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山县

更新时间:2024-09-16 13:57

砀(dàng)山县,古称下邑,隶属于安徽省宿州市,位于安徽省最北端,宿州市西北部,地处皖、苏、鲁、豫四省七县交界处,东南连安徽省萧县,由南到西分别与河南省永城市夏邑县虞城县毗邻;西北部与山东省单县相连,东北部与江苏省丰县接壤,总面积1193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10月,砀山县下辖13个镇,另设有3个功能区。截至2022年末,砀山县砀山县常住人口76.3万人。

历史沿革

春秋

属宋国。

战国

秦昭襄王二十一年(前286年),齐国灭宋国,改属齐国

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前280年),燕国乐毅率燕、秦、赵、魏、韩五国联军攻齐,齐国战败,原宋国领土归属魏国

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年),灭魏国,置砀郡,为三十六郡之一,在县境设下邑县

西汉

汉王元年(前206年)四月,今县境仍设下邑县(治今县城东毛李庄),属项羽西楚国(都彭城,今徐州市)砀郡(治睢阳县,今商丘市睢阳区)。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正月,砀郡改属彭越的梁国(国都为定陶)。

汉高祖六年(前201年)春,随砀郡归汉。

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三月丙寅,随砀郡改属刘恢梁(都睢阳,今商丘南)。

高后七年(前181年)二月,改属吕产的吕国。

高后八年(前180年)八月,改属梁国。同年九月,砀郡归汉。

汉文帝前元二年(前178年)二月乙卯,砀郡改属刘楫梁国。

前元十二年(前168年),复为刘武梁国(都睢阳,今商丘睢阳区)。

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四月,梁国改属豫州刺史部。

新莽

始建国元年(9年),改梁国为陈定郡,砀县改为“节砀县”(今永城市芒山镇),改下邑县为“下治县”(今砀山县城东),仍属豫州刺史部。

东汉

建初四年(79年),复砀郡(仍治睢阳县,今商丘市睢阳区),下邑县改名夏邑县(仍治下邑故城,今砀山县城东),属豫州(治谯县,今亳州市谯城区)。建初四年(79年),梁国迁都下邑故城,夏邑县属之。

三国魏

革梁国,属徐州。

延康元年(220年)十月,曹魏代汉,今县境仍设夏邑县(治今砀山县城东),属豫州(初治谯,后多次移治)梁郡(治夏邑,今砀山县东1千米毛李庄)。

青龙四年(236年),夏邑县(治砀山县东)兼梁国国都。

西晋

泰始元年(265年),复梁国,砀县并入下邑县(治今砀山县城东)。

南北朝

宋时,复置砀县(治今永城市芒山镇)。

南齐(479年),废。

北魏

孝昌元年(525年),夏邑县移治今河南夏邑。

孝昌二年(526年),置砀郡、砀县。砀郡治所在原下邑城(今砀山县城东),砀县治所鲁城(今永城市芒山镇)。

北齐(555年),废砀郡、砀县,置安阳县(治今永城市芒山镇)。

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安阳县为砀山县(治今永城市芒山镇)。

大业六年(610年),割彭城、瞧阳二郡之地置永城县,原砀山县城(今芒山镇)划归永城,砀山县治所迁至今砀山县城东,芒砀山以北为砀山县辖区。

砀山县(治今砀山县城东)属瞧阳郡。

光化二年(899年),朱全忠以砀山、单父、虞城、曹州之成武,表置辉州。后唐砀山县属单州

砀山县(治今砀山县城)属单州。

兴定元年(1217年),砀山县改属归德府(今河南省商丘市)。

兴定五年(1221年),升永城县为永州,辖下邑、砀山、酂三县,芒砀山一带属砀山县(治今砀山县城)辖,

绍定年间(1228—1233年),砀山县(治今砀山县城东)为洪水荡没,迁治所至芒砀山南麓保安镇(今河南省永城市芒山镇柿园村)。

宪宗七年(1257年),复置砀山县(治今砀山县城东),还旧地属东平路。

至元二年(1265年),降永州为永城县,芒砀山一带再属永城县。是年,砀山县并入单父县

至元三年(1266年),复置砀山县(治今砀山县城东),属济州,八年,属济宁路。

洪武四年(1371年),砀山县随徐州改属中书省

洪武六年(1373年)九月,改临濠府为中立府(治中立县,由钟离县改)。

洪武七年(1374年)八月,中立府改为凤阳府(治临淮县,由中立县改)。

洪武八年(1375年)十月,凤阳府徙治凤阳县(今府城镇)。

洪武十三年(1340年)正月,凤阳府直隶六部。

洪武十四年(1341年)十一月,砀山县改属直隶六部徐州直隶州。

永乐元年(1403年),徐州直隶南京(今南京市),南京后改为南直隶,又称直隶南京(仍治今南京市)。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水患,迁砀山县治于小神集(今砀山县城关镇东南陈寨北门外小神集)。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复旧治(今砀山县东毛李庄)。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改治旧城西1千米秦家堂(今城关镇)。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竣工,为夯土砖堞城垣。

雍正十一年(1733年),升徐州为府,砀山县属徐州府。

中华民国

民国元年(1912年),砀山县属江苏省徐海道。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属江苏行政督察铜山区。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江苏省行政督察第九区。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5月,日军陷徐州。日伪以徐州为中心的苏皖边区的1个市21个县作为特区直接控制。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同年9月5日,国民党接管汪伪砀山县。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1月7日,砀城解放。

1949年元月,属中原行政区商丘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1日,属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宿县专区。

1950年2月,砀山县民主政府改称砀山县人民政府。

1952年11月15日,将砀山县划归江苏省。

1953年3月6日,属江苏省徐州专区。

1955年2月21日,将砀山县划入安徽省宿县专区。

1956年1月12日,撤销宿县专区,砀山县改属蚌埠专区。砀山县人民政府改称砀山县人民委员会。

1959年3月22日,撤销萧县、砀山县,组建萧砀县,属蚌埠专区。

1961年4月7日,萧砀县改属宿县专区。同年12月15日,撤销萧砀县,恢复砀山县,仍属宿县专区。

1968年8月,砀山县革命委员会成立。

1971年,宿县专区更名为宿县地区,砀山县属宿县地区管辖。

1981年12月30日,砀山县革命委员会改称砀山县人民政府。

1998年,宿县地区更名为宿州市,砀山县属宿州市管辖。

2019年4月29日,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砀山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清末,全县划分4坊21社,后改为25里。

中华民国

民国元年(1912年),废除里,全县划为3个市4个乡,人口不足4万者为乡,人口大于4万者称市。

民国十八年(1929年),废市、乡,改设为7个区,下辖118个乡镇。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将一、七区合并为一区,五、六区合并为五区,全县划分为5个区,69个乡镇。建立了保甲制度,全县有271个保,3828个甲。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1月,废除保甲制度,全县设9个区,72个乡镇,1446个村。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年7月,撤消卞楼区,设立城西区,城厢区改称城关镇(区级),全县9个区(镇)100个乡(镇)。

1952年2月,全县调整为8个区,84个乡(镇),1592个行政村。将砀山县的雨亭区、新兴区划入河南永城县。固桥、陈堤口、胡屯、后谢油坊等庄仍由砀山县管辖。

1953年8月6日,华山县撤消,将原来属砀山县故黄河北(即华山县六、七区)的20个乡,255个自然村划砀山县管辖。仍称六、七区,后改为高寨、周寨区。

1953年9月2日,改名范集区为一区,阚寨区为二区,陈寨区为三区,周集区为四区,唐寨区为五区,高寨区为六区,周寨区为七区,吴集区为八区,城西区为九区,所辖乡未动。

1953年10月17日,山东省单县第六区8个整乡和3个半乡计96个自然村划归砀山管辖,改设成9个乡(马良、王范庄、陈庄、刘庄、吴楼、罗寨、汪庄、陈集、玄庙),称第十区。按旧治系一村两省的马良、卢王庄、杨庄集、贾庄、姜庵等5村划归砀山。另有单县胡杨庄、董台子两村经双方县政府与当地干部协商亦划归砀山,这时砀山原界一体,全县计有10个区,112个乡、镇,1373个行政村。

1954年8月27日,撤销第二区建制,原第九区改名为第二区。

1956年3月,撤区并乡,成立26个乡和城关镇。

1958年9月,全县划为河北乡周寨、城西乡砀城、中心乡陇海、唐寨乡唐寨、李庄乡良梨、陈寨乡陈寨六个人民公社(乡),实行“政社合一”的管理体制。

1959年6月,城西乡砀城人民公社分为城关镇砀城人民公社、城西乡东风人民公社。

1961年9月,原来的7个公社划为15个公社。陈寨公社划分关帝庙、黄楼、回龙3个公社;周寨公社划分周寨、高寨、大寨3个公社;城西公社划分官庄、曹庄、陈庄3个公社;唐寨公社划分唐寨、赵楼2个公社;陇海公社划分陇海、权集2个公社。李庄、砀城两个公社规模不变(砀城公社包括城关镇)。

1964年2月,砀城公社公为城关镇和砀城公社,城关镇辖城镇居民和四关生产大队,砀城公社辖屈楼、刘阁、毛园、曾庄、冯园、土山等生产大队。砀城公社后改称城郊公社。

1964年4月11日,为利于解决水利纠纷,经安徽、河南两省商定,将本县东南边沿地区,即黄楼公社所辖的6个行政村划归河南省夏邑县。

1965年5月,李庄公社分成李庄、良梨两个公社。全县设16个公社,1个镇,下辖224个生产大队,3043个生产队。

1980年2月,设区划社,全县设11个区,1个城关镇,改划为63个公社,349个生产大队,4558个生产队。

1984年,撤销公社体制,设立乡政府,乡下设行政村。全县共11个区,1个镇,63个乡,584个行政村。

1988年2月,撤区并乡,全县设7个乡,11个镇。

1992年2月,设立文庄镇,将唐寨镇的毛堂、东汪庄、侯口、文庄4个行政村和赵楼乡的段楼、倪庄、刘庄、王寨4个行政村划归文庄镇,镇政府驻文庄。

1996年5月,赵楼乡改设程庄镇。良梨乡改设良梨镇,镇政府驻于楼。

2000年4月,陇海乡的杨楼、屈楼、土山、七神庙、毛园、刘阁、冯园7个行政村和赵屯乡的苇子园、于楼2个行政村划归城关镇。

2001年,全县设5个乡,14个镇,共383个行政村。

2004年12月,城关镇更名砀城镇,陇海乡整建制并入砀城镇。全县共置18全乡镇、394个行政村。

2005年,全县进行部分村委会合并调整,年末行政村由原来的394个调整为358个。

2007年月12月,撤消西南门镇、文庄镇、黄楼乡、权集乡、刘暗楼乡,并分别整建制并入砀城镇、唐寨镇、关帝庙镇、玄庙镇、周寨镇;改设赵屯乡为赵屯镇。全县原来18个乡镇混合型区划体系调整为13个镇级区划体系,由原来358个行政村调整合并为155个行政村,10个社区。将原西南门镇整建制并入砀城镇,镇政府为原砀城镇驻地(西河北路1号)。将原文庄镇整建制并入唐寨镇,镇政府为原唐寨镇驻地(局子街)。将原刘暗楼乡整建制并入周寨镇,镇政府为原周寨镇驻地(周寨村)。将原黄楼乡整建制并入关帝庙镇,镇政府为原关帝庙镇驻地(关帝庙)。将原权集乡整建制并入玄庙镇,镇政府为原玄庙镇驻地(砀山县果园场场部所在地)。同时还将赵屯乡撤销,设立赵屯镇,行政区划范围不变,镇政府为原赵屯乡驻地(陈庄村)。保留葛集镇、李庄镇、良梨镇、程庄镇、朱楼镇、曹庄镇、官庄坝镇7个镇,行政区划范围、镇政府驻地不变。

2008年6月,经宿州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薛楼板材加工园经济管理区,属县财政全额供给单位,位于县城最南端,正科级建制,核定行政编制15名。下辖4个社区,总人口3.4万余人,面积55平方公里。

区划现状

截至2022年10月,砀山县下辖13个镇,另设有3个功能区。砀山县政府驻砀城镇人民东路99号。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砀山县东南连安徽省萧县,南部、西南部、西部分别与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夏邑县、虞城县接壤;西北部与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东北部与江苏省徐州市丰县毗邻。介于北纬34°16′—34°39′,东经116°29′—116°38′之间,总面积1193平方千米。

地质构造

砀山县地处山东台背斜徐蚌拗折带。沉积了巨厚的第四系地层,其厚度自东向西至西北逐渐增大。县境南部的程庄、王湾、陈庄、关帝庙一带,第四系厚度为318.15米—456.77米。下伏基岩为古生代二迭系砂页岩。砀城南4里王庄钻孔打至500米尚未穿过第四系地层。第四系地层初步划分为中下更新统(Q1—2),上更新统(Q3),全更新统(Q4)3组。

①中下更新统(Q1—2)本组地层为冲积——湖积层,其顶部常为灰绿色粘土,局部棕黄色亚粘土,多含直径1—2厘米的白色、灰白色钙质结核,局部含有直径1—4毫米的黑色铁锰结核,一般呈半固结状态,层厚40—70米,顶板埋深111.45—193.0米之间。此层为承压水,常夹1—3层以石英为主的细砂、粉砂。单层厚度一般为1.5—7米,据深孔抽水资料表明,该层富水性较好,单位涌水量为0.067—0.47升/秒米,渗透系数为0.53—2.99米/昼夜。水质以HCO型为主,矿化度一般小于1克/升。

②上更新统(Q3)本组地层为冲积——洪积成因的青黄杂色、棕黄色、棕红色的粘土、亚粘土为主,结构致密,常含有直径1—4毫米的黑色铁锰结核及直径1—5厘米的灰黄、灰白色的钙质砂。地层沉积厚度,县东南部为60—97米,西北部较厚为100—128米,此层为承压水,一般夹有1—3层黄色、棕色、浅黄色以石英粒为主的细砂或粉砂。单层厚1—12米,多呈西北—东南向条带状分布。根据抽水资料表明,上部含水层钻孔抽水,单位涌水量为0.04—0.8升/秒米,个别达0.76升/秒米,渗透系数一般1—5.7米/昼夜。水质主要为SQ24—CR型,其次为HEQ23型,水温17℃左右,矿化度多为1—2克/升,个别2—4克/升。

③全统(Q4)本组地层为冲积——洪积层。表层为黄河泛滥的冲积带,以亚砂土为主所覆盖。在垂向上以亚砂、亚粘、粘土互层,形成了复杂的地质结构。其沉积厚度一般为44—54米,郭庄、黄楼、谢集等处厚度为56.27—63.85米,此层常夹有1—3层黄色、灰黄色粉砂,单层厚度1.5—10米,大徐庄厚度达33.09米,均匀松散,以石英粒为主,颗粒分选较好,砂层呈透镜状,经常尖灭,在水平方向常发生相变。本组内赋存的地下水是农业灌溉开采利用的主要对象。此层为潜水和局部承压水。1977年12月20日—22日普查测量:故黄河大堤冲积平原地下水位的埋深一般为2.0—4.75米,堤外冲积平原地下水位的埋深一般为1.5—2.7米,矿化度一般小于2克/升,故黄河背河洼地局部为2—4克/升左右。

④全更新统又分为全新统下段、全新统中段和全新统上段,全新统下段(Q14),为棕红、棕黄色,紫灰色粘土、亚粘土与亚砂土、粉砂互层,一般厚度10—20米,顶板埋深为30—40米,下部为褐黄、灰黄色亚砂土或粉砂,单层厚度一般为1—5米,上部为棕红褐黄色粘土、亚粘土土层。质细、较匀一,结构紧密,微层理发育,含少量钙质结核,间有淡水螺化石,全新统中段(Q24),为青黄杂色、棕黄色亚粘土与粉砂、亚砂土沉积,一般厚度为0—18米,顶板埋深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大,堤外平原为9—15米,下部为淡黄色亚砂土,粉砂,发育不好,呈透镜,单层厚度为2—5米,上部为青杂色亚粘土含钙质结核。全新统上段(Q34),为近代黄河泛滥冲积之厚层,其岩性为亚砂土,部分为粉砂夹粘土的透镜体,含水层厚度一般5—16米,为潜水和局部承压水,水平发育含淡水螺化石。表土层,故黄河堤内平原及小神湖洼地为棕红色粘土、亚粘土,其余多为黄色粉砂、亚砂土。

地形地貌

砀山县地势平坦,系黄河冲积而成,境内中部略高,南北稍低。黄河故道以北海拔平均47.8米,以南海拔平均44米,县西北最高处达海拔54.8米,县东南最低处为40.4米,由于黄河屡次泛滥及改道,中小地势起伏,岗、坡、洼相间。这种微域地形的地貌变化,使水、盐重新分配,形成本县的五种地貌类型:

废黄河高滩地

为黄河及其泻道在不断增高的人工堤约束下形成的高出地面的河床沉积,它包括黄河故道和滩地,宽10—20千米,故黄河砂质废河槽,宽1—1.5千米,废河槽两旁是天然堤带(高0.5—1.0米,宽20—50米),两天然堤带外侧为1—8千米的波状起伏高滩地,高滩地的外侧为背河洼地,高滩地与背河洼地的地面高程相差6—8米。

决口扇形地系

黄泛决口水流堆积而成,黄河泛滥时,洪水冲决堤口,向堤外平原漫流,因流速减小发生沉积,随着漫流范围的扩大,形成由决堤口向外展开的扇状地形。本县决口扇形地主要有3个,一是故黄河北岸的苗城河上游地区;二是砀山城西沙河、利民河上游地区;三是砀山城东的李庄东北地区,决口扇形地地势复杂,地形起伏不平,由于沉积的多是粉沙及细砂,土壤结持力弱,经风力的再搬运,堆积成沙岗、沙丘及波状物。

缓平坡地

由黄河泛滥漫流沉积而成,是全县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地貌类型,地势平缓,由北向南、由西向东微度倾斜。地面坡降1/10000左右。地下水位为2.5—3米。地下水矿化度1克/升左右。

浅平洼地

浅平洼地分布在城东南小神湖洼地一带,上层多为静水沉积较厚的重壤土或粘土,海拔高程在40—42.5米之间,低于缓平坡地,地势低平,地面由四周向中心缓缓倾斜。坡降在1/5000至1/10000。一般年份地下水位在2米以下,干旱季节达2.5米,汛期在1米左右,地下水矿化度低于1克/升。

背河洼地

亦称交接洼地。主要分布在故黄河两大堤外侧低洼处,与大堤平行呈带状分布。背河洼地的一侧与废黄河高滩地相接,高差极为明显,洼地的另一侧向缓平坡地逐渐过渡,地势缓缓高起,边缘很不明显。背河洼地由于受两侧地下水补给,特别是受高滩地的静水压力影响较大,地下水位较浅,排水困难,地面及地下水迳流滞缓,地下水埋深在1.5—2.5米,汛期短时期在1米以内,矿化度1—2克/升。

气候特征

砀山县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冬季受西北利亚冷高压控制,多北风,气候晴燥,雪雨稀少;春季北方冷高压渐退,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渐增、多东风,气温回暖快、降水逐渐增多;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南风,炎热多雨;秋季副热带高压减退,北方冷高压增强,多北风,气温降低,降水减少。

日照

砀山县年平均日照数为2480.6小时,年际差552.1小时,全年以5、6两月日照时数多,分别为246.3小时和260.8小时,2月最少为167.1小时,从季节来看,夏季最多,为244.1小时,冬季最少,为169.7小时。

温度

砀山县年平均气温14℃,1—7月份为升温过程,7—12月份为降温过程。一年之中,最冷月份为1月,平均气温-0.9℃,最热月份为7月,平均气温27.2℃。常年高温(日最高气温35℃)天数为15天。全年逐旬平均气温以7月下旬最高,为28.2℃;1月中旬气温最低,为-1.2℃,旬平均气温高于27.0℃的有3旬,低于0℃的也有3旬。

降水

砀山县年平均降水量约773.6毫米,四季降水分配极不平衡,春季平均降水量134.8毫米;夏季平均降水量450毫米,其中7月份降水量最大,约占年降水量的28%;秋季平均降水量141.8毫米;冬季平均降水量46.2毫米,其中元月份降水量最小,仅占年降水量的2%。年平均降水日数87天。春季平均降水日数22.1天;夏季平均降水日数31.7天;秋季平均降水日数20.6天;冬季平均降水日数12.6天。

蒸发

砀山县年蒸发量平均为1712.4毫米,约为年平均降水量的2.5倍。夏季蒸发量最高,年平均为672.5毫米,占年总蒸发量的39%,冬季蒸发量最低,年平均156.1毫米,占年总蒸发量9%。6月份蒸发量最大,为287.6毫米,1月份蒸发量最小,为43.7毫米。

砀山县秋冬季多北风,春季多东风,夏季多南风。春末夏初常有西南干旱风,气温高、湿度小,风速大,引起强烈的地面蒸发与植物蒸腾作用,严重影响小麦灌浆,致使千粒重降低。风速常年平均2.5米/秒,最大风速为20米/秒。

水系水文

地表水

砀山县河流属新汴河,南四湖两大流域,以黄河故道为分水岭,以北为南四湖流域,汇水面积440.3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36.9%;黄河故道以南为新汴河流域,汇水面积752.68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63.1%。

地表水主要来源是大气降水。砀山县降水总量丰水年为13.41亿立方米,平水年为9.32亿立方米,枯水年为6.28亿立方米。多年平均降水9.51亿立方米。

砀山县境内地表水径流年际变化较大,多年平均径流深为110.2毫米,年径流量1.31亿立方米。最大年(1963年)径流深373.3毫米,年径流量4.45亿立方米,最小年径流深16.2毫米,年径流量0.19亿立方米,正常年全县地面蓄水量为4829.50万方。

地下水

砀山县地下水资源,划分为浅、中、深3个地层,即4—50米,50—150米,150—200米,富水性按勘探钻孔成井的砂层累计度(细砂、粉砂、亚砂土)划为富水区、中等富水区、弱富水区3个类区。

土壤类型

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砀山县土壤为潮土类,分3个亚类,7个土属、23个土种。

分布飞沙土土属主要分布在黄河故道、大沙河、苗城河、文家河等河的河床近侧,以大寨、周寨、官庄、赵屯、唐寨、梁寨等区分布面积最广。土壤机械组成以细沙为主,粘粒含量少,表层沙性大,粘结性弱,冬春干旱多风季节,易随风飞移。有机质及其他养分含量极低,代换量小,一般为每100克土2—4毫克当量。土壤比热小,昼夜温差大。土壤结构多为松散的单粒状,漏水漏肥。雨后易板结。该土属多为非农业用地。

沙土土属主要分布在黄河故道、大沙河、苗城河、东洪河、西洪河等两侧近河处,以陇海、赵屯、官庄等区分布面积大,李庄、梁寨、关帝庙、大寨等区次之。该土属多为砂壤质,耕性好,干湿均可种作,不起坷垃。有机质及其他养分的含量低,代换量一般为每100克土4.2—8.6毫克当量。土壤结构为单粒和碎片状,保肥能力弱,易滞水受渍。

两合土土属主要分布在废黄河高滩地及缓平坡地,以关帝庙、高寨、朱寨、大寨、唐寨等区分布最多,李庄、梁寨、官庄、赵屯等区次之。该土属土壤质地适中,轻壤到中壤,多为粒状结构,疏松,有机质及其他养分含量高,代换量平均为第100克土10.8毫克当量。土壤耕性好,湿不泥宁,干无裂缝,不易起坷垃。保肥供肥性能强,水、气、热关系协调。

淤土土属主要分布在梁寨、关帝庙两区小神湖低洼处及高寨、周寨、大寨、朱寨、李庄、唐寨等区废黄河高滩地低洼处。土壤质地为粘质和重壤质,有机质及其他养分含量高,代换量平均为每100克土18.1毫克当量,保肥供肥性能好。耕性不良,耕作阻力大,适耕期短,湿时粘犁,干时起坷垃,雨后渗水慢,易受渍,旱天返润能力差,土壤胶体收缩性大,易板结龟裂,漏风跑墒。

碱化潮土土属于浅平洼地和缓平坡地插花分布。名区均有,以大寨、周寨、高寨、关帝庙、梁寨、赵屯、李庄、陇海等区分布较多。土壤质地多为砂壤质和轻壤质,有机质和其他养分含量贫乏,代换量每100克土3—6毫克当量,代换性钠含量高。碱化度多在20%以上,危害作物生长发育。

盐化潮土土属主要分布在背河洼地,各区均有,以官庄、赵屯、大寨、唐寨、李庄、陇海、朱寨等区分布面积较广。土壤质地多为砂壤质,有机质及其他养分含量少,代换量平均为每100克土4.5毫克当量。含盐量较高,一般在0.2—0.4%以上,呈强石灰反应,盐分组成,阳离子以钾离子、钠离子为主,阴离子以氯离子、硫酸根离子为主,对农作物生长危害严重。

苏打碱化潮土土属,多分布在背河洼地,以陇海区和大寨区分布最多,土壤质地多为砂壤质和轻壤质,耕性好,不起坷垃,有机质和其他养分含量及代换量极低。碳酸钠和重碳酸钠含量高,不宜作物生长,该土属多为盐碱荒地。

土壤养分耕作土壤养分以淤土、两合土土属含量较高,碱化潮土、盐化潮土、飞沙土、沙土等土属含量较低。同一土属各土种之间因土体构型及耕作施肥水平不同,养分含量亦有较大差异,如均质土体的沙土属中,青沙土种高于沙土种,上位夹淤沙土种高于下位夹淤沙土种,淤土属中红花淤土种高于漏风淤土种,下位夹沙淤土种高于上位夹沙淤土种。

土壤养分含量因受土壤质地、环境条件和人为活动的深刻影响,故不同空间土壤养分含量有明显差异。

自然灾害

砀山县由于季风强弱,时空不均,降水量不稳定,导致旱、涝、干热风、连阴雨,霜冻等灾害频繁发生。

砀山县历史上多水灾,尤其是黄河流经县境期间(1168—1855年),屡遭黄河泛滥之患,县城曾多次被淹没而迁址。清末及民国时期,官府腐败,水利失修,以致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建国后,加强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断增强,但由于气候的影响,加之有的水利工程标准不高、自然灾害仍不断发生。

旱灾1955年—1980年,除1958年外,旱灾几乎每年都有发生,25年中有18年发生冬旱,3年2遇;12年发生夏旱,2年1遇;10年秋旱,9年夹秋旱,分别为10年4遇和3年1遇;3年春旱,3年伏旱,9年1遇。旱灾程度以初夏旱和冬旱较为严重,25年中初夏旱11次,冬季大旱8次。

涝灾1955年—1980年25年间,夏涝发生13次,2年1遇;其中夏季大涝5次,5年1遇;初夏大涝次之,13年1遇。

干热风主要发生在五月中下旬和六月上旬前期,雨季尚未到来之前的时间,正值小麦灌浆和乳熟期,由于高温低湿加之伴有3级以上的大风,加速土壤水份蒸发和小麦植株的蒸腾,使小麦籽粒干瘪,青枯早死,产量大减。1955年—1980年的25年间,共有七年发生不同程度的干热风,1983年因干热风危害,全县小麦减产1亿斤,大寨、官庄、赵屯等区的泡沙,盐碱地减产严重,达30%左右。

冰雹1955年—1980年间,冰雹现象较多,25年来重雹危害平均8.7年1遇。1972年5月1日,官庄、陈庄、刘集、良梨、唐寨等乡发生雹灾,严重的地块麦杆被打断95%以上,平地积雹3.5厘米。

霜冻霜冻是春秋两季因冷空气的影响,夜间或早晨近地面处气温下降至零度以下,引起作物冻害。1955年—1980年小麦受早春晚霜冻6次,4.3年1遇,秋季早霜冻,10年1遇。

连阴雨多在春播、夏播、夏收和秋收秋种期间发生,危害较重。1955年—1980年,4月份连阴雨有20年不同程度发生,10年8遇。午收期间连阴雨共发生8年,10年3遇。秋季连阴雨有22年发生,10年8.5遇。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末,砀山县主要地类数据如下:

(一)耕地31638.20公顷(474573.00亩)。

其中,水田4.66公顷(69.90亩),占0.01%;水浇地80.71公顷(1210.65亩),占0.26%;旱地31552.83公顷(473292.45亩),占99.73%。砀山县耕地均属一年两熟。耕地主要分布在赵屯镇、官庄坝镇、曹庄镇、关帝庙镇、朱楼镇、程庄镇等6个镇,占全县耕地的80.44%。

位于2度以下坡度(含2度)的耕地31096.11公顷(466441.65亩),占98.29%;位于2—6度坡度(含6度)的耕地475.96公顷(7139.40亩),占1.50%;位于6—25度坡度(含25度)的耕地66.13公顷(991.95亩),占0.21%;无25度以上坡度耕地。

(二)种植园用地50936.51公顷(764047.65亩)。

其中,果园50935.48公顷(764032.20亩),占99.99%;其他园地1.03公顷(15.45亩),占0.01%。种植园用地主要分布在砀城镇、葛集镇、周寨镇、玄庙镇、良梨镇、唐寨镇等6个镇,占全县种植园用地的71.28%。

(三)林地5034.03公顷(75510.45亩)。

其中,乔木林地4460.55公顷(66908.25亩),占88.61%;竹林地0.87公顷(13.05亩),占0.02%;灌木林地6.62公顷(99.30亩),占0.13%;其他林地565.99公顷(8489.85亩),占11.24%。

(四)草地170.93公顷(2563.95亩)。

砀山县草地均为其他草地。

(五)湿地7.43公顷(111.45亩)。

湿地是“三调”新增的一级地类,包括7个二级地类。砀山县湿地均为内陆滩涂。

(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3454.55公顷(351818.25亩)。

其中建制镇用地3047.74公顷(45716.10亩),占12.99%;村庄用地20293.70公顷(304405.50亩),占86.52%;采矿用地69.42公顷(1041.30亩),占0.30%;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43.69公顷(655.35亩),占0.19%。

(七)交通运输用地3356.41公顷(50346.15亩)。

其中,铁路用地180.37公顷(2705.55亩),占5.37%;公路用地1354.50公顷(20317.50亩),占40.36%;农村道路1821.54公顷(27323.10亩),占54.27%。

(八)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4272.16公顷(64082.40亩)。

其中,河流水面1540.20公顷(23103.00亩),占36.05%;坑塘水面1047.57公顷(15713.55亩),占24.52%;沟渠1076.18公顷(16142.70亩),占25.19%;水工建筑用地608.21公顷(9123.15亩),占14.24%。

植物资源

砀山县木本植物:主要有桑、刺槐、榆、椿、梧桐、柳、楸、毛白杨、皂角、野柿、文观果、海棠、山定子、毛桃、杜梨、土杏、君迁子、毛樱桃、圣柳、郁李等。

草本植物:主要有狗尾草、扁蓄草、梭梭草、稗子、大蓟、小蓟、鸡眼草、黑天天、谷谷子、牛舌、吉祥草、芥菜、马兰、苦菜、马炮、米米蒿、附附草、麻麻流、葛草、猪牙草、拉拉秧、银银菜、盐瞿子、猫耳眼、蝎子草、臭麻子、泽漆麻、醋酸子、蚂蜂菜、鸡蛋头、黄花蒿、碱蓬、碱灰菜、扫帚苗、罗布麻、牛毛毡、三棱草、蒲草、芦苇等。

野生中药材:主要有生地、薄荷、蒲公英、白矛、马齿苋、芍药、香附、野地黄、兔丝子、苍耳草、野山楂、枸杞、栝楼、牛旁、益母草、金银花、牵牛花、夏枯草、旱莲、艾、西天草、车前子、串筋花、秫秸花等。

动物资源

砀山县野生动物哺乳纲:有野兔、老鼠、黄鼠狼、獾、蝙蝠等。

鸟纲:有麻雀、云雀、雀鹰喜鹊、兰鹊、乌鸦、鸽、布谷鸟、大雁、白燕、啄木鸟、猫头鹰、黄鹂、斑鸠、鹌鹑、麻鸪尤、野鸡、野鸭等。

鱼纲:有鲤鱼青鱼草鱼鲢鱼、鲫鱼、鲇鱼鲲鱼、葛牙、刀鳅、黄鳝、鳙鱼、棒花鱼、黄桑鱼等。

爬行纲:有龟、鳖、蛇、壁虎、蜥蜴等。

甲壳纲:有青虾黄虾、紫虾等。

昆虫纲:有蜻蜓、蟑螂、螳螂、蚕、土蜂、蜜蜂、马蜂、蝉、蝼蛄蟋蟀、牛虻、蝇、土鳖虫、金龟子、萤火虫、蚜虫、蛴螬、地老虎、蝗虫、瓢虫、蝈蝈等。

一、野生动物

砀山县野生动物哺乳纲:有野兔、老鼠、黄鼠狼、獾、蝙蝠等。

鸟纲:有麻雀、云雀、雀鹰、喜鹊、兰鹊、乌鸦、鸽、布谷鸟、大雁、白燕、啄木鸟、猫头鹰、黄鹂、斑鸠、鹌鹑、麻鸪尤、野鸡、野鸭等。

鱼纲:有鲤鱼、青鱼、草鱼、鲢鱼、鲫鱼、鲇鱼、鲲鱼、葛牙、刀鳅、黄鳝、鳙鱼、棒花鱼、黄桑鱼等。

爬行纲:有龟、鳖、蛇、壁虎、蜥蜴等。

甲壳纲:有青虾、黄虾、紫虾等。

腹足纲:有蜗牛、螺等。

瓣腮纲:有河蚌、河砚等。

两栖纲:有青蛙、蟾蜍等。

毛足纲:有蚯蚓等。

多足纲:有蜈蚣、蚰蜓等。

蛭纲:有水蛭等。

蛛形纲:有蝎子、蜘蛛、蚁蛛、红蜘蛛等。

昆虫纲:有晴蜓、蟑螂、螳螂、蚕、土蜂、蜜蜂、马蜂、蝉、蝼蛄、蟋蟀、牛虻、蝇、土鳖虫、金龟子、萤火虫、蚜虫、蛴螬、地老虎、蝗虫、瓢虫、蝈蝈等。

矿产资源

煤矿

安徽省地质矿产局325地质队于1958—1962年在普查填图工作中,发现砀山县境南部地下蕴藏煤。1978年,325地质队同安徽省煤田第三勘探队对煤田地质情况作进一步勘探,以李庄至朱楼公路为界,325队勘探东矿段,第三队勘探西矿段,勘探表明:煤田西自杨集车站,东至县界,长30多千米,南北宽10千米左右,总面积300多平方千米;地处永城背斜北冀,含煤地层为石河子组和山西组,呈向北斜的单斜构造,倾角5度至15度,煤层倾角与地层倾角一致;可采煤层为G1、G2、D1、C1、C2共5层,总厚度1.6米至13.87米;G1为主煤层,平均厚度1.25米,埋深290至1040米;其品种有焦煤、瘦煤、贫煤、自然焦等,总储量为7亿吨。即将开采的朱楼煤田主要位朱楼镇境内,属砀山东段煤田西南的一部分,井田面积76平方千米,初步探明煤炭地质储量2亿吨,其中可开采储量约为1.03亿吨,以瘦煤为主,主要用于炼焦。

石油、天然气

1979年,国家地质部石油勘探队、江苏省石油勘探队及中原油田石油公司先后到砀山县勘查石油、天然气资源,施工钻孔4个,钻地探尺1.7万多米,勘得县境北部玄庙一带地下有储油、储气构造,面积约12平方千米。

人口

截至2022年末,砀山县家庭总户数35.3975万户,总人口100.3927万人,其中,男性52.4015万人,女性47.9912万人;城镇人口28.9620万人,乡村人口71.4307万人。0—17岁22.1709万人,占总人口22.1%;18—34岁24.1351万人,占总人口24%;35—59岁36.1278万人,占总人口36%;60岁以上17.9586万人,占总人口17.89%。截至2022年末,砀山县砀山县常住人口76.3万人,比去年减少0.4万人。

政治

经济

综述

2023年,砀山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71.5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8.06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67.66亿元,增长5.4%;第三产业增加值155.81亿元,增长6.9%。

2022年,砀山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62.0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5.78亿元,同比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73.75亿元,同比增长4.0%;第三产业增加值142.50亿元,同比增长4.3%。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上年的17.5:29.2:53.3调整为17.47:28.15:54.38。从支撑经济增长的因素看,第一产业拉动GDP增长0.78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8.60;第二产业拉动GDP增长1.11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6.57;第三产业拉动GDP增长2.31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4.83%。

固定资产投资

2022年,砀山县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0.5%,其中,工业投资增长57.9%;房地产投资完成52.3亿元,下降11.6%。从产业分布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06.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57.9%;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9%。

财税收支

2022年,砀山县财政收入完成196936万元,比上年增长5.1%,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46600万元,增长8.5%。在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中,各项税收收入完成74054万元,减少5.9%,其中,增值税收入完成42981万元,增长21.1%;非税收入完成72546万元,增长28.7%。财政一般预算支出575548万元,增长10.8%,其中,农林水支出104400万元,增长10.9%;教育支出141834万元,增长5.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3880万元,增长11.1%;卫生健康支出38107万元,减少12.1%。

人民生活

2022年,砀山县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04元,比上年增长5.5%。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470元,增长5.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73元,增长6.1%。

第一产业

2022年,砀山县实现农、林、牧、渔业产值96.83亿元,增加值57.73亿元,增长5.08%。培育“三品一标”农产品16个。

农业

2022年,砀山县农作物播种面积113.89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5.02万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8.87万亩,其中,棉花播种面积830亩、油料播种面积50681亩、蔬菜播种面积6.6万亩。

2022年,砀山县粮食总产量31.73万吨,其中夏粮21.12万吨。蔬菜产量17.99万吨;水果总产量170.71万吨;瓜类产量15.59万吨。

畜牧业

截至2022年末,砀山县生猪存栏32.9万头,比上年末增长1.10%;全年生猪出栏33.33万头,增长1.80%。猪牛羊禽肉产量7.04万吨,增长3.86%。禽蛋产量3.38万吨,下降3.6%。牛奶产量1741吨,增长36.78%。

生产条件

截至2022年末,砀山县农业机械总动力74.7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全县小型拖拉机3498台,动力30425千瓦;中型拖拉机保有量3938台,动力195412千瓦;大型拖拉机386台,动力38145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5.26%。2022年,砀山县耕地面积32188公顷,高标准农田15000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69%。

第二产业

工业

截至2022年末,砀山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0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9%。2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10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增长,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67.3%。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3.1%;食品制造业增长1.7%;纺织业下降23.9%;纺织服装服饰业增长21.9%,木材加工业下降29.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71.9%。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产值增长36.8%。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务收入111.9亿元,比上年增长7.3%,利润总额2.02亿元,比上年下降14.5%。亏损企业亏损总额4367万元,亏损额扩大19.1%。

建筑业

2022年,砀山县具有三级以上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38家,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96185万元,比上年增长13.0%;完成竣工产值187635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73.7万平方米;实现利润总额8465万元。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2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5.3亿元,比上年下降1.8%,按经营地分,城镇零售额184.5亿元,下降0.8%;乡村零售额10.8亿元,下降16.7%。从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额184.9亿元,下降1.8%;餐饮收入10.4亿元,下降1.7%。新业态、新模式又有新发展,亚琦商贸、微谷智能物流等项目加速推进,冷链物流库容达140万立方米,获批安徽省首批骨干冷链物流基地。阿里巴巴(砀山)内容审核中心正式运营。新增网销千万示范企业5家、省级电商示范村2个,电商交易额66亿元。 

对外经济

2022年,砀山县进出口总额18125.6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8.24%,其中,进口总额816.54万美元,增长45.1%;出口总额17309.14万美元,增长37.93%。

房地产业

2022年,砀山县房地产开发投资523190万元,比上年下降11.6%,其中,住宅投资428336万元,下降17.2%。商品房销售面积1058479平方米,下降27.0%,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019202平方米,下降27.1%。商品房销售额444099万元,下降32.1%,其中住宅销售额413980万元,下降32.3%。

邮电通信

截至2022年末,砀山县本地固定电话用户数25685户;移动电话用户750348户,比上年增加13193户,增长1.8%;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258383户,比上年增加18908户,增长7.9%。

旅游业

2022年,砀山县旅游人数126万人次,旅游业收入2.3亿元。

金融业

截至2022年末,砀山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32.5亿元,比年初增加60.87亿元,增长16.4%。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63.6亿元,比年初增加56.7亿元,增长18.5%;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83.9亿元,比年初增加50.0亿元,增长15.0%。

交通运输

交通

砀山县位于皖、苏、鲁、豫四省七县交界处,陇海铁路、310国道贯穿全境,黄河故道横卧其间。大京九、京沪铁路、连霍高速、105、206国道擦肩而过。郑徐客运专线济祁高速十字交汇贯穿全境,构成了砀山新的交通格局。

截至2022年末,砀山县境内公路里程达2885千米。2022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全年增加值12.9亿元,比上年下降0.2%。

公路

310国道、S101、S223

高速公路

济祁高速

济祁高速公路砀山段也已进入实质性建设,建成后将与连霍高速、泗许高速公路连接。

铁路

陇海铁路

国家东西大动脉陇海铁路经过砀山设砀山站,砀山是安徽省连接欧亚大陆桥的唯一通道。

高速铁路

郑徐高铁

郑徐客运专线砀山段正在建设,新建砀山南站,预计2016年完工运行。

航空

砀山通用航空机场

运输

2022年,砀山县铁路货运量24.8万吨。全年铁路接送旅客54.94万人次。2022年,砀山县居民拥有汽车124857辆,其中小型汽车107182辆。全县实有出租汽车445辆,县城公交线路27条,营运公交车辆230辆。

社会事业

科技事业

2022年,砀山县申请发明专利206件,新增发明专利授权49件,万人发明拥有量2.69件。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砀山县各类教育学校455所,其中,小学128所,普通中学56所,特殊教育1所,幼儿园270所。在校学生148066人,比上年减少1418人,其中,普通中学在校生46605人,比上年增加726人;小学在校生68085人,比上年增加66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3437人,小学专任教师4282人,农村义务教育专任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58.6%。学龄儿童入学率100%。

文化事业

2022年,砀山县推进公共文化基础建设,建成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37个,县图书馆藏书纸质书籍15万册、电子图书30余万册;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齐白石美术馆免费对群众开放。

卫生事业

截至2022年末,砀山县有医院18个、卫生院19个,实有床位数5300张,卫生技术人员5079人,其中,执业医师1319人,执业助理医师2062人,注册护士2364人,乡镇卫生院床位1639张,卫生技术人员1372人。

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末,砀山县从业人员43.0万人。分产业看,第一产业22.5万人,第二产业9.6万人,第三产业10.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2022年,参加基本医疗保险842338人,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数788642人。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07830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4603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780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3167人。

截至2022年末,砀山县共有各种福利机构40个,床位4216张。五保户供养人数3751人。

环境保护

2022年,砀山县森林面积503403公顷;自然保护区面积12043.39公顷;全县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量达标率为100%。PM2.5平均浓度较去年降低13%,空气优良天数达280天。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5%以上。

历史文化

综述

砀山县之名来源于芒砀山,历史多与芒砀山相关。夏分九州,砀属豫州之域;西周初期属宋,为砀邑。隋开皇18年改为砀山县。《汉书·地理志》:“砀山出文石”。《水经注》:“获水又东迳砀县故城北,秦立砀郡,盖取山之名。”训诂学家颜师古注:“以有砀山故名砀郡,砀,文石也,其山出焉,故以县名。”《明史·地理志》:砀山县“东南有砀山,其北有芒山”。《环宇通志》:“砀山,在砀山县东南七十里,县之名取此。”梁太祖朱温诞生于砀北午沟里。砀山也是近代画坛宗师齐白石的祖籍,檄定百夷的傅友德,名重一时的葛俊清等俊杰贤士代出其间。

地名由来

汉书·地理志》:“砀山出文石”。《水经注》:“获水又东迳砀县故城北,秦立砀郡,盖取山之名。”训诂学家颜师古注:“以有砀山故名砀郡,砀,文石也,其山出焉,故以县名。”《明史·地理志》:砀山县“东南有砀山,其北有芒山。”《寰宇通志》:“砀山,在砀山县东南七十里,县之名取此。”

民风民俗

砀山历史悠久,民俗文化运动繁富。有绘画、刻字、剪纸等民间艺术,印花布、柳条、蒲苇制品等民间工艺,四平调、琴书、唢呐等民间曲艺,高跷、竹马旱船、舞龙灯等民俗表演,斗鸡、斗羊、斗鹌鹑等民间竞技,拳术、器械等武术表演,洋溢着浓郁的砀山韵味、梨都风情。

安徽有三黄:黄山、黄梅戏、黄河道。历史上的黄河多次泛滥改造,在砀山北部留下了一条长达62千米的故河道。故黄两岸百姓喜爱习武,这里的鸡、羊也爱争斗。从周代开始,古砀郡就盛行斗牛、斗鸡、斗蛐蛐、斗马、斗鸭、斗鹅、斗鹌鹑、斗狗、斗画眉。到了西汉斗羊赛脱颖而出,并风靡三国时代,历经三千年不衰,比著名的突尼斯边太基古城斗羊比赛还早二千年。

黄河故道地区的羊种小尾寒羊,生性好斗,达官贵人和平民百姓都喜斗羊而乐此不疲。久而久之,已成为人们祈求风调雨顺人丁无灾的一种民俗活动。在《唐书·艺文志》一书中,唐代丝织工艺家、画家窦师纶就在内库画本《斗羊》中画出黄河故道斗羊时的场景。

风景名胜

荣誉称号

2018年12月13日,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

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2020年1月22日,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县城。

2020年3月19日,入选第一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创建推评名单。

2020年6月,被授予“第五届安徽省文明县城”称号。

2020年6月30日,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8月,入选农业农村部“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名单。

2020年10月,入选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名单。

2021年1月14日,入选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公布的第三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名单。

2021年,入选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名单。

2021年7月15日,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9月2日,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2017-2020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

2021年12月22日,被认定为全国第六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22年1月,被公示为2021年度安徽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2022年5月,入选安徽省级农村电商示范县。

2022年5月,入选2022年安徽省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试点县推荐公示名单。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