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05 17:58

鳙是鲤形目鲤亚目鲤科鳙属的鱼类动物。鳙别名花鲢、黑鲢、胖头鱼、大头鲢。鳙最大体长约1000毫米,个体可达40千克,体灰黑色,背面和上侧面暗褐色,密具黑色细斑,下侧面和腹面银白色;各鳍淡灰色;体侧扁,延长;眼小,口宽。鳙的繁殖与草鱼、青鱼、鲢一样是在大中型江河及大型水库库尾具泡漩水域的流水环境中产漂流性卵,产出后随水漂流,发育为仔鱼、稚鱼、幼鱼。因其头胖大,故名胖头鱼。

动物学史

鳙起源于2500万年前,在中国又称为花鲢、胖头鱼、大头鱼、黑鲢。养殖的地域主要集中在广东、湖北、湖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省,是池塘养殖及水库渔业的主要对象之一,经济价值较高。现已成为产业发展的保障性主导品种。

研究发现包括鲢鱼、鳙鱼和草鱼、团头鲂在内的东亚鲤科鱼类在920万年前左右分化出来,这和青藏高原的隆起时间接近,因此科学家们推测高原隆起可能对新种群分化和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因其头胖大,故名胖头鱼。

形态特征

成鱼

背鳍Ⅲ-7~8(多数为7);臀鳍Ⅲ-10~13;胸鳍Ⅰ-16~19;腹鳍Ⅰ-7~8。侧线鳞 ;背鳍前鳞64~66;围尾柄鳞43~48。第一鳃弓外侧鳃耙40。以上。下咽齿1行,4~4。脊椎骨数4+38。

体长为体高的2.7~3.7倍,为头长的2.5~3.9倍,为尾柄长的5.2~7.6倍,为尾柄高的7.7~11.6倍。头长为吻长的3.0~4.2倍,为眼径的3.6~7.7倍,为眼间距的1.8~3.0倍,为头宽的1.4~1.9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3~1.9倍。

有纪录的最大体长可达146厘米,一般在60厘米左右;最大体重可达60千克。体侧扁,较高,腹部在腹鳍基部之前较圆,其后部至肛门前有狭窄的腹棱。头极大,前部宽阔,头长大于体高。吻短而圆钝。口大,端位,口裂向上倾斜,下颌稍突出,口角可达眼前缘垂直线之下,上唇中间部分很厚。无须。眼小,位于头前侧中轴的下方;眼间宽阔而隆起。鼻孔近眼缘的上方。下咽齿平扁,表面光滑。鳃耙数目很多,呈页状,排列极为紧密,但不连合。具发达的螺旋形鳃上器。鳞小。侧线完全,在胸鳍末端上方弯向腹侧,向后延伸至尾柄正中。

背鳍基部短,起点在体后半部,位于腹鳍起点之后,其第1-3根分枝鳍条较长。胸鳍长,末端远超过腹鳍基部。腹鳍末端可达或稍超过肛门,但不达臀鳍。肛门位于臀鳍前方。臀鳍起点距腹鳍基较距尾鳍基为近。尾鳍深分叉,两叶约等大,末端尖。

鳔大,分两室,后室大,为前室的1.8倍左右。肠长约为体长的5倍左右。腹膜黑色。雄性成体的胸鳍前面几根鳍条上缘各具有1排角质“栉齿”,雌性无此性状或只在鳍条的基部有少量“栉齿”。

背部及体侧上半部微黑,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斑点;腹部灰白色。各鳍呈灰色,上有许多黑色小斑点。

幼鱼

刚孵出的仔鱼长度为7~8毫米,较鲢苗粗壮,躯干部肌节为24~25对,尾部较长,接近全长的1/3。古维尔氏管和尾下静脉为其最初几天的呼吸器官,此时躺卧少动,有时上跃,随后又恢复平卧状态。孵出后2~3天,全长7.5~9.3毫米,头圆,眼间距宽,体侧出现稀疏而呈花状的黑色素。尾静脉细小,和青鱼、草鱼鱼苗尾静脉有明显的不同。孵出后4~6天,鳔1。室,体长8.1~10.5毫米,卵黄尚未吸尽,即开始摄食。呼吸器官为鳃。腹鳍褶和臀鳍褶均有黑色素,尾鳍褶下叶有弧状黑色素。

近种区别

栖息环境

鳙多栖息于流水或较大静水水体的中上层,如淡水湖泊、河流、水库、池塘等。鳙为温水性鱼类,冬季在湖泊或水体深处越冬,能适应较肥沃的水体环境。鳙性温驯,不爱跳跃,是典型的滤食性鱼类,食物为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和部分浮游植物。

生活习性

生活于江河干流、平缓的河湾、湖泊和水库的中上层,幼鱼及未成熟个体一般到沿江湖泊和附属水体中生长,性成熟时到江中产卵,产卵后大多数个体进入沿江湖泊摄食肥育,冬季湖泊水位跌落,它们又回到江河的深水区越冬,翌年春暖时节则上溯繁殖。为温水性鱼类,适宜生长的水温为25~30℃,能适应较肥沃的水体环境。性情温驯,行动迟缓。从鱼苗到成鱼阶段都是以浮游动物为主食,兼食浮游植物,是典型的浮游生物食性的鱼类。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也食豆饼,米糠,酒糟等人工饲料,以及禽畜的粪便。摄食强度随季节而异。每年4~10月份摄食强度较大。

分布范围

原产地:中国。在中国分布极广,南起海南岛,北至黑龙江流域的中国东部各江河、湖泊、水库均有分布,但在黄河以北各水体的数量较少,东北和西部地区均为人工迁入的养殖种类。

引种:阿富汗、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亚美尼亚、白俄罗斯、不丹、文莱、保加利亚、柬埔寨、捷克、丹麦、多明尼加、埃及、爱沙尼亚、斐济、法国、德国、希腊、中国(香港和台湾)、匈牙利、印度、印度尼西亚、伊朗、伊拉克、以色列、意大利、日本、约旦、韩国、朝鲜、老挝、拉脱维亚、马来西亚、墨西哥、摩洛哥、莫桑比克、缅甸、尼泊尔、荷兰、巴基斯坦、巴拿马、秘鲁、菲律宾、波兰、罗马尼亚、俄罗斯、塞尔维亚、新加坡、斯洛伐克、斯里兰卡、瑞典、瑞士、泰国、土耳其、土库曼斯坦、乌克兰、美国、乌兹别克斯坦、越南。

存在不确定性和引入:奥地利、玻利维亚、巴西、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古巴。

繁殖方式

鳙性成熟

自然繁殖

鳙产漂流性卵。性成熟为4~5龄,雄鱼最小为3龄。繁殖期在4~7月。产卵场多在河床起伏不一,流态复什的场所。当流域降雨,水位陡然上涨、流速加大时进行繁殖活动。最长年龄达20年。在江河水温为20~27℃时于急流有泡漩水的江段繁殖;

在中国长江干流一般5龄成熟。生殖群体,年龄序列最短,5~7龄的个体占总数的勺90%以上,以体长950~1050毫米,体重15~19千克的个体为主。成熟最小型雄性为6龄,体长890毫米,体重11.4公斤J雌性为5龄,体长800毫米,体重8.5公斤。绝对怀卵量在78.0~172.8万粒之间,平均为129.5万粒,相对怀卵量在46.6~92.6粒/克体重之间,平均值为74.0粒/克体重。4月下旬卵巢发育到Ⅳ期,卵巢灰白或呈青灰色。最大卵径1.6~1.7毫米。成熟系数4.6~17.7。生殖季节较鲢稍晚,产卵较集中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长江干流产卵场主要集中在宜昌到监利这一江段。促进鳙产卵的外界因素和鲢基本相同。产卵活动大多发生在水位陡涨的汛期,水位下跌,流速趋予平稳,产卵活动即行停止。发育卵具漂浮性。受精卵吸水膨胀,卵膜透明,膜径5.0~6.5毫米,卵黄径1.5~1.7毫米,卵黄呈篾黄色。水温19.4~21.2℃,从卵裂至孵出历时约40小时。幼鱼一般到沿江的湖泊和附属水体中肥育,到性成熟时期至江中繁殖,以后又回到湖泊食物丰富的地方肥育。

人工繁殖

养殖技术

鱼苗培育

中国上海地区一般采用二级培育法,即从鱼苗经15~20天的培育,长成16.5~26.4毫米或30~6.5毫米的夏花,然后由夏花再培育到鱼种(培育方法与青鱼同)。苗阶段单养,二级培育时原则上亦需进行单养,因鲢行动敏捷,争食力强,而鳙则行动迟缓,争食力弱,如鲢、鳙混养,鳙可能因得不到充分食料而生长不良,如果要混养,则只可在以鲢为主的池塘搭配少量鳙(一般在20%以下)。在以鳙为主的池塘,不可混养鲢,即使馄养少量鲢,也可能对鳙的生长有不良影响。江苏地区近几年试用一级培育法,如苏州市水产养殖场,每亩放养1~1.2万尾,另配养1000尾左右的细鳞斜颌鲴或青鱼苗,出塘冬片鱼种规格均在165~98毫米。

成鱼养殖

保护现状

主要价值

物种危害

鳙在北美被视为入侵物种,鳙在当地水体中种群泛滥,并与许多当地物种抢夺食物,已经对许多当地物种构成严重威胁,进而影响当地的生态平衡;另外鳙在寻找食物时,会将水底的水生植物连根拔起并进行破坏,对水域的自然环境造成影响;同时鳙还会搅动水底含磷的沉积物,从而破坏水的清澈度,从而加剧藻华。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