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毛紫菀

更新时间:2024-09-09 14:41

联毛紫菀(学名:Symphyotrichum novi-belgii (L.) G.L.Nesom)是菊科、联毛紫菀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株高可达100厘米,全株被粗毛,叶片狭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头状花序伞房状着生,花较小,舌状花,淡蓝紫色或白色,总苞片线形,8-10月开花。

形态特性

多年生宿根草本,株高50-100厘米。具地下横走茎,地上茎,全株被粗毛,上部呈伞房状分枝。叶互生,叶片椭圆形、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光滑,幼嫩呈紫色,近全缘,基部稍报茎,无粘性茸毛。头状花序单生,在枝顶通常多个头状花序排列形成伞形花序,花较小,舌状花1-3轮,总苞钟状,总苞片30层,近等长,端急尖,微向外伸展。两性花管状,黄色;雌花舌状,蓝紫色或紫色,偶见白色、玫红色或淡紫色。瘦果褐色至棕色,倒卵形,冠毛浅黄色。花期8-10月。

产地生境

联毛紫菀原产北美洲、北半球温带,中国各地广泛栽培。 喜湿润,但耐干旱、耐寒、耐瘠薄。喜阳光充足和通风的环境,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宜在肥沃和疏松的沙质土壤中生长。

繁殖方法

扦插:主要采取枝插,选用长8厘米,半木质化,无病虫害,发育充实的枝条作插穗。剪穗时,下端在叶芽基部剪切,剪口要求平滑,每穗保留一对叶片。插穗要随剪随插,采用直插法,株行距为5厘米×5厘米,深度为插穗长度的1/2,插后立即用细喷壶浇足水,保持叶片挺拔。插床用塑料薄膜覆盖,每天上午10时,中午2-3时,下午6时至6时半,揭开覆盖物进行检査,如果叶片失水,可用细嘴喷壶喷水。夏季髙温时要注意降温,傍晚日落后,早上日出前,揭开插床上的覆盖物通风,湿度以保持床面湿润为原则,否则,插穗易腐烂死亡。在20℃的温度条件下,15天左右即可生根,生根后要立即揭开覆盖物,在阴棚下炼苗,经10-20天的炼苗,即可移栽下地。

分株:可在每年的3月下旬至4月初萌芽时,将3-5年生的株丛挖起,用利刀竖切,每丛要带3-5个芽,分完后立即挖穴按30厘米×30厘米的株行距栽植。

播种:最佳播期为7-8月。播种过早,会提前抽薹,营养生长转化为生殖生长,失去了肉质根的作用;播种过迟,根茎越冬受损,影响肉质根的质量。在畦上进行条播,一般每亩用种50-60克。大面积播种选用播种机播种,播种深度1厘米,播后检查覆盖厚度。如遇雨天,可人工手播补充。播种后先浇水、再盖草,这样可预防高温曝晒和暴雨冲刷对联毛紫菀的影响,确保苗齐、苗匀。要做到及时间苗,用小刀轻轻割去要间去的苗;同时结合清沟,松土、除草。

栽培技术

温光管理:①温度。联毛紫菀耐寒性强,也耐干旱和炎热,适应性强,在我国北方地区可不加保护于露地安全越冬。②光照。联毛紫菀喜阳光充足。

肥水管理:联毛紫菀虽耐旱耐瘠,但为使植株繁茂、花朵繁多,就要保持土壤湿润和养分供应。定植(或分株)时,应施腐叶肥或厩肥作底肥;在其生长期,要追施腐熟液肥2-3次。定植后,应每7-10天浇1次水,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但要注意避免肥水过大,以防徒长。

修剪摘心:联毛紫菀是耐修剪植物,通过摘心和修剪可促使花朵繁密。

病虫防治

病害:联毛紫菀枝叶繁茂,在雨季、植株密度大、通风不良,特别是植株下部湿度过大时容易受白粉病或黑斑病危害,要及时喷等量式波尔多液150-200倍液预防,或喷0.3-0.5度石硫合剂,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20%粉锈宁乳剂4000倍液防治。

虫害:联毛紫菀易发生蚜虫红蜘蛛为害叶和茎部,造成叶子枯黄影响生长,蚜虫可用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防治;红蜘蛛喷施3.2%阿维菌素乳油800-1000倍液防治。

主要价值

联毛紫菀花繁色艳,适应性强,植株较矮,自然成形,盛花时节又正值国庆节前后,故多用作花坛、花境材料,也可片植、丛植,或作盆花或切花。联毛紫菀适合盐碱地区大面积栽培,应用于花坛、花镜表现出众。盆栽室内观赏和布置花坛、花境等。更适合作花篮、插花的配花。若以多彩联毛紫菀为主花瓶插,点缀餐桌、窗台、显得十方娇媚,可增添几分浪漫色彩。如以百合作主材,配上联毛紫菀、长寿花、春羽、蓬莱松,画面十分经盈活泼,摆放于茶几、刊桌。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