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甬祥

更新时间:2024-07-18 15:02

路甬祥,男,1942年4月28日出生于浙江宁波,流体传动与控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原院长。

人物经历

1942年4月28日,路甬祥出生于浙江宁波,原籍浙江慈溪

1959年-1964年,在浙江大学机械工程系水力机械专业学习。

1964年-1965年,在浙江省社教工作团三分团工作队工作,担任队员。

1965年-1979年,在浙江大学机械工程系工作,先后担任助教、讲师。

197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9年-1981年,在联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机械系液压气动研究所工作,担任客座研究员(并获得工程科学博士学位)。

1981年-1985年,在浙江大学机械工程系工作,先后担任讲师、研究室主任、副教授,校科学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流体传动及控制研究所所长、开放实验室主任、教授。

1985年-1988年,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浙江省委高校工作委员会副书记,浙江大学副校长、党委委员。

1988年-1993年,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浙江省委高校工作委员会副书记,浙江大学校长、党委常委。

1990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3年-1995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浙江大学校长。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5年-1996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1996年-1997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

1997年-2003年,担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

1998年-2003年,担任第三世界科学院副院长。

2003年-2008年,担任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党组成员,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

2003年-2006年,担任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副院长。

2005年,当选为国际科学院委员会共同主席。

2008年-2011年,担任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党组成员,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

2011年-2013年,担任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党组成员。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名誉主席。

科研成就

路甬祥在前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系统流量检测力反馈”、“系统压力直接检测和反馈”等新原理,并应用于先导流量和压力控制器件,将此技术推进到一个新阶段,使大流量和高压领域内的稳态和动态控制精度获得量级性提高。运用这些原理和机-电-液一体插装技术相结合,推广应用于阀控、泵控和液压马达等控制,研究开发了一系列新型电液控制器件及工程系统。该技术被认为是80年代以来电液控制技术重大进展之一。主持开发研究相应的CAD、CAT支撑系统,被应用于中国许多工业部门。

学术论著

截至2007年8月,路甬祥先后在中国国内外发表过250多篇科学研究和工程教育论文及五本科学著作,在欧、美和中国等国获得25项专利。

获得奖励

人才培养

2003年,路甬祥在第七届科星新闻奖颁奖大会上讲话时表示:至2010年,中国科学院人才队伍将整体水平显著提高,结构更为合理,并成为中国重要的高级科技人才培养基地。

路甬祥创建的浙江大学流体传动与控制研究所,已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博士后流动站。

截至2007年8月,路甬祥先后培养了30名博士、25名硕士以及5名博士后。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路甬祥的父亲路念慈于1932年在慈溪县城创办了一家医院,自任院长和全科医生,路甬祥的母亲李芳则是医院的助产士。路念慈精于内外科,常为解除病人疾苦不辞辛劳,深得当地人民的敬仰。

路甬祥参加工作后不久,就和中学时期同一个航模队的刁琳琳结婚。婚后,二人育有两个孩子。

人物评价

路甬祥在流体传动与控制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授予Robert E. Koski奖时评)

路甬祥致力于中国机械工程、高等教育、知识技术和设计创新以及国际科教合作。(中国工程院评)

路甬祥在机械工程特别是流体传动与控制、高等工程教育等领域做出过重要贡献。(中国科学院评)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