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

更新时间:2024-08-26 16:02

荆州,是汉文典籍《禹贡》所描述的汉地九州之一。《禹贡》:荆及衡阳惟荆州。荆山在今湖北南漳县。荆州大体相当于今湖北湖南二省全境,由荆山一带直到衡山之南地域。是汉族原居地区之一。

辖境

先秦

荆州东与扬州分界,南越衡山五岭为止,北至荆山。荆州等同于楚国的版图范围,境内有衡山云梦泽

楚简容成氏》也有禹贡九州,包括荆州在内的记载。

汉代

西汉有十三州及司隶,十三州分别是并州冀州幽州青州、兖州、豫州徐州扬州交州、荆州、益州、朔方及凉州,其中的荆州刺史部即是九州之一的荆州

荆州∶南阳郡南郡江夏郡桂阳郡武陵郡零陵郡长沙国

按《汉书·天文志》天上星宿对应地上分野的说法:翼、轸对应荆州。

而《汉书·地理志下》所描述的荆州范围囊括当今的湖南、湖北全境及河南南部地区。

东汉建安十八年曾经重新分置全国所属九州州域,荆州地区一度扩大,将广东全境及广西的桂林市和越南北部地区都归属于荆州州域。

晋代

晋代的荆州州域只辖有全国十九个州中的荆州一州。

荆州:荆州

隋代

按《隋书·地理中》所描述,隋代的荆州范围如下。

荆州:南郡夷陵郡、竟陵郡、沔阳郡、沅陵郡武陵郡、清江郡、襄阳郡、舂陵郡、汉东郡安陆郡、永安郡、义阳郡九江郡江夏郡澧阳郡巴陵郡长沙郡衡山郡桂阳郡零陵郡熙平郡

唐代

按《初学记·卷八》所描述,唐代的荆州范围如下。

山南道:分属荆、梁二州之域

淮南道:分属扬州之域、荆州之东境

江南道:分属扬州之域、荆州之南境

宋代

京西南路:分属冀、豫、荆、兖、梁五州之域

京西北路:分属冀、豫、荆、兖、梁五州之域

淮南东路:分属荆、徐、扬、豫四州之域

淮南西路:分属荆、徐、扬、豫四州之域

荆湖北路:分属荆州之域

荆湖南路:分属荆州之域

川峡四路成都府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分属梁、雍、荆三州之地

广南东路:分属荆、扬二州之域

广南西路:分属荆、扬二州之域

明代

洪武帝认为“中国封疆”、“中国故土”包括湖湘襄阳(今湖北湖南省)、赣城(今江西省)、长淮(今江苏安徽省北部)在内。

荆州∶武昌府汉阳府、承天府、徳安府、黄州府荆州府岳州府长沙府宝庆府衡州府常德府辰州府永州府郴州永顺军民宣慰使司保靖州军民宣慰使司韶州府、桂林府、平乐府梧州府镇远府思南府石阡府铜仁府黎平府南康府部分、九江府部分、吉安府部分、襄阳府部分、施州卫军民指挥使司部分、䕫州府部分、贵阳府部分

现代

行政区划史

西汉

荆州在汉朝为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相当于湘鄂二省及豫桂黔粤一部分;汉末以后辖境又逐渐减小。东晋定治江陵,为当时及南朝长江中游重镇。

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设立荆州刺史部

南阳郡】治宛县(今河南南阳

下辖:宛县西鄂,博望,雉县鲁阳,犨县,叶县,堵阳,舞阴,比阳,平氏,复阳,隋县,章陵,襄乡,蔡阳邓县,湖阳,朝阳,新野,棘阳,涅阳,穰县,安众,郦国,析县,丹水,顺阳,南乡,冠军,酂县阴县,筑阳,山都,武当。

江夏郡】治西陵(今湖北新洲城河西)

下辖:西陵,邾县,鄂县,沙羡,下雉,蕲春,西阳,黾县,平春,安陆,南新市,云社,竟陵

南郡】治江陵(今湖北荆州)

下辖:江陵,华容,州陵,枝江夷道夷陵当阳宜城,中卢,襄阳,编县,临沮秭归,巫县。

武陵郡】治临沅(今湖南常德

下辖:临沅,沅南,汉寿,零阳,孱陵,充县酉阳,迁陵,沅陵辰阳

长沙郡】治临湘(今湖南长沙)

下辖:临湘益阳罗县,下隽,醴陵湘南攸县,容陵,茶陵,安城,连道,昭陵。

零陵郡】治泉陵(今湖南永州

下辖:泉陵,重安,湘乡,昭阳,烝阳,夫夷,都梁,洮阳,零陵,始安,营浦,营道,泠道。

桂阳郡】治郴县(今湖南郴州

下辖:郴县汉宁便县耒阳,阴山,南平临武桂阳曲江,浈阳。

东汉

东汉时的荆州,辖郡七,县一百一十七。治所汉寿(今湖南汉寿县北)。汉末移治襄阳(今湖北襄阳市)。建安十四年,刘备荆州牧,移治公安(今湖北公安西北)。“借荆州”后,移治江陵。辖境相当于湖北、湖南大部,及河南、贵州、广东、广西等省的一部分。

东汉荆州原辖七郡: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长沙郡。东汉末年,从南阳郡、南郡分出一部分县,设置襄阳、章陵二郡, 于是荆州共辖九郡,这就是后世称“荆襄九郡”的来历。

领36县:宛县、西鄂、博望、堵阳、雉县、叶县、犨县、鲁阳、郦国、析县、丹水、南乡、顺阳、武当、冠军、鄼县、阴县、筑阳、山都、蔡阳、章陵、襄乡、湖阳、朝阳、邓县、新野、安众、穰县、涅阳、棘阳、育阳、舞阴、比阳、平氏、复阳、随县

江夏郡治西陵(今湖北新洲城河西岸)。

领14县:西陵、邾县、鄂县、蕲春、下雉、沙羡,安陆、南新市、云杜、竟陵、西阳、轪国[dài]、鄳县[méng]、平春。

南郡治江陵(今湖北荆州)。

领17县:江陵、华容、州陵、枝江、夷道、夷陵、当阳、鄀国、编县、宜城、邔国[qǐ]、中卢、襄阳、临沮、秭归、巫县、佷山。

长沙郡治临湘(今湖南长沙)。

领12县:临湘、湘南、益阳,罗县、下隽、连道、昭陵、醴陵、安城、茶陵、攸县、容陵。

武陵郡治临沅(今湖南常德)。

领12县:临沅、沅南、汉寿、作唐、孱陵、零阳、充县、酉阳、迁陵、沅陵、辰阳、镡成。

零陵郡治泉陵(今湖南永州)。

领13县:泉陵、营浦、营道、泠道、重安、湘乡、昭阳、燕阳、夫夷、都梁、洮阳、零陵、始安。

桂阳郡治郴县(今湖南郴州)。

领11县:郴县、汉宁、便县、耒阳、阴山、临武、南平、桂阳、曲江、浈阳、含洭。

三国

赤壁之战后,曹操刘备孙权三家分荆州:曹操占据南阳、南郡二郡,刘备占据长江以南的零陵、桂阳 、武陵、长沙四郡,孙权则占据江夏郡。建安十四年(209年),周瑜打败曹仁,夺南郡,孙权拜周瑜为偏将军领南郡太守,驻江陵(南郡治所)。建安十五年(210年),周瑜死后,孙权纳鲁肃之议,把自己所据部分(仅指南郡)“借”给刘备,于是刘备占有荆州绝大部分地盘。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曹联合打败关羽,瓜分荆州。

南阳郡治宛县(今河南南阳)。

西晋

荆州下辖郡·国:江夏郡南郡襄阳郡 、 南阳国 、 顺阳郡(顺阳国) 、 义阳郡(义阳国) 、 新城郡 、 魏兴郡 、 上庸郡建平郡宜都郡 、 南平郡 、 武陵郡(武陵国) 、 天门郡长沙郡长沙国) 、 衡阳郡湘东郡零陵郡 、 邵阳郡 、 桂阳郡武昌郡安成郡随郡# 、 新野郡# 、 竟陵郡# 、 成都郡#

注:带#者为太康年间以后设置的州、郡;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称不同的州、郡,以其最后使用的名称为准,并在(括号 )中注明曾用名称。

南朝

晋永和八年(352年),荆州定治江陵。南北朝时,齐和帝梁元帝、后梁、萧铣皆以荆州为国都。

东魏

西魏

北周

隋朝

隋开皇二年(582年),因与后梁联姻,罢总管府;开皇七年并后梁,又置江陵总管;二十年改为荆州总管。大业初,复称南郡

唐朝

唐贞观元年(627年)属山南道;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山南道分为东、西道,属山南东道,改南郡为荆州,设荆州大都督府,至德后置荆南节度使。上元元年(760年),以江陵为南都,改荆州为江陵府;次年(761年)罢都。

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时(925年),荆南节度使高季兴割据荆、归、峡三州,称南平王,国都设江陵。

地图信息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