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皇制

更新时间:2024-03-01 08:12

天皇制,是日本政治制度天皇是日本皇帝的称号,以天皇为首组成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统治机构,统治国家。

定义

天皇是日本名义上最高统治者,也是全国的表率与象征。不同于一般日本人,天皇与其家族不具有姓氏与公民权等“凡人”的表征,却是全国重要政务的批准者。虽然自昭和天皇以降天皇已宣布放弃其被赋予的“神性”,但多数日本人仍认为天皇代表“国家”、“父母”。换句话说,天皇的意义与日本几乎可说是完全等同。

日法考证

日本1889年宪法规定,“天皇神圣不可侵犯,总揽统治权”,确立二元制君主立宪制政体。这种保留封建残余并带有现代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制度,也是日本军国主义的重要根源。二战后,美国人民要求废除近代天皇制,但美国政府决定保留没有实际政治权力的天皇制。1946年11月,日本国会通过由美国占领当局起草的新宪法,保留天皇制,但天皇仅仅是“日本国家的象征”;采取西方资产阶级性质的“三权分立”原则,实行议会内阁制。日本成为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国家。

天皇一览

发展历史

日本从古代起即没有改换朝代,始终为皇室一系(号称“万世一系”)。但古代的天皇的事迹有来自传说、神话之虞,从崇神天皇开始考古学才能确认其实际存在,自应神天皇开始历史之可信度才大为提高。

自第一代神武天皇起直至第三十三代推古天皇,这33位天皇在日本《古事记》中出现过。但自神武至第十四代仲哀,这14位天皇在历史中无法确认,应该是《古事记》及《日本书纪》 为了完成从神代到人代的过渡而虚构出来的人物,而在仲哀天皇应神天皇中间填充长达70年历史的神功皇后,也不能说是实际的存在。因此,有着比较真实的存在依据的第十五代应神天皇,应该是号称“万世一系”的日本天皇的真正祖先。此外,第一个应用“天皇”这一称号的,应该是在推古朝摄政的圣德太子。他在遣小野妹子隋炀帝的国书中写道“东天皇敬白西皇帝”,曾引起过隋炀帝的怒火。之前的日本统治者都以“王”或“大王”作为称呼。中国《宋书·蛮夷传》里所记载的“倭五王时代”中的“倭赞、珍、济、兴、武五王”,即是指自仁德天皇起至雄略天皇止,除履中天皇外的五位日本统治者。

孝德天皇统治的大化年间,以中大兄皇子(即后来的天智天皇)、中臣镰足等人为首的改革派发动了日本历史上从奴隶制到封建制过渡的大化革新。并经过天武、持统跟文武三代,将大化革新未尽的事业加以完成。之后,日本进入了封建社会,日本天皇制也进入了在历史上为期不长的一段鼎盛时期。这一鼎盛时期贯穿了奈良时代,一直到平安时代中期。奈良时代(710~794年)可以说是女帝称雄的时代。这一时期,先后经历了元明、元正、圣武、孝谦、淳仁、称德、光仁、桓武八代天皇,其中元明、元正跟孝谦(重登基后改称称德)三位均为女皇,在位统治近30年。此外,圣武天皇在位的25年,完全由光明皇后在幕后操纵。而淳仁天皇在位的六年,则由已宣布退位的孝谦女皇掌握实权。因此,这一时代真正由男性掌握权力的只有14年,为光仁天皇桓武天皇。延历十三年(794年),桓武天皇将都城由平城京(即奈良)迁往平安京(即京都),平安时代开始。迁都的那一夜,火树银花,一派祥和的景象,似乎预示着新都平安京能够“万年平安”。可是,自70年后的平安时代中期开始,皇室颓废,实权外落到藤原氏手中。号称“万世一系”的天皇家族从此走上了衰败的道路,被旁人所操纵。自藤原氏政权起,经历平氏政权、镰仓幕府室町幕府、丰臣政权、江户幕府,天皇无权这一凄惨的状况一直持续了一千年左右。直到十九世纪江户幕府灭亡,政权才被奉还于天皇。

天皇表

意义

根据《古事记》与《日本书纪》的记载,日本民族所信仰的最高之神就是日本皇室的祖神——“天照大神”(亦称“天照大御神”),日本建国的历史从出云系开始,皆与“天照大神”的神迹故事相结合,所以自古以来的日本人便将对“天照大神”及其神话的信仰转化为对日本天皇的崇拜,因而逐渐形成了日本人对皇室家国的深切情感,这不仅成为信仰习俗,亦成为日本精神的来源。

而日本人的人际关系,国家关系也就从这里出发。

家父,天皇与母亲

日本人的人际关系标准,在于母亲和幼儿之间的庇护及依存之间的关系。在明治以来日本天皇的意义就很复杂,但是对日本而言他们其实就是精神上的骨肉亲人。并且被象征性地看成是『神』,而提升到宗教的领域,而成为绝对价值得存在实体。

那这样来说,天皇他到底预设了什么呢?或许我们可以说天皇:

预设了“家父”,一种君临天下的亲密性;

他意味着全能的统治君权,并且是“神国”和“家族国家”的基础。

这也就是说“家长式的天皇制”确实成为“军事的天皇制”,并且成为一种“母亲式”的天皇想像。或许我们可以说“母亲之爱”,在国内的权力表现就是一种“爱之鞭子”,在国外就变成了“大东亚共荣圈”的想像。于是这种母亲的想像,不管是天皇制是何等凶恶,他总是给他带着一种“慈悲”的浪漫情调。

但是这样的慈悲情调,它也必须拥有他背后的一套基础来与之深化。而这时日本所使用的方式,或许是你我都不愿意相信的,没错,就是儒家思想。那它是怎样的来利用这个儒家思想呢?而这样的儒家思想,和近代日本的神道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或许我们可以先从下面这几点开始着手:

水户学与儒教:水户学是在1665年开始的,它基本上是起始于朱子的名份。

这个观念,也就是说君臣之间的关系。而后期的水户学更承接这个观念与神道的观念加以结合,并且去除了儒学的禅让和放伐易姓的思想,以维护天皇万世无疆的国体思想,而这个水户学也就变成了明治维新的根本。

国学的成立:国学的出现是为了维护日本的“古道”精神,进而想排斥儒学和佛学。并且他主张以强烈的爱国意识来排斥外国理论,进以可以恢复其自尊的民族性。他以一种潜性代的精神,与“母性”的观念加以结合。也就是我说的那种“慈悲”的“浪漫”情调。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