他参加科考人员。景泰七年(1456年)八月,王文和内阁首辅陈循向明代宗上疏,指责科举考试官员严重失职,不应当破坏成法,明代宗也支持两位大学士,要求遵守旧制。

历史评价

明代宗朱祁钰:尔为宪臣之长,素有干济之才。(《明英宗实录》引)

明宪宗朱见深:尔历长宪台,廉能素著。(《明宪宗实录》引)

徐亨:其果断刚明,风纪振肃。(《明英宗实录》引)

黄溥:①激浊扬清,绰有能声。时都御史顾佐掌院事,少许可,先生与王翱、于谦同时为御史,咸为顾所器重。三人中严毅刚介,先生独过之。(《荣禄大夫少保吏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东阁大学士赠太保谥毅愍王公文传》)②先生为人严毅廉介,寡言笑,熟知国家典故。虽贵极人臣,自奉无异布衣时。(《荣禄大夫少保吏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东阁大学士赠太保谥毅愍王公文传》)③先生以一二语裁决,众自帖服。屡镇大藩,两总宪正,振举纲维,无敢于以私者。景泰初,与陈镒同事,一揖之外,未尝交谈。诸御史仰其风采若神明。及入开,毅然自任,尽心奉国,知无不为。事有可否,多所匡正。朝廷眷重,锡以白金印章,其文曰忠诚匪懈云。(《荣禄大夫少保吏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东阁大学士赠太保谥毅愍王公文传》)

彭时:束鹿王公自正统中任都御史,甚有名誉。(《彭公笔记》)

王世贞:貌端重有威,而善辩论,又刻核于吏事。(《弇州别集》)

张廷玉等:①文为人深刻有城府,面目严冷,与陈镒同官,一揖外未尝接谈。诸御史畏之若神,廷臣无敢干以私者,然中实柔媚。(《明史》)②阁臣既不相协,而陈循、王文尤刻私。(《明史》)

轶事典故

据《彭公笔记》记载,王文从正统年间任都御史,很有声誉。晚年和宦官王诚结交,想要进入内阁。这时内阁已经有陈循、高谷、萧镃、江渊、商辂五位辅臣,而王文难以开口,于是告诉高谷。高谷于是为他奏请增加内阁辅臣。等到讨论的时候,陈循不知道高谷的意思,于是说:“我在繁杂的事务中推举萧维祯。”高谷就说:“我举荐王文。”奏折呈上去后,明代宗果然任用王文为阁臣。当时的人很惊讶,都责备陈循想让乡人萧维祯入阁,所以才极力促成这件事。但是这件事其实是高谷有意而为之,这件事只有商辂知道。

人际关系

后世纪念

墓葬

王文墓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旧城镇西南。

相关族谱

《王氏族谱》现存于辛集市旧城镇寨子村一户王姓村民家中,为王文的后辈于清代续修,该族谱详细记载了王氏家族自明宣宗年间以来580多年的家族变迁历史。族谱详细记录了王氏宗族的渊源谱系,最早追溯到王文曾祖父,成为当地王氏族史的可靠蓝本。该族谱时空跨度大、保存完整、脉络清晰,对研究冀中南地区风俗人情、历史变迁和家族传承演变,具有较为重要价值。

史料索引

张廷玉等《明史·卷一百六十八·列传第五十六》

黄溥《荣禄大夫少保吏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东阁大学士赠太保谥毅愍王公文传》(《国朝献徵录·卷十三》引)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