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执中

更新时间:2024-06-28 11:52

陈执中(990年9月29日—1059年6月2日),字昭誉,北宋时期大臣,北宋宰相陈恕之子。

人物生平

早年仕途

淳化元年九月八日(990年9月29日),陈执中出生于开封府(今河南开封)。

景德元年(1004年),陈恕去世,陈执中以父荫为太常寺太祝。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陈执中担任惠安县(今福建惠安)知县,后徙知梧州(今广西梧州)。

天禧二年八月八日(1018年9月19日),陈执中上《复古要道》和《演要》各三篇,被擢升为右正言。

天禧三年三月二十二日(1019年4月29日),陈执中因主持科举出现差谬,被贬为卫尉寺丞,监岳州(今湖南岳阳)酒税。

天圣二年三月十五日(1024年4月25日),陈执中担任太子中允,同判歙州(今安徽黄山)。

初入枢密

天圣六年八月七日(1028年8月29日),宋仁宗再次任命陈执中为右正言。八月十日(9月1日),陈执中因曾弹劾曹利用被挟私忿,出任知汉阳军(今湖北武汉)。

明道二年六月十八日(1033年7月26日),宋仁宗听从范讽的建议,任命陈执中为天章阁待制、京东灾伤州军体量安抚使。当时很多百姓流离失所,陈执中请求选择流民中的少壮者募为兵士,送到京师,减少流亡人数。

宝元元年三月一日(1038年4月8日),陈执中担任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

镇守西北

宝元二年正月二十三日(1039年2月18日),已经称帝的西夏皇帝元昊所派的使者到开封后,北宋君臣对如何处理使者发生了争议。因为元昊使者不受宋朝诏赐,陈执中和王德用想斩杀西夏使者,盛度张观大力反对,于是返还使者。

康定元年三月六日(1040年4月19日),陈执中条陈对西夏策略,被宋仁宗采纳。三月二十四日(5月7日),陈执中被宰相张士逊弹劾,出知青州(今山东潍坊)。

庆历元年四月六日(1041年5月8日),陈执中担任工部侍郎、同陕西都部署、兼经略安抚缘边招讨使,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五月三日(6月4日),陈执中与判永兴军夏竦领兵出巡边。五月二十三日(6月24日),因陈执中与夏竦议论边事有分歧,诏令夏竦屯麟州、陈执中屯泾州(今甘肃泾川)。六月二十日(7月20日),陈执中与夏竦共同上疏守边策略。八月九日(9月7日),陈执中上疏请求急募敢死之士,驻守麟州(今陕西神木)、府州(今陕西府谷)。十月十八日(11月14日),陈执中上疏说“用兵贵在神秘”,陈执中请求将陕西兵马分为四路。

官至宰相

庆历二年三月二十七日(1042年4月19日),陈执中兼任京东路安抚使。四月六日(4月28日),宋仁宗同意陈执中的建议,置河北缘边安抚司。五月十八日(6月8日),陈执中兼任青、淄、潍等州安抚使。

庆历三年(1043年),陈执中以京东安抚使的身份,派遣傅永吉追杀叛乱戍卒王伦。七月十日(8月17日),陈执中成功平定了王伦兵变。

庆历四年八月十二日(1044年9月6日),陈执中率领青州民众修城。九月二十六日(10月19日),因平定王伦叛乱有功,陈执中被诏为参知政事。谏官孙甫、蔡襄弹劾陈执中,认为陈执中无法升任参知政事,宋仁宗仍然诏用。

庆历五年正月二十八日(1045年2月17日),杜衍努力保住孙甫留在朝中,陈执中不肯署名。四月二十二日(5月11日),陈执中拜相,任同平章事兼枢密使集贤殿大学士。十月二十八日(12月9日),陈执中与贾昌朝共同请求罢相,仁宗听从了他们的请求,陈执中仍兼枢密使。

庆历七年三月二十一日(1047年4月18日),仁宗加陈执中为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三月二十八日(4月25日),陈执中被降为给事中。四月十一日(5月8日),陈执中再次担任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

庆历八年闰正月二十五日(1048年3月12日),陈执中听从翰林学士张方平劝告,反对为张美人(即后来的温成皇后)加赏。三月十六日(5月1日),陈执中被夏竦刻意在仁宗面前刁难,为宋庠所救。十月二十二日(11月30日),陈执中训斥了范祥非礼制的请求。

皇祐元年七月十七日(1049年8月18日),陈执中推荐殿中丞、集贤校理李中师担任提点开封府界诸县镇公事。八月二日(9月1日),陈执中因水灾被言官弹劾,被罢免为兵部尚书、知陈州(今河南周口)。

皇祐四年三月七日(1052年4月8日),陈执中担任集庆节度使、同平章事、判大名府(今河北大名)。

皇祐五年闰七月五日(1053年8月21日),陈执中被召为吏部尚书、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兼修国史。十月十七日(11月29日),宋仁宗按陈执中奏议,将税收不到七万贯的场物全部罢掉。

皇祐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1054年2月6日),辽朝使者请求观看庙乐,陈执中反对。

晚节不保

至和元年正月二十日(1054年3月2日),陈执中用不合礼制的方式阅读温成皇后哀册。九月一日(10月4日),沈康向陈执中求官,并以王安石资历浅却得在京差遣为援引,但陈执中则指明王安石是因辞让诏试国家在差遣上给予优待而已,并直言沈康的无耻。

至和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1055年1月24日),赵抃上疏弹劾陈执中家中女奴迎儿无故惨死,请求查验,陈执中也被下狱,孙抃、赵抃以及范镇等因此事展开了论争。

至和二年正月二十一日(1055年2月20日),陈执中推荐周豫为馆阁校勘。二月五日(3月5日),崔峄认为陈执中家女奴是因陈执中捶挞致死,而非其妾张氏。二月十二日(3月12日),赵抃弹劾陈执中,请废制狱。同月,赵抃、孙抃以及范镇因陈执中而再度引起论争。三月二十三日(4月22日),范镇上疏仁宗是否罢黜陈执中,请求快速做出决定。四月二十二日(5月21日),陈执中复入中书视事。四月二十八日(5月27日),赵抃再次弹劾陈执中。五月二十一日(6月18日),孙抃再次弹劾陈执中迎儿一案。六月一日(6月28日),赵抃再次弹劾陈执中。六月二日(6月29日),欧阳修弹劾陈执中。六月十一日(7月8日),陈执中被罢为镇海(今浙江宁波)节度使。七月三日(7月29日),赵抃弹劾王拱辰包庇陈执中女婿李章。

嘉祐元年六月九日(1056年7月23日),陈执中改任尚书左仆射、观文殿大学士,封英国公,知亳州(今安徽亳州),陈执中以疾病推辞。

嘉祐四年正月十四日(1059年2月28日),陈执中请求致仕,宋仁宗不同意,徙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又徙曹州(今山东菏泽),都不前去赴任。过汴京,以疾赐告,宋仁宗赐茗药给他治病。二月二日(3月18日),陈执中就第拜司徒、岐国公致仕。

嘉祐四年四月十九日(1059年6月2日),陈执中去世,追赠太师、兼侍中,仁宗临其第祭奠。同月,韩维、孙抃、杨南仲因陈执中谥号展开争论。最终谥号为“恭”,仁宗亲篆“褒忠”之碑。

为政举措

政治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陈执中适时抓住机遇,献《复古要道》,因此被刘娥所认可,并召陈执中赴京对策。后又于庭上向真宗进《演要》三篇,劝真宗早日建储,稳定国家根本,于是赵祯被立为太子,此次建言之功被仁宗感念在心,使陈执中的为官生涯颇为顺畅。

陈执中早年初入仕时曾任职于地方,在他管辖之下,地方州县政治清明。在宋夏战争期间,陈执中尽力为政,并在发现宋朝制度层面不足,提出自己关于边境民族矛盾问题、当地百姓民生问题及当时调兵制度问题的建议。当黄河水灾发生时,他亦能乘年丰调丁夫增筑二百里,以障横溃。在戍卒发生叛乱之时,他能够及时进行战略制定,指挥部下傅永吉追至采石矶,捕杀叛贼。

综上,陈执中虽然在当时仕人眼中疏于文才,但确实是一位为政清明、严谨之人,其突出的吏干给积贫积弱的北宋带来了革新之气。

军事

陈执中认为,对宋夏边境易被侵扰地区,应建立城防设置精兵,以守卫当地,并用三处城防相互拱卫,以保障宋夏边境稳定;另外应区别对待归附民族,若真心归附且在宋朝境内定居已久,则应安抚使之继续定居,若是时常挑起事端的新归附民族,则应予以驱逐;最后,陈执中还提及当地民生问题,应制定相应政策鼓励当地经济发展,防止边境人民困顿以致无法继续生存,被仁宗“嘉纳之”。

陈执中在其与夏竦经略陕西时又向仁宗上疏“朝廷比令夏竦互出巡边,常留一员在关中,臣犹恐使名甚重而将兵不多,使贼界探知,转生狂虑。”为保证边关安定,与夏竦二人商定“欲专以静胜敌,杜其蹊径,绝其资粮,益自训练军旅,浚理城池,安辑人民,减节经费,三二年间,可使穷虏自归。”

宋夏战争期间,陈执中以守备为主要军事思想,认为恢复民力为抵御西夏的基本。又建议朝廷应该加强边城守备,而非贸然出兵。这些措施大部分被仁宗采纳。

历史评价

刘娥:此固名父之子,为国敢言,可用也。

张安道:纳忠先帝,有德朕躬。

曹利用:执中资浅,宜试治民。

吴处厚《青箱杂记》:仁宗朝,谏官累言执中不学无术,非宰相器。

孙甫:参知政事陈执中不学亡术,不可用。

杨南仲:不溺时俗,不讳用事之臣,专为国家虑时事,陈宗庙大计以取上知。

梅尧臣:公在中书日,朝廷百事崇。王官多不喜,天子以为忠。富贵人间少,恩荣殁后隆。若非笳鼓咽,寂寞奈秋风。

范镇:①执中为相,不病而家居。陛下欲弭灾变,宜速退执中,以快中外之望。②义当论执,而因循苟简,曾不建言。

欧阳修:①杜门却扫,善避权势以远嫌;处事执心,不为毁誉而更变。②执中不知廉耻,复出视事,此不足论。③陈执中质性刚直,姿识明敏,出于名臣之家,早有时材之用。自更中外之任,实勤夙夜之劳,出抚师徒,宣威沙漠之外,人参机要,竭忠帷幄之间。④执中为相,使天下水旱流亡,公私困竭,而又不学无识,憎爱挟情。④臣伏见宰臣陈执中,自执政以来,不叶人望,累有过恶,招致人言。

张方平《乐全集》:①非其好也,学问通大义,不为章句。②事上待下,直诚无饰,不违道以干誉,不矫情以图全。③执中器资毅重,有大臣风节。

赵祯:①非为是,但执中不欺朕耳。②朕闻至治之世,元、凯共朝,不为朋党,君明臣哲,垂荣无极,何其德之盛也。③但难得如此老子不谩我尔。④一言为万世之福,直道贯三代之行。④不昧我者,惟陈执中耳。

赵抃:①执中家不克正,而又伤害无辜。②身为大臣,既破朝廷之礼,而私门之内,信纵嬖人杀虐无罪,陈乞置狱,复自废之,情涉诬罔;托疾归第,不赴大宴,不赴圣节上寿,一旦昂然复入中书,殊无廉耻,不恤人言;身为大臣,而又坏朝廷之法。③陈执中狠愎昏暗,诋诬欺罔,破坏礼法,侮弄朝廷。④不堪相任。⑤至如执中不学亡术,措置颠倒,引用邪佞,招延卜祝,私仇嫌隙,排斥良善,此等事则天下之所共闻,陛下之所洞晓,臣固不敢一一条奏。

蔡襄《乞罢陈执中参政》:①明降宣命,令边臣入界打虏,致得元昊来攻延州,覆军杀将。为国大耻,皆执中之过也。②陈执中刚愎不学,若任以政,天下不幸。

吕溱:宰相陈执中外虽强项,内实奸邪,朝廷故事多不谙练,除改官序,常至差错。

韩维:①执中以公卿子,遭世承平,因缘一言,遂至贵显。②执中出入将相,以一品就第,宠禄光大矣;得位行政,贤士大夫无述焉,不勤成名矣。③执中位为上相,不能总率髃司,考正仪典,以承答天问。

张师正《括异志》:公由是益自负,既而两正台府,竟践此位。虽以司徒致政,然在仕之时,官为端揆。

苏轼《苏轼文集》:①陈执中俗吏耳,持至公犹能取信主上。②执中虽俗吏,亦可贤也。

魏泰《东轩笔录》:性严重,语言简直,与人少周旋,接宾客,以至亲戚骨肉,未尝从容谈笑。

江少虞《倦游录》:陈恭公以待制知扬,性严重,少游宴。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①每裁处大事,多出独见,同列无敢抗者。②喜进无学匪人,不协众望。

王明清《挥尘录》:执中不学亡术。

朱熹《朱熹文集》:陈执中俗吏,然执法,仁庙谓惟此人不瞒人。

脱脱阿鲁图等《宋史》:执中在中书八年,人莫敢干以私,四方问遗不及门。

刘汝松、贾应春等《嘉靖汉阳府志》:陈执中知汉阳军,持心公正,人莫敢干以私。

刘兆佑《万历重修泉州府志》:公正清谨,门无私谒。

余文龙、谢诏等《天启赣州府志》:石城有陈晋公恕、陈岐公执中,皆表表有名,公卿大夫也。

全祖望《鲒埼亭文集》:乃若陈、贾二相,非能推贤下士者也。

冯尔康《去古人的庭院散步》:王举正、陈执中办事不循私情,被他们拒绝的佞人反而抓住他们不能理家的缺点大做文章,终使他们降职,遂了小人报复的心愿,这是极不公平的事情。

轶事典故

仆射厅

陈执中初以左正言谪为中允,监永州酒税,郡守常常以谏官的待遇厚待他。每隔一天,郡守准备饭菜款待陈执中。陈执中就座,周视住房,忽然在椽子横梁之间看了很久,对侍吏说:“看见一个牌子吗?”左右的人回答说没有看到,从郡守以下的官员都说:“从未有牌。”陈执中笑了笑。等到回到家,人们感到奇怪而问他,陈执中说:“我仿佛看到椽子横梁之间有一个金字牌,上书‘仆射厅’三字。”后来,陈执中果然在仆射厅当宰相。

谨慎作风

陈执中为政及交往谨慎的性格,源自其父陈恕的为政之风,更可以说是因陈恕而令陈执中在为官处事上益加谨慎,陈恕曾因屡次提醒好友樊知古为政缺失,被有心人士弹劾而遭贬官,陈执中为避免此事重演为政时愈加谨慎。同时这种关于友人之文字记载之少,亦恰恰印证了陈执中在政治上“不结党”,不过多接触当朝官员,史称“门无私谒”“四方问遗不及门”。

拒婿谋差

陈执中担任宰相时,他的女婿找他谋个差事,陈执中却说:“官职是国家的,不是我私有之物,哪能随随便便给女婿呢!”最后竟没给女婿一官半职。因此仁宗朝时,虽然谏官屡次在皇帝面前说陈执中不学无术,不是宰相的材料,但宋仁宗仍坚持己见,更加重用陈执中。

胡僧善相

陈执中任端州刺史,溯江而上,遇上风浪。晚上岸边很幽寂,陈执中在那里踱步。遇到了一个胡僧,卷鼻目耸,金环贯耳,向陈执中作揖,陈执中叫胡僧和自己坐在一起,胡僧说陈执中将来必将当上宰相,陈执中详细问了他原因。最后,胡僧赠了一首诗给陈执中,诗曰:“虎目猿身形最贵,只因攀附即升高。知君今向端溪去,助子清风泛怒涛。”后来,陈执中在仁宗朝当上了宰相,和胡僧说的一模一样。

不识欧阳

陈执中任陈州(今河南淮阳)知州时,欧阳修自颍州(今安徽阜阳)去南京(今河南商丘),路过陈州,特意来拜见陈执中,可陈执中拒而不见。

至和二年(1055年)春,陈执中因故托词居家不出,而被谏客、御史等,其中也包括欧阳修上疏弹劾,仁宗皇帝遂将陈执中罢相,出任亳州知州,其评语由欧阳修负责起草。

陈执中获知是欧阳修负责起草,心想少不了被他臭骂一顿。但等到贬官评语出来,用词却不乏褒举之词。陈执中看后喜出望外地说:“不是对我有深刻了解的人,决不会写出如此评语,这是对我实事求是的评价。”陈执中亲手把评语抄写一份,寄给门人李师中,他在信中说:“我最恨的是自己为什么不早认识欧阳修。”

受夏侮辱

庆历八年三月十六日(1048年5月1日),夏竦替宋仁宗出了一道题,用来测试两府大臣,企图让陈执中出丑。一日,仁宗果然给两府大臣出了这道题,而且在小黄门放置了矮桌子,给予笔砚,命令他们当面作答。但是,宰相陈执中坚决拒绝作答。仁宗反复敦促,劝谕其作答。他仍然不肯,最终参知政事宋庠出面解围,陈执中才得以避免受辱。

仁宗宠遇

谏官曾经当着仁宗的面批评陈执中用人不当,说:”陛下之所以眷顾陈执中,不肯让人替下他的相位,是不是因为执中在先朝时,曾乞请立陛下为太子?再说先帝只有两个儿子,而周王已经去世了,立太子不立您还有谁呢?陈执中哪值得您这样器重。”宋仁宗说:“我重用陈执中不是为立太子之事,只是陈执中对我一片忠心罢了。”

帝赐墓碑

陈执中初相,张安道为学士,仁宗召到帐殿,当面告诉他说:“你当宰相,不要让外面的人有意见。”因为担心他的声望不够,所以张安道向皇帝说明了陈执中的请求立太子的事,皇帝看了后称赞。等到陈执中去世,墓碑没有立,当时还有很多人议论陈执中,于是宋仁宗赐额“褒忠之碑”,张安道在其墓碑上首言“‘褒忠碑’者,皇帝神笔;表扬故相岐国公执中之遗烈也”,于是没有人敢议论陈执中。

不良家风

陈执中宠爱的小妾张氏,生性骄横,暴戾恣睢。某日,侍女迎儿顶撞几句,她便命人剥光侍女衣服,捆绑双手,关进小黑屋子,并断其饮食。时值寒冬腊月,没几天迎儿便因冻饿而死。相府中的另外两名侍女为迎儿鸣不平,对张氏的凶恶残暴、草菅人命表示愤怒。张氏便令手下恶奴殴打两位侍女,极尽侮辱。两位侍女不堪其辱,先后自缢身亡。

至和二年(1055年),有一广州大商人死于半路,潭州知州任颛以无引漏税没收其财物,得到珍珠八十多两。于是,他联合陈执中的女婿李章及其僚佐将其贱卖。事后,商人之子到三司衙门告状,于是仁宗下令在湖南置狱查处此事。御史赵抃又弹劾三司使王拱臣因为李章是宰相陈执中的女婿,所以暗地里依附勾结,试图袒护李章,请求将王拱臣一并惩戒。最终,任颛被夺职,贬李章为监当官,其余皆受到惩处。

陈执中之子陈世儒,官至国子博士,娶李中师女。妻子李氏与群婢一起杀死了陈世儒的生母,然而陈世儒却也参与了此次谋划。最后,陈世儒与妻子群婢皆弃市而死。

陈执中的嬖妾张氏骄横跋扈,屡屡凌辱陈执中的妻子谢氏。因而,谢氏在陈执中死后出家为尼,不久也去世了。在封建社会时代,以妾欺妻,这是大逆不道的之举,然又发生在宰相之家,不免受世人谴责。

仙乐侑席

陈执中在洛阳建了一座豪宅,亲朋好友聚集一堂,突然有一个衣衫褴褛的道士到来,道士就是吕洞宾。陈执中问道:“您有什么才艺吗?”吕洞宾说:“我有一部优美的音乐,想演奏给大家助兴。”从腰间取出一幅画卷挂在柱子上,画卷上画着十二位仙女,仙女们手持各种乐器。道士让她们走下来,一个个列队站在前面。两个仙女手持幢幡引导,其余仙女开始演奏音乐。她们肌肤如玉、容貌如花,态度庄重、声音娇美,头戴七宝冠,身穿六铢衣,金带玉佩,摇动时琅琅作响。每个仙女鼻尖上有一个小黄玉,如黍粒般大小,而身体轻盈,与常人不同。音乐清亮高亢,穿透云霄,曲调也非常独特。演奏完三段后,陈执中问:“这些是什么女子?”道士说:“这些是六甲六丁玉女。人们学道若有所成,体内三魂七魄五脏六腑诸神都可以变化成这些仙女。您也愿意学吗?”陈执中认为这是幻觉迷惑人,并不相信。道士对诸仙女说:“可以走了。”于是她们都回到画卷上。道士取过画卷张口吞下,又索要纸笔写道:“经历过天上三千年劫难,又在人间五百年。腰间佩带剑锋横扫紫电,炉中丹药火焰冒出青烟。曾骑白鹿穿越沧海,又骑青牛进入洞天。小把戏而已,无人知晓我是真仙。”末尾署名“谷客书”。道士出门后就不见了。陈执中认为“谷客”就是吕洞宾。他后悔不已想要挖眼,不久就死了。

得画致仕

陈执中罢政判亳州时正好六十九岁,遇到生日,亲族献《老人星图》,侄子陈世修献《范蠡游五湖图》,陈执中看出了他们的意图,随即上书乞归致仕。

谥号之争

陈执中去世后,在谥号拟定上却出现争论。先是礼官韩维为陈执中拟定谥号为“荣灵”,而后,又上《论陈执中谥荣灵书》,更为详细分析阐释陈执中谥号应为“荣灵”。谥号被颁赐以后,其家人“以荣灵为甚,请谥恭。”请求更改谥号。孙抃、杨南仲经过援引事实,同时兼顾陈执中家人之情感,认为对陈执中所定谥号可更为意义偏优的“恭”或者“恭襄”。此后,礼官韩维又上《论陈执中直降敕谥恭第襄》等几分奏议对陈执中谥号进行辩论,但并未被仁宗采纳,后又连上三份行状乞罢,礼官以坚持己见,亦未被仁宗允许。此次谥号之争以陈执中召谥“恭”为定论。而后仁宗又亲自“为执中篆其墓碑曰‘褒忠’。”此次有关陈执中谥号之争才被平息下去。

人际关系

主要作品

陈执中擅长并侧重于吏治,疏于文采,因此被士人讥讽为“不学无术”。今仅存诗三首,分别为《赋御沟柳》《题苍梧部》《惠安县斋咏梅》,这三首诗文笔极差,故其文笔可见一斑。

人物争议

籍贯争议

关于陈执中的籍贯何地,历来有三种说法:一是洪州南昌(今江西南昌)人,二是虔州石城(今江西石城)人,三是东京开封(今河南开封)人。

主张陈执中是洪州南昌人的以《宋史》中关于其父陈恕的记载影响最大。《宋史·陈恕传》载:“陈恕,字仲言,洪州南昌人。”其次,《钦定续通志》中《陈恕传》记载,咸平五年(1002年)的科举考试曾经发生南北争议事件,作为当年的知贡举陈恕曾经这么说:“恕自以洪州人,避嫌,凡江南贡士悉被黜退”。再次,《王文公集》中也有类似记载:“陈氏,汉太丘长讳寔之后,故其望在颖川,而世居洪州南昌县,当唐末五代之乱无仕者”。而近代研究陈恕的人并不很多,但在谈及陈恕时,均以《宋史》为纲,认为他是洪州南昌人。其中以陕西师范大学张小平硕士学位论文《陈恕年谱》为代表。他在《陈恕年谱·家世》写道:“陈恕是否源出陈寔,因无更多资料,加之年代久远,实不可考,今不取,而为“南昌人”当无疑义。”陈执中为陈恕之子,所以当为洪州南昌人。

主张陈执中是虔州石城人的以《嘉靖赣州府志》为代表。在石城县志中记载陈执中为石城县人。石城历代所修县志及宁都直隶州志并其它有关资料,陈执中与其父陈恕,其兄弟陈执古、陈执方、陈执礼均载为石城人。历代地方志均载有陈恕即其子的详细传文,并曾考定,陈执中高曾祖父起即居石城,到陈执中已五代。陈执中高祖父葬于石城迎恩石下。石城乡贤祠从宋至清时五百多年一直祀陈恕、陈敏、温革、温勋四大乡贤。又据《夷坚志》载,石城永福寺对面有陈执中祖墓。后世造鱼鳞造时,该处田亩称为“相公田”。

主张陈执中是东京开封人的以河北大学孙洪微硕士学位论文《陈执中研究》为代表。其理由为,陈执中出生于开封府,所以为东京开封人。

治国才能

关于陈执中的治国才能,在学术界上有两种不同看法:一者认为其毫无治国才能,只因其曾经在拥立仁宗为皇储事件有功而使其仕途坦荡;另一则认为其为人正直、拥有着强明能干的政治头脑。

支持第一种说法的学者认为,韩维曾说陈执中为皇帝提供正确建议,以正宰相之责,而使朝廷大典,有不合礼仪的举动。康定元年(1040年),陈执中任枢密使,元昊对宋出兵北宋战败,张士逊即上言陈执中的过错,枢密使陈执中被罢免。后与夏竦二人经略陕西时田况亦言陈执中为儒臣,不能尽到相关责任。庆历年间蔡襄又将西夏战事北宋方面失败归因于陈执中,要求罢免陈执中参知政事之位。凡此种种指摘,无不言陈执中为政之时不勤政事,毫无治国才能。

支持第二种说法的学者认为,陈执中作为臣子无疑是忠心事主的。仁宗制诰中曾言陈执中建言立储,而造福万世。在陈执中被言官弹劾后,仁宗闷闷不乐,宦官对仁宗说“这也很容易,既然台谏官员有言,为什么不跟他离去。”而《青箱杂记》中也有载,谏官当面问仁宗是否器重陈执中就是因建言真宗令仁宗被立为太子,仁宗却说不是,并于其去世以后为其亲自篆写“褒忠”之碑更表明仁宗态度。神宗时陈执中之子陈世儒被告,宋神宗因顾念陈执中,想极力保全陈世儒,虽然因言官极力反对未能保住陈世儒,但无疑是皇帝对陈执中忠心事主之最佳反映。

后世纪念

据《雍正江西通志》记载,岐国公陈执中墓在南昌县(今江西南昌),宋仁宗赐葬,张方平撰神道碑。

史料索引

张方平《乐全集·卷三十七·陈公神道碑铭》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五十二》等

王称《东都事略·卷七十四》等

脱脱、阿鲁图等《宋史·卷二百八十五·列传第四十四》

影视形象

2020年电视剧《清平乐》:刘国际饰演陈执中。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