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边绿刺蛾

更新时间:2024-04-13 16:08

褐边绿刺蛾是刺蛾科绿刺蛾属昆虫,别名青刺蛾、褐缘绿刺蛾、四点刺蛾、曲纹绿刺蛾、洋辣子。成虫雌蛾体长15.5-17毫米,翅展36-40毫米,雄蛾体长12.5-15毫米,翅展28-36毫米。头部、胸背、前翅绿色。复眼黑色,触角棕色,雄蛾柿齿状,雌蛾丝状。胸背中央有1条棕色纵线,前翅基部有褐色斑纹,此斑有2处凸出,前翅外缘边有1条黄色宽带,后翅和腹部灰黄色。老熟幼虫体长24-27毫米,近方形,黄绿色,头小,体粗壮,背有1条淡绿色纵带,两侧有深蓝色小点,中胸至腹部每节有4个横列瘤状枝刺,上生黄色刺毛束。腹末有4个蓝黑色刺毛丛呈球状。腹面浅绿色。胸足小,无腹足,第1-7节腹面中部各有1个扁圆形吸盘。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5-16毫米,翅展约36毫米。头和胸部绿色,复眼黑色,雌虫触角褐色,丝状,雄虫触角基部2/3为短羽毛状。胸部中央有1条暗褐色背线。前翅大部分绿色,基部暗褐色,外缘部灰黄色,其上散布暗紫色鳞片,内缘线和翅脉暗紫色,外缘线暗褐色。腹部和后翅灰黄色。

卵:椭圆形,扁平,初产时乳白色,渐变为黄绿至淡黄色,数粒排列成块状。

幼虫:末龄体长约25毫米,略呈长方形,圆柱状。初孵化时黄色,长大后变为绿色。头黄色,甚小,常缩在前胸内。前胸盾上有2个横列黑斑,腹部背线蓝色。胴部第二至末节每节有4个毛瘤,其上生一丛刚毛,第四节背面的1对毛瘤上各有3-6根红色刺毛,腹部末端的4个毛瘤上生蓝黑色刚毛丛。腹面浅绿色。胸足小,无腹足,第一至七节腹面中部各有1个扁圆形吸盘。

蛹:长约15毫米,椭圆形,肥大,黄褐色。包被在椭圆形棕色或暗褐色茧内。茧长约16毫米,似羊粪状。

生活习性

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

1龄幼虫不取食,孵化次日即蜕皮。2龄起开始取食。幼虫蜕皮前,体侧和腹面4列枝刺张开,排列十分整齐,腹部紧贴叶片,不吃不动直至蜕皮。开始脱皮时,先从头顶部撕开一破口,虫体即从此处抽出,蜕皮过程在1分钟内完成,蜕皮后15分钟后刺毛张开,再过20分钟后,开始取食蜕下的皮,幼虫从准备蜕皮至食掉蜕皮,整个过程大约持续50分钟。蜕皮后不久,幼虫就可以取食叶片。取食时2-4龄只食叶肉,食后留下叶脉,叶片呈网状透明,透明斑随龄期增长而增大,4龄前幼虫有群集取食习性,4龄开始分散取食。5龄幼虫取食时,啃穿叶片形成孔洞。6龄自叶缘向内开始取食,形成缺刻。

第1代1-3龄幼虫取食量很小,从4龄开始取食量加大,5龄比4龄增加3倍,6龄比5龄增加7倍,7龄达到暴食期,取食量占整个幼虫期取食量的80.79%。第2代幼虫从5龄幼虫开始加大取食量,7-8龄取食量较大,8龄幼虫取食量占整个幼虫期取食量的78.98%。第1代1-5龄取食速度较慢,6龄以上取食速度加快,7龄进入暴食期。第2代1-6龄取食速度较慢,7龄以上取食速度加快,8龄进入暴食期。

寄主有苹果、梨、桃、李、杏、梅、樱桃、枣、柿、核桃、板栗、山楂等果树和杨、柳、榆等林木。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朝鲜、日本、俄罗斯。在中国北起黑龙江、内蒙古,南至台湾、海南及广东、广西、云南南境,东面靠近边界线,西向自甘肃(临夏及以东)、陕西折入四川、云南,止于盆地西缘及横断山系东侧。黄河以南各省、区,密度较大。

繁殖方式

雌蛾寻找适宜寄主的叶片背面零星产卵,5-10粒不等,呈鱼鳞状排列。通常喜欢在枣树、山楂树、榆树、山杏树等寄主上产卵。卵期5-7天。

物种危害

幼虫取食叶片。低龄幼虫取食叶肉,仅留表皮,老龄时将叶片吃成孔洞或缺刻,有时仅留叶柄,严重影响树势。

防治方法

人工防治:清除越冬茧,在被害植株根际近表土层中挖掘虫茧,集中销毁;重点检查被害处呈白色或半透明状的叶片,及时摘除幼虫初孵尚未分散的虫叶。

物理防治:利用成虫有较强趋光性的特点,在成虫羽化期用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

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微生物制剂及病毒制剂,如刺蛾广肩小蜂、刺蛾紫姬蜂、上海青蜂、寄蝇、绒茧蜂、赤眼蜂、白僵菌、青虫菌、核多角体病毒等。

药剂防治:在低龄幼虫期喷20%除虫脲悬浮剂8000-10000倍液,或25%灭幼脲Ⅲ号悬浮剂1500-2000倍液,或1.2%苦烟乳油800-1000倍液;或于较高龄幼虫期喷500-1000倍液、每毫升含孢子100亿以上的Br乳剂等。

动物毒性

褐边绿刺蛾等多种刺蛾类的幼虫俗称洋辣子,其体表长有防御性的有毒刺毛,会伤害接触者,使其产生瘙痒、刺痛、丘疹、红肿、皮炎等症状。对于褐边绿刺蛾幼虫蛰伤,首先使用胶带将患处残留的体刺尖端及刚毛粘下,再进行对症治疗。通常采用的处理方法较为简单,一般是将偏碱性的液体抹于患处,以缓解患处疼痛。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